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文学与诗学关系的实证和诠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

中西文学与诗学关系的实证和诠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

  • 字数: 2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耘华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0334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领域所构成:一是比较诗学研究,主要是以西方诠释学为隐性的观审视角来重新认识先秦儒家诗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此外,也对比较诗学的历史生成及方法论建构等提出了独特见解;二是基督教与明清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主要特点是在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双重脉络下来审视与辨析中西文学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意义嬗替的深层缘由;三是关于中西文学关系的实证与诠释,对烟草与清代文学关系首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又对学界的若干重要研究成果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再诠释。
作者简介
刘耘华,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一一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负责人。曾出版《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6年)、《依天立义: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应对天主教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等专著,参与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001年)、《简明比较文学教程》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012年),并在海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目录
上编 中西诗学之互证与互释
“游戏”与“对话”:隐喻的诠释学
先秦儒家诠释学的问题向度――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个案
孔子的诠释立场研究
作为意义生成方式的“问与答”:孔子与苏格拉底
中西比较诗学如何可能?
中国比较诗学的本土生成
“清扫通向中国的道路”――郝大维和安乐哲的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试探
中编 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关系研究之反思
明末清初入教儒士的“新人”意识及其文化意义
明末天主教传教著作中的儒学概念:仁与爱
孙璋的《性理真诠》及其对太极的诠释
依“天”立义:许三礼的敬天思想再探
清初“程山之学”与西学:以谢文?为中心
下编 中西文学关系之实证与诠释
文化视域中的翻译文学研究
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菰”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研究
文化视域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从《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谈起
晚明西方文学汉译研究的扛鼎之作――评《译述:明末耶稣会翻译文学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