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雪里萧红
字数: 242.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 王炳根 著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533460822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王炳根编著的《雪里萧红——亲聆作家故居》是一本从作家的故居、故地为圆心,辐射开来感受作家与作品的随笔集。作者以亲身的经历与现场的感受,解读着作家与作品,既有现场感、亲切感,又有着探索与思辩的特色。十几年来,作者在国内,寻访过冰心、萧红、鲁迅、丰子恺、沈从文等,在国外寻找过马吐温、斯诺夫人、爱默生、梭罗、奥尔科特、霍桑、川端康成、向井去来等作家的故居与故地,每至一地便有一篇生动的随笔。不是游记、也不是现场素描,而是全心身的投入,去描写其所见所思,视野开阔,感情细腻而深沉。
作者简介
王炳根,1952年生于江西进贤,现居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从军后从文,历任福州军区文化部干事、创作员。《当代文艺探索》常务副主编,《福建文学》副主编,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冰心文学馆馆长、冰心研究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作协副等。日本关两大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评论集《特性与魅力》《逃离惯性》,专著《侦探文学艺术寻访》《永远的爱心·冰心》《郭风评传》《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林语堂:生活要快乐》《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与吴文藻》等二十余种,曾获解放军文艺奖、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文学奖等,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目录
雪里萧红
林语堂的山地故乡
红砖墙红瓦房
山中叶笛
雨中凤凰
丹柿小院的落叶
灵魂深处较为的家
慰冰湖畔的往事
故地难寻,青山依在
康科德的文学版图
爱默生的手杖与演讲服
瓦尔登湖的波光
爱默生与梭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路易沙的家
霍桑最后的泊地
寻不见的斯诺夫人
贵族马克·吐温
巴基斯坦的诗人
向井去来的落柿舍
走进川端康成文学馆
阅“古都”
后记
摘要
我从漳州经天宝、南靖进入平和,来到林语堂的山地,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在将近一百年前,林语堂从坂仔前往厦门上学,行程则要三天。坂仔属平和县的一个镇,林语堂的坂仔当时只是一个村,现在房子和人口都多了,但地理位置未变。
“林语堂先生诞生室”是近年来根据一张老照片整修的,而老照片上的小屋比现在的房子更有情调,庭院中有井有花木,白色的墙与木板的壁,错落有致,屋后有棵高大的凤凰树,我走进这个诞生室,感觉到实际是个小小的博物馆,林语堂赞美坂仔几段重要的话,以语录的方式,放大了挂在墙上,红底白字,很是夺目。
107年前,林语堂就诞生于这个小屋。据说,这位一生追求快乐的幽默大师出生时可是不快乐。上了40岁的乡村牧师、父亲林至诚,外出布道染上重感冒,大汗淋漓,回家却没有及时更衣,转为严重肺炎。母亲焦虑,林语堂却在此时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怎么办,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连个请接生婆的人也没有,母亲只得自己为自己接生,忍痛产下了这第五个儿子。父亲也只得拖着重病之躯,到屋后那条小溪中为母亲清洗生产时的“那些脏东西”。这就是林语堂出生时的情景,他绝不比一般人高贵,也没有什么幽默,却是多了几分艰难。现在,催生林语堂的那张眠床就摆在小屋的中间,眠床后且有一木梯,据说,因为家庭人多,母亲平日住在阁楼,等到腹中的婴儿就要降生之时,才从楼上下来,睡到这张眠床上。我怀疑这张眠床是替代品,不是原物,一百多年前闽南的眠床不会这般简陋,应该有雕花,雕花的床沿,雕花的床楣,雕花的床棂。而床后的木梯则比较接近真实,因为楼梯不属家什之物,只求实用,粗糙一些是可能的。
出生时不快乐的林语堂,父亲给他起了一个快乐的名字,叫和乐。和乐兄弟6个,姐妹2人,他在儿子中名列第五,也就是说,当他从这间小屋呱呱坠地之时,兄弟姐妹已是6人,一个很有生气的家庭,也可能是一种充满吵闹的家庭。但乡村牧师林至诚自有一套教子的办法,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好和善,平日脸上要挂满笑容,尤其不许吵架。孩子们都很听话,照着父亲的教导去做,不时地将笑堆在脸上。和乐一出生,满脸是血,但当他睁开双眼,**眼观看这个世界时,却是一片笑脸!指出这一点,对理解和研究林语堂极为重要,要知道,童年阴影往往从这时产生,和乐面对的是灿烂的微笑。据说这种定型式的笑脸,后来成了林家兄弟姐妹的一个“标识”,当他们离开这间小屋时,也将这个“标识”带到了厦门,带到了上海。在外面的世界里,他们发现这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习惯并不怎么好,“长大以后,我得尽量摆脱这个习惯,以免显得傻气”。在上海读书时,林语堂严肃地劝告他的弟弟:不要见人就笑以示友好,不要引起他人讨好的误会。笑也是一种童年“阴影”,林语堂说要尽量摆脱,但实际上他的一生都没有摆脱开去。我从诞生室存列的各个时期的照片上,都看到他脸上和善的笑容。
童年的林语堂,遵照父亲的教导,脸上要挂笑容,他做到了,但七个兄弟姐妹(四哥和平早殁)接近不吵架,这可就难。据《林语堂传》(林太乙著)记载:“和乐生性顽皮,有一次被大人关在屋外,不许他进去,他便从窗子扔石头进去,一面叫道:‘你们不让和乐进去,石头替和乐进去!,他*喜欢大他五岁的二姐美宫,但两人有时也吵架。有一次,和乐大发脾气,便躺在泥洼,像猪一样打滚,然后爬起来对二姐说,‘好啦,现在你有脏衣服洗啦!’有时他太顽皮,林至诚找棍子要打他。和乐一听说要打,就吓得面无人色。林至诚看了舍不得,只好把棍子放下来。”顽皮的林语堂,真要吵起架来,还真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带有某种性,这些有趣的往事,也都发生在这间屋子。我当时还真想去找一找那个泥洼,可都一百年了,什么样的泥洼没有填平呢!
林语堂在这所房子里,住到10岁。10岁后,他便乘了小舟到厦门上学,开始是读小学,继尔进入教会办的浔源书院读中学。那时从水路到厦门,行程三天三夜,所以,林语堂和他的三哥和清往往是一年回家一趟,也就是在暑假才回坂仔,远远见到家屋,兄弟俩就弃船上岸狂奔,放声大喊:“阿奶,我们回来了!”全家人以至全村人都为他们高兴,为他们激动。小小的屋子一下子多出了两个在外地求学的儿子,真是热闹非凡,兄弟姐妹们都放任自由,有时,他们会躲进屋里,等待母亲出现,当母亲走到门前时,会突然扑到母亲的身上,让母亲又惊又喜;有时,他们也会来点小幽默,比如,在门外假装成乞丐的声音,向牧师娘要点水喝,令母亲忍俊不禁。
就这样,林语堂在这所房子里,度过他充满笑容的童年,这个事实竟然发生在1895至1905年的封建中国,发生在南中国一个贫困的山乡,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也许因了这个奇迹,也就造成另外一个奇迹,林语堂,一个山地牧师的儿子,竟然成为红遍东西两半地球的文化巨人。
林语堂到厦门上学两年之后,父亲任职的新教堂建成,旧教堂扩建为牧师的住宅,这时,牧师林至诚的住房就宽畅多了,有了个大客厅,客厅里挂有两张画,一张是母亲从《星期六晚报》上剪下的西洋少女,很俊很甜的脸,手里拿着一顶无边的帽子,另一幅画是光绪皇帝,大概是因为父亲拥护“百日维新”的缘故。P20-2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