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

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

  • 字数: 180.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 作者: 刘建同 著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9083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建同编著的《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精)》针对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的常见问题和工作需求,根据长期积累的型号研制与可靠性工程经验,解读与应用国家相关标准,阐明现代质量理念和全面可靠性要求,系统论述型号的可靠性策划与管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包括软件)和可靠性验证与评价的工程途径与工作要点,以及可靠性工程的扩展、可靠性改进与发展。
作者简介
刘建同,研究员,1936年出生于江苏涟水,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火箭发动机专业,分配到国家航天工业系统工作,长期从事型号质量保证与系统可靠性的总体设计以及相关专题研究。先后被聘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多部门和航天三院多型号的专家,以及水中兵器装备可靠性专家组的特聘专家。曾获得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授予某工程一等功、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者依据特有的工程阅历所沉积的认知,解读与应用大量相关标准,针对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常见问题和工作需求,将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相关论著和讲课教材,整编成为《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一书,奉献给从事型号研制的决策、管理和设计的工作人员以及从事相关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员。旨在树立现代质量理念,明确法治工程途径,掌握实用工作要点,提高系统可靠性保证工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录
第1章 质量保证理念
1.1 质量理念革新
1.1.1 原有质量理念
1.1.2 现代质量理念
1.2 质量特性分析
1.2.1 固有特性分类
1.2.2 固有特性分析
1.2.3 质量特性扩展
1.3 质量保证途径
1.3.1 质量保证要求
1.3.2 质量保证证据
1.3.3 质量保证途径
参考文献
第2章 型号可靠性要求
2.1 可靠性要求扩展
2.1.1 可靠性要求定位
2.1.2 原有可靠性要求
2.1.3 新版可靠性要求
2.2 可靠性定性要求
2.2.1 定性要求分析
2.2.2 定性要求确定
2.2.3 型号使用历程
2.3 可靠性定量要求
2.3.1 定量要求的分类
2.3.2 可靠性参数分类
2.3.3 可靠性常用参数
2.3.4 定量要求的确定
2.4 可靠性验证要求
2.4.1 可靠性的验证方法
2.4.2 定性要求验证要求
2.4.3 定量要求验证要求
2.4.4 型号综合评价要求
参考文献
第3章 可靠性策划与管理
3.1 可靠性策划要点
3.1.1 工程策划要求
3.1.2 工程策划原则
3.1.3 制定工作计划
3.2 可靠性管理要点
3.2.1 人员配备要点
3.2.2 外协管理要点
3.2.3 评审管理要点
3.2.4 信息管理要点
参考文献
第4章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4.1 可靠性定性设计
4.1.1 定性设计依据
4.1.2 准则制定要点
4.1.3 准则实施要点
4.2 可靠性定量设计
4.2.1 可靠性建模要点
4.2.2 可靠性分配要点
4.2.3 可靠性预计要点
4.3 可靠性分析要求
4.3.1 可靠性分析项目
4.3.2 可靠性基础项目
4.3.3 可靠性分析重点
4.4 硬件FMECA工作要点
4.4.1 硬件FMECA工作程序
4.4.2 硬件FMECA工作要求
4.4.3 硬件FMEA实施要点
4.4.4 硬件FMECA实施要点
4.5 工艺FMECA工作要点
4.5.1 工艺FMECA工作程序
4.5.2 工艺FMECA工作要求
4.5.3 工艺FMECA实施要点
4.5.4 工艺FMECA应用示例
4.6 故障树分析工作要点
4.6.1 故障树分析基础
4.6.2 故障树建造要点
4.6.3 故障树分析方法
4.6.4 故障树分析示例
参考文献
第5章 软件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5.1 软件可靠性特点
5.2 软件可靠性设计
5.2.1 软件可靠性定性设计
5.2.2 软件可靠性定量设计
5.2.3 软件可靠性测试要点
5.3 软件可靠性分析
5.3.1 软件FMECA工作程序
5.3.2 软件FMECA工作要求
5.3.3 软件FMEA实施要点
5.3.4 软件FMECA实施要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可靠性验证与评价
6.1 可靠性试验要点
6.1.1 可靠性试验要求
6.1.2 可靠性工程试验
6.1.3 可靠性验证试验
6.1.4 产品的寿命试验
6.2 可靠性评估要点
6.2.1 可靠性评估要求
6.2.2 单元级评估要点
6.2.3 系统级评估要点
6.3 可靠性评价要点
6.3.1 可靠性评价要求
6.3.2 设计与分析的评价
6.3.3 试验与评估的评价
6.3.4 可靠性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第7章 可靠性工程的扩展
7.1 相关特性分析选择
7.1.1 通用特性的关联性分析
7.1.2 相关特性工作项目选择
7.2 相关特性要求
7.2.1 维修性要求
7.2.2 安全性要求
7.2.3 测试性要求
7.2.4 保障性要求
7.2.5 环境适应性要求
7.3 相关特性设计要点
7.3.1 维修性设计要点
7.3.2 安全性设计要点
7.3.3 测试性设计要点
7.3.4 保障性设计要点
7.3.5 环境适应性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第8章 可靠性工程改进与发展
8.1 可靠性工程改进
8.1.1 改进的基本要求
8.1.2 改进的技术基础
8.1.3 改进的法治途径
8.1.4 标准化工作要点
8.2 可靠性工程发展
8.2.1 可靠性设计的发展
8.2.2 可靠性试验的发展
8.2.3 可靠性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