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羌笛藏歌

羌笛藏歌

  • 字数: 37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艾菊红,廖旸 著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670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甘肃省陇南地区宕昌县居住着一支藏族,其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语言和服饰都与其他地方的藏族有很大差别。学界以及宕昌当地的知识分子对于宕昌藏族的族群归属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们是古宕昌羌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他们就是藏族。宕昌藏族则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自称“bei”,绝大部分也强烈认同自己是藏族。《羌笛藏歌——陇南宕昌藏族的族群认同与构建》作者艾菊红、廖旸通过田野调查以及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力求较为深入和全面地阐释,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宕昌藏族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实践过程。试图说明在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族群认同是一个不断重新构建的主观动态过程。
在本书中我们还附上与书同步的民族志影片,将民族志文本与影像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民族志的书写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影像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的一个尝试。
作者简介
艾菊红,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宗教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已出版专著《水之意蕴:傣族水文化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独立拍摄和合作参与拍摄人类学影视片4部。
廖旸,美术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美术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宕昌概况
初识宕昌
二入宕昌
美丽的官鹅沟
通公路最早的大河坝沟
不通公路的川坪沟
住在鹿仁庄
下雪了
第二章宕昌藏民的社会生活
建明家的生活
建筑和服饰
语言
退耕还林
打工的人们
乔小义的故事
立界山上的婚礼
鹿仁庄的亲属关系
杀年猪
春节前最后一个集市
过年了
第三章凤凰山神
苯苯印象
凤凰山神的种种称谓
“三位”山神与山神牌牌体现的世界观
副神——山神的副手
苯苯的法器
苯苯的经书:“野纳”和“野嘎”
面人图谱与云南同行带来的启示
“看日子书”与宕昌藏族的文字
春种秋收,堵雨挡雹——苯苯仪式种种
各家小事
逐渐衰落的苯苯
第四章家堂龙王神
十二龙王神
家堂与神庙中的龙王神
常爷的故事
阿巴,藏族中的师家
师家张罗的仪式
宕昌的各族师家与羌族的羊皮鼓
第五章佛陀与其他诸路神灵
龙王神前的菩萨神位
鹿仁小寺:历史与传说
鹿仁小寺:收藏文物与壁画
往来经过的玛尼康
孤零零的石佛爷
川坪沟的“腊嘛”
四川来的阴阳先生
三位方神
第六章历史记忆
他们从哪里来:文献记载中的宕昌藏民
我从哪里来:宕昌藏民的口述历史
第七章羌藏之争
他们是谁
我是谁
番化、汉化与羌化
第八章文化认同与文化再创造
曾经的古羌国:史书记载中的羌人文化
政府行为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再创造
宕昌藏民的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再创造
结语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