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奥斯卡经典短篇集

奥斯卡经典短篇集

  • 字数: 24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美)瓦伦蒂娜·戴维斯(Valentine Davies),(英)彼得·乔治(Peter George) 著;马竞,柏杨 译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56207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奥斯卡经典短篇集(Ⅱ导读剧照版)》中收入了三篇短篇小说:
《万世师表》,原名《再见,奇普思先生》,作者詹姆斯·希尔顿以极其生动、轻快的笔调描绘奇普思一生在布鲁菲尔德公学的教书生涯和他的恋爱、婚姻和为人,情意悱恻,妙趣横生。
瓦伦蒂娜·戴维斯著的《梦幻街34号》讲述了一个笃信自己是圣诞老人的神秘老人和一对理性至上怀疑一切的母女的故事,是童话与现实之间的一场美丽邂逅。
彼得·乔治著的《红色警戒线》讲述冷战期间,一位美国空军基地指挥官身染重疾,偏执地认为只有通过对敌人展开全面核打击才能很终迎来世界和平,于是他擅自下令联队出击,结局却出人意料。
作者简介
詹姆斯·希尔顿(1900-1954),英国有名畅销书作家。1900年9月9日生干英格兰,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954年12月20日因癌症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去世。其有名作品有《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再见了,奇普斯先生》。
瓦伦蒂娜·戴维斯(1905–1961),美国有名编剧、导演。代表作有《梦幻街43号》《战略空军》《你注定属于我》等。
彼得·乔治(1924-1966),出生于英国,二战期间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成为一名飞行员。后晋升为空军中尉。战争期间他所驾驶的飞机曾被击落,而彼得幸运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捡回一条性命。后来再次服役,并因产生深深的绝望而自杀。代表作有《奇爱博士》等。
何亮,男,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外国电影史专业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在读),核心期刊《电影艺术》特约撰稿人,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并赴台湾世新大学进修部分博士课程。研究领域以编剧理论、电影类型、电影策划、新媒体电影为主,在重量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电影评论多篇。
目录
万世师表
梦幻街34号
红色警戒线
摘要
    布鲁菲尔德就坐落在马路对面一排整齐的老榆树后面,围墙上覆盖着秋日泛黄的爬山虎。一组18世纪的建筑围成一个四边形,远处是数英亩的操场,紧挨着它的是小村庄和开阔的沼泽地。布鲁菲尔德,就像韦瑟比说的,是一所老校,创建于伊丽莎白时代,很初是文法学校。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有机会成为像哈罗公学那样的名校。可惜它没有撞上好运。学校经历过大起大落,一度几乎不复存在,一度又名声大噪。在乔治一世执政期间,学校处于辉煌时期,重建了主建筑群,还进行了一些大的改动。
    接下来,从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到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学校再次衰落,学生数量和学校声望都有所下降。1840年,韦瑟比开始任职校长,学校稍有起色,但再也没能回升到它很辉煌时期的地位。然而,它依旧是第二梯队学校中的名校,几个有声望的家族支持着它,也培养出了一些在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法官、议会成员、殖民地官员,几个贵族和主教。不过大部分学生很后都成了商人、工厂主、专业人士,还有相当一部分成了乡绅和教区牧师。它就是这类的学校,每每提及,势利的人宁可承认自己听说过它,也不愿意显露出不知道。
    如果布鲁菲尔德不是这类学校,大概也就不会聘用奇普思了。奇普思这个人,不管是社交方面还是学术成就上,虽然都不赖,但并没有到出类拔萃的程度,就跟布鲁菲尔德本身一样。
    很初,他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认识到这一点。他并不是自吹自擂或者异想天开,就跟其他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在20岁出头的时候他充满抱负,他梦想着很终成为校长,不然至少也得是一所真正品质名校里的资历教师。只是在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尝试和失败之后,他渐渐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和能力的不足,比如说他的学位,没有出众之处;管理秩序的能力,虽然还不错,也一直有所提高,却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令人放心。他也没有什么个人手段,更没有任何能提携他的家族关系。
    大概在1880年,也就是他在布鲁菲尔德工作了十几年以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太可能转去别的地方寻求更好的发展;同时,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的想法也开始在他脑海里生根发芽。40岁,他扎根下来,生活稳定,很好幸福。50岁时,他成了教职员工中很有资历的长者。到了60岁,在新来的年轻校长眼中,他就是布鲁菲尔德——“老布鲁菲尔德人”晚宴上的贵宾;上诉法院处理所有涉及布鲁菲尔德历史与传统的案件时,也总是请教他。
    1913年,65岁,他退休了。带着一张支票,一张写字桌,和一个钟,他在马路对面的维特太太家住了下来。体面的事业,结局也很圆满。在喧闹的期末晚宴上,大家为老奇普思欢呼了三声。确实是三声欢呼没错,但接下来又有故事发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尾声,一场献给观众的谢幕演出。P008-0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