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面对死亡的人

面对死亡的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法)·阿里耶斯(Philippe Aries) 著;吴泓缈,冯悦 译
  • 出版日期: 2015-0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094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新的学科——死亡学,而法国历史学家·阿里耶斯1977年所著《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该书展现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阿里耶斯的著作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上卷包括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历目前面对死亡态度的演化,教堂中的圣墓,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葬礼的变迁以及墓地的雕像。
作者简介
·阿里耶斯(1914—1984),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法国社会传统》、《历史的节拍》、《儿童的世纪》、《面对死亡的人》等。他的《儿童的世纪》(1960)用社会历史学的方法论对儿童史与十八世纪欧洲近代社会史的关联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与分析,从而被视为儿童与家庭历史研究的开创者。其《面对死亡的人》(1977)则开创了死亡学历史研究的新篇章。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皆会死
第一章 被驯服的死亡
预感死之将至
暴卒
圣徒之死不同凡俗
仰卧而去:通俗的死亡仪式
公众性
史之留痕:二十世纪的英国
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死者入眠
繁花似锦的花园
听天由命
被驯服的死亡
第二章 圣陵旁,教堂中
圣人的庇佑
公墓成镇,墙内安葬
墓地:教会的怀抱
被诅咒的葬法
教规:教堂内严禁下葬习俗:教堂即墓地
堂院与藏骸所
集体墓葬坑
骸骨堆
敞开的大墓地
避难所与居住地广场和公共场所
教堂取代圣人哪座教堂
教堂的何处
何人葬入教堂?何人葬入墓地?图卢兹的例子
英国的例子
第二部分 自身之死
第三章 死的时刻生的记忆
来世说,心态的标识
最后的登基
末日审判,生命之书
生命终结时的审判
关于死的种种母题
传教方针的影响?死亡率过高
对生的热恋
贪恋红尘与静物画收藏家
挫败与死亡
第四章 对彼岸的担保
古仪式追思祷告悲伤逝抱紧遗体
为亡灵祈祷
古老仪式:念诵人名
害怕下地狱,炼狱与等待
罗马弥撒:死人的弥撒
圣体拜领台的祈祷
僧侣的情感:教堂的财富
中世纪后期的新仪式:教士的作用
新的送葬队:教士和穷人组成的队列
遗体从此藏在灵柩台上的棺材里
丧葬弥撒
入土之日在教堂做
下葬之后的种种
慈善基金及其公告
教友会
此岸和彼岸的保障;遗嘱的功能;财产的重
新分配
财富与死亡;用益权
立遗嘱:良心的责任,个人的行为
遗嘱,文学体裁
还是被驯服的死亡
第五章 卧像、跪像与灵魂
坟墓成为无名墓
从石棺到木棺,以及穷人的“无棺”
生之追忆,死之葬地
圣徒与伟人之例外
天上地下:两种生命延续形式
十世纪末的情况
碑文的恢复
靠莞是氨愉与祗穗
召唤行人
英雄事迹,义举善行,长篇的生平悼文
家庭情感
根据外形的坟墓分类,带墓志铭的墓
竖墙墓,巨型建筑
趴在地上的平墓
想象中的坟墓博物馆:卧像一休眠
仿照卧像安置尸体
灵魂迁移
卧像与跪像的联系:双桥墓
跪像
返回肖像·死者面膜·纪念塑像
卧像和跪像的末世意义
墓地,墓上十字架
马尔城墓地
基金墓与“供养碑”
灵碑
还愿牌
祭堂与家墓
虚拟博物馆的教益
注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