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维的全面发展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思维的全面发展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字数: 2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温寒江,连瑞庆,江丕权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41854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就“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命题展开了深度解析,在继承和扬弃的基础上,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全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编内容为:① 形象思维的科学依据;② 形象思维的一般概念与特点;③ 形象思维的普遍性;④ 形象思维的产生与表达;⑤ 形象思维的一般方法;⑥ 形象思维与教学。第二编内容为:① 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思维基本类型;② 重新界定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③ 提出学科教学中两种思维的教学新模式;④ 阐述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原则和方 。
作者简介
温寒江,1924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北京三十五中、北京四中、北京八中校长和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过30余年的教学生涯,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35年。
先后主持了重量、省部级4个教育科学课题。主持编写了近400万字的《开发大脑潜能,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教育丛书》。出版《师资培训概论》《学习与思维》等9本专著,在《红旗》《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8篇。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选个人。2009年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优选个人荣誉称号。
连瑞庆,1939年出生,正编审,《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出版《社会发展与教育——教育的社会功能及战略目标》《课外活动与人才培养》等多部专著。1992年后,参与“学习与思维”课题研究,与温寒江合著《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主编《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形象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等著作。
江丕权(1932—2011),清华大学教授,从事力学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和相关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他所在的转子动力学课题组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为新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6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开设“大学生思维训炼”、“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能”课程,并围绕“教与学”、“创造性思维”和“开发右脑潜能”等专题,发表多篇论文。在学习学理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编 形象思维概论
第一章右脑与形象思维
第一节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第二节形象思维的普遍性
第三节形象思维的历史回顾
第四节发展形象思维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表象、形象思维的一般概念与特点
第一节表象
第二节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节形象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四节形象思维的特点
第三章形象思维方法
第一节思维与思维方法
第二节分解、组合
第三节类比
第四节联想
第五节想象
第六节形象思维方法与抽象思维方法的关系
第四章观察、观察力与直觉
第一节观察的重要性
第二节观察与思维
第三节观察与知识
第四节观察力的培养
第五节直觉及其特点
第六节直觉的意义
第七节直觉的培养
第五章形象思维的表达
第一节思维与表达
第二节形象思维的语言文字表达
第三节形象思维的图像表达
第四节形象思维的艺术(具象)表达
第五节思维表达与技能
第六章形象思维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感知——两种思维的基础
第二节理解——两种思维的过程
第三节理解过程的情绪活动
第四节表象、情绪与记忆
第七章形象思维一般发展测验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测验编制的提出
第二节测验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初测结果与分析
第二编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使命
第一节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
第二节 历史的机遇与时代的使命
第九章 创造学概述
第一节 创造力、创造与创新
第二节 创造力的研究
第三节 创造过程
第四节 创造环境
第十章 创造性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基本分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
第十一章 创新能力的构成
第一节 全面发展思维
第二节 丰富的知识积累
第三节 创新精神
第四节 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
第五节 个性发展
第十二章 对传统教育的评析
第一节 传统教育——从夸美纽斯到凯洛夫
第二节 班级授课制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
第十三章 借鉴与创新
第一节 国外创造教育概述
第二节 借鉴与评析
第三节 实践与探索
第十四章 建立两种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第一节 发展形象思维,优化和完善教学过程
第二节 教学模式
第三节 两种思维相结合的学科教学模式
第十五章 重构教学方法体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自学法
第四节 探索法
第五节 发散训练法
第六节 想象法
第七节 直觉法
第十六章 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由来与现状分析
第二节 课内外结合,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
第三节 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附录一发展形象思维教学实验综合报告
——“八五”课题研究的报告
附录二“八五”课题组成员名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