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反虚无主义文学研究

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反虚无主义文学研究

  • 字数: 32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朱建刚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5518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重读其作品,揭示出彼时文坛论战的另一面,力图还原一个更为完整的19世纪俄国文学全貌。文中斯特拉霍夫及卡特科夫均系靠前初次介绍,在俄罗斯学界也属研究前沿。
内容简介
反虚无主义文学是指与别车杜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派别,强调在19世纪中后期文学中的功利主义、理性主义横扫一切之际,俄国文学仍有人立足文学本位,以独立的思考和创作对抗这种意识形态的独裁。
本书主要以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反虚无主义为研究对象,挖掘了一批因意识形态而遭埋没的思想家、批评家、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作者简介
朱建刚,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苏州大学副教授,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思想史。曾于《读书》《外国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普罗米修斯的堕落:俄国文学知识分子形象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艰难的抉择-<大师与玛格丽特>再解读》等
目录
目录 序言 一、反虚无主义小说的源流 二、反虚无主义小说的特性 三、反虚无主义小说的意义 四、反虚无主义小说研究现状 第一章 虚无主义与反虚无主义 一、虚无主义:定义及界定 二、文学虚无主义的兴起: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皮萨列夫 三、徘徊在审美与功利之间的文学批评 四、保卫莎士比亚:一个反虚无主义的案例 第二章 斯特拉霍夫与反虚无主义 一、斯特拉霍夫生平及思想 二、斯特拉霍夫反虚无主义观刍议 三、斯特拉霍夫反虚无主义的来源 四、反虚无主义之后:论斯特拉霍夫对托尔斯泰的阐释 第三章 卡特科夫与反虚无主义 一、神秘的卡特科夫 二、反虚无主义者的遭遇:卡特科夫事件 三、文学与政治:卡特科夫的文学批评观 四、卡特科夫的意义 第四章 皮谢姆斯基及其反虚无主义小说 一、《浑浊的海》:内容与思想 二、观察者—虚无主义者—反虚无主义者 三、“海面惊涛”:接受及影响 第五章 列斯科夫及其反虚无主义小说 一、列斯科夫的前世今生 二、《无路可走》:虚无主义者的困境 三、《结仇》:与虚无主义告别 第六章 冈察洛夫及其反虚无主义小说 一、《悬崖》:创作及倾向 二、马克的虚无主义之路 三、薇拉的沉沦与拯救之路 四、旧与新:反虚无主义之途 第七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反虚无主义小说 一、失落的虚无主义者:“地下室人” 二、绝望的虚无主义者:拉斯柯尔尼科夫 三、虚无主义者的彼岸世界:《群魔》 四、虚无主义的终极根源:《宗教大法官》 第八章 反虚无主义与白银时代 一、《路标》对虚无主义的反思 二、《群魔》的回响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