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华世家

文华世家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王凡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300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4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氏家族是中国有名的文化家族之一。王凡编著的《文华世家(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吴氏家族共2册)》全面展示了戏剧大师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家族史,配有一百八十张精美老照片。讲述了吴家历代数十人的人生故事。映照出吴氏一脉的五百年沧桑,留下了一段充满抱负、荣耀、摧折与情义的传奇。
作者简介
王凡,有名纪实作家。著有《知情者说》系列,《红墙童话》《红墙医生》等。
目录
《文华世家——文本》:
引言一个五百年文华世家的话题
第一章美国人选了文华世家之后做“使者”
第二章“神童”与美人
第三章不该湮没的故宫元勋
第四章京城优选的文化沙龙
第五章水未吹皱而人吹皱
第六章一言难尽“二流堂”
第七章两个女人撑起一个家
第八章没有在患难中倒下的家族
第九章生正逢时各领风骚
后面的话
《文华世家——影像》:
第一部分文化延绵五百年的宜兴吴家
第二部分不该烟没的故宫博物院创始元勋
第三部分韶凤比翼光霞风采
第四部分薪火相传与世俱欢
摘要
    有些事情说来就来了,而这对某个人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在事情临头之际,却是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的。2006年10月的美国之行,对吴欢而言,就是这样突然而余味深长。
     就在那年夏季的一天里,已有了相当知名度、被大陆及香港媒体称作“多栖才子”的吴欢,接到一封邀请函,邀请方是美国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邀请他赴美参加该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的庆典,并在庆典活动现场题字祝贺。
     虽说经友人介绍,几年来吴欢以书画论道,已和这个委员会的两任会长何立强、欧伦斯有过一些接触,恐怕该会两任会长还是按照美式交友风格,且出于对其祖父吴瀛与故宫博物院的渊源、父亲吴祖光的声望等诸因素的考虑,才选上了吴欢这个幽默搞怪、妙语连珠、很不严肃的家伙。这家伙沾他爷爷吴瀛、父亲吴祖光、母亲新凤霞的光真是沾大发了。当然他自己也还勤奋努力,倘若只是个仰仗前人光环混世而一无长技的公子哥儿,即使爷爷、父母的名望再高,他也绝不会入了两位会长的法眼。
     此时的吴欢由于散漫随兴、故意不严肃的行事风格,并不甚清楚也不曾深究过这个名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组织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在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鉴于大多数国人对这个委员会亦不甚了了,故而不妨在这里稍加介绍。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在对美中关系改善有着非常意义的“富布赖特听证会”之后。那个听证会由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主持,就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三周辩论。
     鲍大可和费正清等十四位美国的中国和国际问题专家,应邀出席了辩论会。鲍大可在会上第一拿发言,他指出:1949年以来美国奉行的“孤立中国是失败的和不明智的”,主张同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这个辩论会在美国政界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决策者开始酝酿改变对华政策,这就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的背景。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成员皆为当年美国有社会地位的权威人士,他们预见到未来美中将会有更多的接触,致力于促进美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在中美建交之前,该委员会以一种介于官方和民间的特殊身份,在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委员会的第一任会长,就是前文提到的鲍大可(A.DoakBarnett),他是美国当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1921年出生在上海,在中国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拿到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后,鲍大可先后当过报社记者、大学教授、学术机构项目主持人及联邦政府顾问。帮助美国公众了解中国、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沟通与理解,是贯穿其生命始终的事业。
     美国第四十六届总统尼克松,是说到中美关系正常化便必然要提到的人物。他当选总统后不久,即收到了一份秘密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就改善中美关系及为此采取的步骤与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一条即“安排中国领导人与一个你所信任的人之间做秘密的――甚至便于公开否认的――谈话”,这直接促成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1971年的秘密访华。而在这份备忘录执笔参与者的一长串署名中,依次排列着鲍大可、费正清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起者们的名字。
     鲍大可于1999年3月逝世,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铬基闻此噩耗不久就赴美访问,他到美国后即在演讲中表达了对鲍大可的高度评价和敬意:“鲍大可先生毕生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他从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产生动摇。我们所有中国人都深深怀念着他。”
     如今五十岁以上的人,大都会记得20世纪70年代名动一.时的“乒乓球外交”。通过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互访,突破了中美二十余年互不来往的壁垒,这一外交杰作的主导者是,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亦有着促成之功劳。
     让我们一起对那不寻常的历史片段做个简要回眸。
     1971年4月,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在“”发动后第一次派团参加国际体育盛事。在比赛期间,美国乒乓球协会代表拉福德-哈里森几次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秘书长宋中表示,如果中国给美国乒乓球队签证的话,他们愿意访问中国。此情况逐级汇报到国内,见此讯当机立断,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并由中国方面承担费用。
     P17-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