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黑鱼泡子/北纬48°动物传奇

黑鱼泡子/北纬48°动物传奇

  • 字数: 1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陈彦斌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428661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年老秋,十七八岁的我跟着捕鱼队来到黑鱼泡子捕鱼。可第晚上帐篷外却出现了熊瞎子的脚印!捕鱼队辛苦捕获的鱼也被祸害得一塌糊涂!我和曾经当过狩猎队长的张凤祥、愣头愣脑的二愣子,一起扛着猎枪,顺着熊瞎子的痕迹走进了森林……
陈彦斌编著的《黑鱼泡子》是一部少年猎人的热血成长史。它将带来我们去认识荒野生灵不为人知的“人格魅力”,去反思人类文明令人惭愧的固执与偏见。
作者简介
陈彦斌,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曾经在北纬48°的黑龙江下游地区生活了三十余年,熟悉猎人和渔夫的生活。现以动物小说为主要写作方向,发表作品两百佘篇。他的动物小说生动地展现了东北地区荒原的美与残酷,闪现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目录
第一章  黑鱼泡子
第二章  黑林子
第三章  误闯黑瞎子岛
第四章  黑山谷
后记
摘要
    我们去打鱼的黑鱼泡子,距离村子不过四五十里,村里有好多渔民都在那里撒过网捕过鱼。
    第二天一早,我们十几个人划着船离开村子,傍晚时分才划到泡子的下堵口。我站在船上,远远地望过去,才知道这是个南北走向的不规则的水泡子,南北足有七八里地长,东西也有三四里地宽,形成一片浩浩荡荡的水面。
    到这里打鱼前,小队长曾经告诉过我们,在那个大泡子里,除了黑鱼棒子以外,还有两三斤的鲫瓜子、三四十斤的大鲤子和百十斤重的大怀头。他还说,到了每年的深秋时节,渔业队都会派捕鱼小队到那里去打拉网。在那里打上十天半个月,捕捞上来的几万斤鲜鱼先堆放在岸边,等到上大冻后,渔民才套上几挂马爬犁,把那堆积如山的冻鱼运回村子,销到几百里以外的城里。用他的话来说:“卖上个好价钱,拿到钱回家过上个肥年!”
    已经到了晚秋季节,靠近岸边的浅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湖面显得波澜不惊,平静而萧瑟。而泡子中心的冰已经被西北风刮开,翻滚着寒冷的白色浪花,在四周枯黄的芦苇荡的衬托下层层起伏,描绘出一股难以诉说的苍凉和清冷的景象。我们划船驶入泡子,向前划了两三里地后,发现西岸有道缓慢的土岗,于是十几个人停棹上岸。
    登上西岸,放眼望去,远处有座突兀的山岭,逶迤向西北蔓延,形成一片由柞树、桦树和杨树组成的杂树林。,在那一带,除了远处那座突兀的山岭,四周都是低洼的草地和沼泽。山岭的地势较高,不仅可以避免沼泽地的潮湿,还可以借助周围树林的遮挡,减轻寒冷西北风的侵袭。此外,在这里安营扎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里离泡子近,吃水做饭方便不说,撒网捕鱼也很方便。小队长王永泉早已经看好这里,下船后赶紧招呼人往下卸东西,而他则四处走走看看,寻找准备支帐篷的位置。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风在宽阔的水面上徜徉,尽情地鼓荡那一泡子秋水,把靠近岸边的薄冰全鼓动碎了,掀起层层白色的浪头。一下接一下地扑向岸边,击打着稀泥滩,发出阵阵“哗哗”声。营地西北面的林子里也响起了阵阵林涛声,与东面的涛声相互呼应,一起飘向黑下来的远方。
    到这里打拉网前,害怕与遭遇荒野上的野兽,发生不测,渔业队领导特意让小队长带上了三支单筒猎枪。卸完船后,这些渔民顾不上歇一歇,喘口气,在小队长王永泉的带领下,砍木头的砍木头,割草的割草,打桩的打桩,直到天色接近黑下来,总算把帐篷支起来了。随后,大伙儿又砍了些胳膊粗的树干,支起床铺,铺上一层茅草,打开了行李。在大家伙儿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有了睡觉的地方,不用住露天了。
    活计干得差不多了,有人已经在帐篷外面生起一堆篝火,围在火堆旁烤起干粮。这时,王永泉站在人群里,扯起嗓门大声地说:“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精神点,听到动静,赶紧把身边的人扒拉起来!”
    一个外号叫二愣子的小伙子,坐在一旁开玩笑地说:“头儿。不是想让俺们几个都像那个猛张飞一样,躺在被窝里也得支棱起耳朵,睁着眼睛睡觉吧?”
    “二愣子”是北方俗语,形容一个人性格倔强、认死理、喜欢抬杠。这个小伙子的性格就是这样,有些不成熟,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因此得了这个外号。
    王永泉嘟嘟囔囔地说:“你咋那么多废话呢?吃完了干粮,赶紧回去倒下睡觉,明天还得起早下泡子撒网呢!”
    其他人都没插话,等把干粮烤好,每个人都喝了几口开水,吃了几口干粮。把肚子填饱了以后,大家纷纷起身走进帐篷,爬上床准备歇息了。刚才王队长之所以这样吩咐周围的人,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在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停船上岸时,他们在岸边的泥滩上发现了一行熊留下的掌印,足有一尺来长,一柞多宽,一眼看得出来,保证是个大家伙!
    在泥滩上发现了熊瞎子脚印,知道这一带有个大家伙,那些渔民不由得心里暗暗叫苦,互相瞟了一眼,但嘴上都没说啥。王队长见其他人面面相觑,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赶紧安抚大家说:“伙计们,幸亏咱们出来时带了三杆猎枪呢!否则遇到那个大家伙,还真不好对付。”
    尽管王永泉在极力安抚那些渔民,但仍旧无法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反而在每个人心头罩上了一层阴影,几个年龄比较大点的渔民躺下后,仍旧翻来覆去,支棱着耳朵,仔细倾听帐篷外面的动静。
    只是这么一番话,连我也感觉惴惴不安起来。但那时,我才十七八岁,抵挡不住困神的偷袭,很快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了。看来昨天晚上只不过是场虚惊。
    吃过早饭,王永泉领着十几个渔民来到水边。把靠近岸边的薄冰砸碎,划船驶进泡子里。到了东岸,大伙儿把渔网撒进水中,八只船一边四只,拖起一张大网,用力朝西岸缓缓地划去。
    刚驶过大泡子湖心,我们就已经看见兜在网里的鱼了,一条条惊慌的鱼在水里窜来窜去,支棱起的鱼鳍好似一张张小帆,带起一条条水线飞快地从水面上掠过。突然,水里翻起个很大的水花,一条大鱼跳出水面,在初升的阳光下闪耀着银光。这条鱼跳了足有半米多高,它猛地砸下去。“扑通”一声,向旁边的渔网冲了过去。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