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影视与报告文学卷

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影视与报告文学卷

  • 字数: 475.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 作者: 尹艺茂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881386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50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来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和丰富绚烂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济南的文学事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济南文学大系》是一套选精拔粹、一览古今的大型丛书。
尹艺茂主编的本卷是《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影视与报告文学卷)(精)》。收录了当代济南作家创作的很好影视作品13部(节选),报告文学6篇,入选作品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很好作品。
目录
上编  影视文学
罗珠  高夙胜  黄河纤夫曲
刘玉民  板桥恨
刘玮  星星之火
杨剑鸣  殷习华  警方110
赵远智  梁青生  夏日星光
赵冬苓  济南往事
张继乡  村爱情
张晓虎  张营  赵志刚  大舜
高克芳  七年之痒
魏宗玲  泉城之光
侯林  王文  孙中山与济南
尹艺茂  天下泉城
曲山艺海
下编  报告文学
李永祥  女校长
李延国  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
郭慎娟  知识的罪与罚
刘玉民  东方奇人传
周长风  云帆从你手中升起
林之云  春天里最后的同行――青年壁画家刘玉安和他一个学生的故事
后记
摘要
    砚耕顽皮地:“齐好?”
    “齐好?”郑板桥想了想,指着她的额头,“土语!”
    郑板桥看着,又颇为满意地:“齐好,齐好。”
    砚耕笑了。
    郑板桥又翻开几幅,皱起眉头:“这是怎么画的呀?”
    砚耕:“这是写意,又不是作画。”
    郑板桥:“写意就该这等潦草?”
    砚耕不经意地撇了撇嘴。
    郑板桥:“你看这幅,浓枝大叶,没有一点破阙之处,稍一涂抹,岂不成了柳枝杨叶?”
    砚耕吐了吐舌头,拿过画夹藏到身后。
    郑板桥严厉起来:“写意不好,作画如何就好?如此小小匠心尚不刻苦,怎能求得更大进取,嗯?”
    砚耕望着他的脸,抹起眼泪来了。
    郑板桥:“莫哭,莫哭嘛!”
    砚耕更感委屈,哭出声来。
    郑板桥有些慌了:“看看,看看……”
    王凤走过来:“人家女孩儿家,能经你瞪眼睛来着?”示意给砚耕说好话。
    郑板桥自嘲地晃晃脑袋,为砚耕擦起眼泪:“莫哭砚耕,莫哭砚耕……老师是好心,啊……”
    砚耕止住哭,娇嗔地望着他。
    郑板桥:“砚耕,老师跟你一起作画好不好?”
    砚耕破涕为笑。王凤连忙搬过一张小桌。
    郑板桥指着窗户上的一片竹影,边讲边画起来:“老师小时候画竹,就是从窗户纸上开始学的……画墨竹,分为立竿、添节、画枝、画叶四法。起笔先立竿留节,梢与根要短……”
    旁边,王凤默默地笑着,又浇起花来……
    郑板桥讲授完,砚耕揣摩着画起来。郑板桥看着、指点着……
    旁边,王凤提着水桶走向前院。
    砚耕作完画,眨着眼睛:“老师,爹爹说你画了一辈子竹,你干吗老画竹啊?”
    郑板桥指着竹丛:“老师喜欢竹哇。你看,这竹挺挺拔拔,正直无私,不需浇水施肥,却用绿荫翠影装点人世,这不是德吗?这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风霜雨雪任怎么凶狂,亦压不倒,这不是节吗?这竹蓬蓬勃勃,亭亭玉立,使人一望便感到生机常在,落落大方,这不是形吗?有德、有节、有形,这竹子老师能不喜爱吗?”
    砚耕回味着:“老师,做人也应当像竹子那样有德、有节、有形,是吗?”
    郑板桥意味深长地:“对。画竹要用笔画,还要用心画,要画到心里,懂吗?”    砚耕思索着……
    前院。王凤提着一桶水走来,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王凤开门,郭先生站在门外。
    郭先生:“郑大人可在?”
    王凤打量着两个仆人抬着的礼箱,问:“送礼?”
    郭先生:“小人是想……”欲进门。
    王凤拦住,一指门上的木牌:“你这先生认字不认?”
    门上木牌:送礼者赏二百大板。
    郭先生骇然退去。王凤笑了起来。
    郑板桥走出,王凤指着郭先生的背影,郑板桥若有所思。
    郭家花园。小巧玲珑,颇有江南特色。
    花廊前,郑板桥与郭先生朗声大笑。
    郭先生:“郑大人来潍主政不过数月,已令我等不胜钦佩之至!”
    郑板桥:“岂敢,岂敢。潍县能有郭先生这样的开明之士,板桥相见恨晚。”
    二人走进一座水上小榭。
    郑板桥推心置腹地:“板桥本是扬州书画之人,于知天命之年别乡离故,来此做一知县小吏,不过是想为国为民捐一微薄之力。潍县士民尚能减灾增福,板桥之愿足矣!”
    郭先生大为感动,连连点头。家人送上茶,二人观赏园中景色。
    郑板桥:“先生园内翠竹丛丛,想是也有作画之癖?”
    郭先生:“小人不过略通一二,怎比大人神笔,千金难买。”
    郑板桥:“板桥之画,贵则千金,不贵则分文不取。郭先生若不弃,日后定当相赠。”
    郭先生喜上眉梢:“多谢大人。”
    高先生和砚耕走来。高先生递上一卷“白浪河治理图”。
    郑板桥看过,递给郭先生:“先生看如何?”
    郭先生:“此乃潍县百年之利,大可一为,大可一为!”
    高先生:“只怕莱州府及田廷林之辈从中作梗。”
    “这倒不怕。”郑板桥从怀中掏出一封书札,“皇上派高斌高相公放赈山东,我近日即去济南领赈。见到布政使等,自当力请。”P77-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