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中医

艺术中医

  • 字数: 176.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作者: 冯前进,刘润兰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217811
  • 版次: 1
  • 开本: 24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医学不仅认识生命的方法是艺术和科学相兼的,而且其表述语言也是艺术和科学相兼的。
中医学是一门富含了文化元素的科学,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不只在中医学中表达了关于生命的学术,同时也表达了关于生命的艺术,并且把两者完美地统一为一体。
作者冯前进、刘润兰希望《艺术中医》可以引导初学中医学或想深入研究中医学的人能从一些新的角度去解读和感受中医学这道既有科学之真,又具艺术之美的“彩虹”,并从中发现和创造出一些既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又与既有的现代生物医学知识所不同的东西来!
目录
中医药学:继承与叛逆
中医药:科学抑或艺术
中医学的统筹兼顾思想和方法
中医药学语言的诗性意境
中医学中的官本文化
中医书名中的感性和神秘主义色彩
屠苏
乳香
防风通圣
香气中药与香水
鲜花中药的断想
情与feelings:从文字和医学说起
Nerve、神经和经络
医、medicine及其他
Slow和fast
“象”与生命活动的“television”
Drug、药和食物
心与heart的比较和联想
周易:万物变化的编码及其象数模型
科学:源于实验和隐喻
瘟疫:从神话到科学
生命中的时间:箭还是轮子
炼丹术:骄傲或悲哀
气中奇事:从经典到现代
应秋印象
生命之丹田
闻,知声也
说节令
走向混沌
食物究竟是什么
圆是什么
性格素描
贵和持中的文化与科学论
形而上学的医学之道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说太极
恬恢虚无,真气从之
被疏忽的感冒病因
人,能颐享天年青春吗
肝一脑之间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
从中医养生术说欲望
治未病
眼睛、目光和窗牖的联想
怒发冲冠的医学故事
弦与弦外之音的遐想
关于梦的梦想
摘要
    中医药学:继承与叛逆
    科学本身是要求继承与叛逆双重精神的,尤其对于一门科学之中的古典学科的发展,这显得更为重要。由此说来,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有许多学者不仅是古典科学的优秀继承者,而且极富有文化反省和叛逆精神,这种反省和叛逆精神虽然一直没有能够成为思想和文化的主流,但也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觉醒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的重要作用。
    当明朝末年国人开始感到西方科技文明的强烈冲击的时候,徐光启先生就在利玛窦的口授下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第一次用神来之笔把“geometria”一词中的“geo”音义通达地译为“几何”,同时也是第一次将西方数学和哲学特有的逻辑推理方法引入中国。在与中国古代的数学经典《九章算术》进行比较之后,徐先生说两者“其法略同,其义全阙”,指出了中国古代的算术之所以不能成为数学的缺陷。自那以来,在中国的思想界和学术界就一直存在着“古代中国究竟有没有科学”和“为何没有科学”的争论。早期的许多学者,如有名的任鸿隽先生、冯友兰先生和竺可桢先生等都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可以称为科学之学的,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其原因。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却针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为何没有科学》的英文文章评论说:“冯的问题根本便提错了。”他认为,在中国古代缺少的不是科学,而是现代科学。然而,正是李约瑟本人在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基本事实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写就了长达二十余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却留给人们一个连他也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为何中国在科技方面曾经长期领先于西方,而现代科学却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中国?这被中国许多学者称为“李约瑟难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