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石勒故里在和顺

石勒故里在和顺

  • 字数: 1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廷芝,谢占杰,王丽娜 著
  • 出版日期: 2015-02-01
  • 商品条码: 97872030891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石勒皇帝、李阳将军的故里就在和顺,这是不用争论的千年史实。《石勒故里在和顺》用大量的史料和图片,对后赵皇帝石勒故里“上党武乡(今榆社北)”的准确地理位置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证实了这一史实。
《石勒故里在和顺》不仅先后多次公开发表石勒是和顺人的文章,还从多角度论证了后赵皇帝石勒就是和顺人,还选录了山西几位专家对石勒故里的考察研究成果。
目录
后赵皇帝石勒是和顺人
再说后赵皇帝石勒是和顺人
实事求是看待石勒故里——三说后赵皇帝石勒是和顺人
石勒始筑和顺城——四说后赵皇帝石勒是和顺人
从区划沿革知石勒故里——五说后赵皇帝石勒是和顺人
和顺县与邻县历史沿革诠释
石勒故事
后赵石勒研究综述
附录
和顺县——和顺于德泯恩仇
武乡县——涅水溟蒙问他乡
有关史料摘编
山西和顺有座赵简子城——赵氏遗迹山西行之四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后赵皇帝石勒是和顺人
    在我国历**,石勒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是西晋后期十六国时后赵的开国君主,是山西古乐平郡地区*一当过皇帝的人。
    石勒(274―333)字世龙,羯人,父祖都是部落领袖。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曾“行贩洛阳”,为人“力耕”,二十多岁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后来,他乘西晋大乱,以十八骑起兵,并与汲桑等聚众起义。再后来,他投靠刘渊为大将,并重用汉族失意官员张宾,继而联合汉族的一些统治阶级,发展成为称雄北方的割据势力。在历次争战中,他凭着自己的政治手段和军事才能,“发迹河朔,席卷兖豫,饮马江淮,折冲汉沔”,使“南至盟津,西达龙门,东至于河,北至于塞垣”的淮河以北的*国北方广大地区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公元312年,他驻镇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319年,他称赵王,建都襄国;330年,他称皇帝,于次年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然而,对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的故里、墓葬等历史遗迹,史学界却多有分歧。本文即是笔者经多年考察和反复学习历史资料后写作而成。
    一  石勒故里疑云种种
    前段时间,笔者受托审读了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长治市乡土教材历史地理》清样稿,书稿中有后赵王石勒和后赵建立的故事,称“石勒是今武乡故县人”等。
    此即引起笔者的疑惑。笔者原籍山西省和顺县李阳镇三奇村,在三奇村的周围即和顺县城北十公里处也有石勒故里,称上石勒、下石勒村;相隔不远处有石勒同乡李阳故里,李阳镇镇政府便设在这里。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历史记载的错误,还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同名同姓人物?为此,笔者和有关同志对此历史疑云进行了一段紧张的考察工作。
    二  和顺县确有石勒、李阳故里
    和顺县李阳镇所辖的李阳村(分南李阳、北李阳)、石勒村(分上石勒、下石勒)并非现代命名。据和顺县志编辑委员会1993年10月重印的《和顺县志?里甲》[此志创修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继修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十四年(1675)、乾隆三十三年(1768)、光绪五年(1879)至十一年(1885),*后一次续修是民国3年(1914)]记载:“北区……下石勒三十里(距县城,下同,笔者注),上石勒三十三里……南李阳二十五里,北李阳二十八里……”李阳镇又被历代列为“市集”和“铺递”之一,是当地有名的集镇。
    《和顺县志?人物》记载:“石勒本羯奴,少游洛阳,倚上东门长啸。王衍惊云,此雏有异志。勒遂遁去。来寓和之北乡,以农为业,史称勒耕于野。耳中时闻战鼓声,盖在此中乎!勒与李阳住处隔五里,因沤麻争池时相格斗,二人勇力盖不相下也。及勒据邺践赵大夫王位,遣使召阳,人咸为阳危。阳至,勒引阳臂云:‘昔者孤厌卿之老拳,卿亦饱孤毒手。’授阳为将军,人咸服其量焉。至今以石勒、李阳名其村。勒尝有言日:‘大丈夫当磊磊落落,绝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也。’呜呼!勒人杰也哉!”
    从县志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石勒村、李阳村(镇)名称由来已久。在县志这段记载中,还提及石勒、李阳因沤麻争池而格斗的故事,其情节与《晋书》相符。“来寓和之北乡,以农为业,史称勒耕于野”,“勒与李阳住处隔五里,因沤麻争池时相格斗……”等语则明确地指出了石勒、李阳的故里所在及来历。
    县志是史之遗补,正如清康熙年间修《和顺县志》的王协庆在跋中写道:“凡篇先列旧序,存文献也;次列己言,表变异也。凡事之有者,必明其所以有之自,事之无者,必辨其所以无之原。以见可信而可传也。”并言《和顺县志》“其事真而实,其文核而典”。这段话足见其所说历史事实的真实可信程度。
    *近笔者还和有关同志前往和顺下石勒村与南李阳村进行了走访,并对有关文物拍照。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