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沟通

微沟通

  • 字数: 1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王风范 著;王景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360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微沟通的本质,就是在庞杂的信息海洋中,在追求效率和效益的人群中,抓住核心,直击人心,建立优选效和最简单的链接方式。
简单是时代的需要,高效是我们沟通的追求。
简单的沟通,还是一种境界。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心怀梦想,追求事业。中年人给你的告诫往往是:年轻人,这个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会告诉你:年轻人,想好了就去做吧,生活其实很简单。
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待生活的境界是不一样的。简单是生活的历练,是真正看过千山万水的人才能给出的答案。
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很简单。
愿您开卷有益。《微沟通》由王风范编著。
作者简介
王风范
微演说系统创始人
微辞理论的提出者、实践者
Corax(科拉斯)公司首席教练
山东省培训联盟特约高级讲师
畅销书《总裁演说》《微演说》《微沟通》系列的作者
赢家讲堂及倍增讲堂栏目《微演说》系列主讲人
于2009被评为“中国企业教育百强培训师”
于2012被评为“中国企业教育靠前沟通培训师”
于2012被评为“中国企业教育靠前演说教练”
被媒体誉为“微时代里专享讲话最少却让你收益最多的演说教练”
近7年中内训过的企业有:安康振兴实业集团、安康阳光车城、淄博大亚金属、上海巨易地产、无锡培正教育、巴州讯通公司、库尔勒时光传媒、杭州中涛控股、杭州为诚医药、无锡世嘉盛集团、立邦集团、中国红太阳集团、上海缪氏集团、德国杜塞尔多夫集团、上海申通地铁、上海香雪海国际、上海烟草、中国航空八院、中国兴业银行等。
目录
推荐序直指人心的微沟通
序简单沟通,是一种境界
前言
第1章微时代,你需要“微沟通”
你的沟通为何失效
微时代的三大特征
微时代沟通:核心只有一个
第2章洞察人性,微沟通需要直击人心
掌握人性,就是掌握沟通
性格有差异,沟通需要对号入座
考虑个人背景,沟通要主动适应他人
别忘了检查自己的人性
第3章职场沟通第一潜规则——定位
定别人的位:见什么人说什么事
定自己的位: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定公司的位: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除了定位置,还要看处境
第4章职场微沟通,你需要简单逻辑
三点逻辑:让他人追随你的逻辑思考
时间逻辑:时间能够说明一切
空间逻辑:换一种方式就能提升业绩
钟摆逻辑:不认同就两方面说服
收益逻辑:收益是永恒的影响力
变焦逻辑:让你的沟通有变化
第5章职场语言,你会说吗
文字语言:既会说,也会问
有声语言:给沟通增添魅力
肢体语言:它会说你的好话和坏话
第6章职场沟通的四把武器
关心:我们该关心别人的什么
情感:击中他人情感中最薄弱的地方
数字:数字本身就是说服力
倾听:听“话”听“音”的艺术
后记践行出真知
摘要
    卡耐基先生说:一个人成功,85%来自于他的人际沟通能力,而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毕业于什么院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想要你的人生达到更高的高度,那么你所需要修炼的第一项能力,就是沟通的能力,其次才是你在专业上的精益求精。
     但是现实中,沟通常常是失败的:或是别人无法领会你的意思,或是你们的沟通无法达成共识,或是相互之间产生隔阂。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你的沟通会失效?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思考,我发现:在沟通中,每个人都极力争取自己说话的机会,我们常常想沟通得更多,生怕自己阐述的内容不够详尽,主题不够丰富,于是人们越说越多,越说越复杂。但越是这样,越难获得良好的效果。
     沟通失效的原因,恰恰不是沟通的内容太少,而是沟通的主题太多,沟通的过程太麻烦,沟通的内容太复杂,沟通的时间太漫长。
     我们的沟通太缺乏效率。
     缺乏效率的沟通带来的损失,常常是无法估量的。如果你在一个跨国大型企业工作,你会发现自己每天的工作最多的内容就是沟通:从上下级沟通,到跨部门沟通,再到跨分公司的沟通。你会发现很多员工都已经习惯将一件事情考虑复杂化,习惯把简单的沟通变成复杂的流程。所以不论一个什么样的意见,所有人都会从长远出发,从全球战略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个意见。所有的沟通都要从起点出发,经过漫长的前戏才能到达重点。
     复杂、低效率的沟通,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
     那些世界上最很好的公司,都开始意识到“微沟通”的重要性,都开始提倡微沟通。
     麦肯锡咨询公司要求自己公司的咨询顾问向客户展示核心方案时,在30秒内必须讲出这个方案的核心价值和重点。
     麦肯锡给客户做的咨询方案篇幅有可能是几十页,但是却要求自己的顾问提炼出30秒内能够阐述清楚的核心价值、重点。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源自麦肯锡经历过的一次非常惨痛的教训:当时麦肯锡公司正在为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户做咨询,与客户会面结束后,在公司电梯中,负责这位客户的项目经理遇见了该公司的董事长,这位董事长向项目经理询问道:“你现在能不能将你们针对我们公司的大致构想告诉我呢?”这位项目经理并没有想到会在电梯中碰见客户,更没想到客户会直接询问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没有办法在电梯运行的30秒时间内将构想说清楚。这一点让客户非常不满意,认为麦肯锡并没有真正重视自己,并且连麦肯锡自己也没办法简单说清楚自己的提案,说明他们对这个提案的了解和研究并不到位。最后,麦肯锡丢失了这位客户。自此以后,麦肯锡痛定思痛,开始对“沟通时间”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在短时间内说出提案的重点,不然就是没有接近搞清楚提案的内容。而对于一般人来说,短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信息只有三条。
     所以,麦肯锡公司要求:所有提案,都必须在30秒之内能够阐述清楚,而且架构大概分为重要的三条。这就是有名的30秒电梯理论的由来。在麦肯锡公司后来的发展运营当中,30秒电梯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0秒电梯理论,要求每一位员工都拥有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方案的核心提炼、总结出来,并且加入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一个企业的员工都能够拥有这种能力的时候,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位在国外上班的朋友告诉我,在国外,商业谈判的主要场所就是咖啡厅,你向客户介绍产品方案的时间只有一杯咖啡的时间,客户做出决策的时间也只有一杯咖啡的时间。所以在国外见客户之前就需要做充分的准备,让自己的表述尽量简短、合理、层次分明,让客户能够在短时间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想法。这就是“咖啡文化”。“咖啡文化”和“30秒电梯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对效率和速度的追求。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碰到过不少的销售人员,他们常说的就是:“这个单子,如果给我再多一点时间,我一定能拿下。”“客户不肯听我多说,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说服他,我一定能搞定。”
     事实上,客户往往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比如已经碰过面,甚至已见面两三次。但在这段时间中,销售员的话令客户昏昏欲睡。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