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

  • 字数: 19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作者: 巴曙松//杨现领 著
  • 出版日期: 2015-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0857235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融资体系;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城镇化融资需求;历史回顾等。
作者简介
巴曙松,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博士后指导专家等。
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主要著作:《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研究》、《美国货币史》(译著)等。
目录
前言 新型城镇化正产生新的投融资需求
第一篇 Chapter One
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融资机制
第一章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融资体系
一、高效的融资体系
二、包容的融资体系
三、可持续的融资体系
第二章 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城镇化融资需求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保障房建设
第二篇 Chapter Two
历史回顾:中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和逻辑
第三章 历史回顾
一、1949―1977年
二、1978―1993年
三、1994年至今
四、土地财政
五、地方债券和地方性融资平台
第四章 历史逻辑
一、经济周期: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资金需求的规模不同
二、金融背景: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反映了融资渠道的多寡
三、财税制度:分税制作为一个约束影响了融资的方式和空间
四、土地制度:土地财政作为一个负债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篇 Chapter Three 国际经验:市场化的城镇化融资方式
第五章 市政债
一、市政债的背景和条件
二、市政债的国际经验
三、市政债融资可能带来的风险
四、市政债的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 房产税融资
一、房产税的国际经验
二、什么决定了房产税能否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第七章 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一、中国PPP的特点
二、私人资金参与城镇化融资的条件
三、私人资金参与城镇化融资的形式
四、私人资金参与城镇化融资的优势
五、国内外PPP发展趋势及特点
六、总结:经验及借鉴
第四篇 Chapter Four聚焦改革:为城镇化融资而改革
第八章 构建可持续的债务融资体系
一、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二、存量债务流动性风险分析
三、债务风险的促发因素
四、构建可持续的债务融资体系
第九章 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为何势在必行
二、市场化是土地改革的主线索
三、新时期土地改革的新探索
第十章 金融改革
一、构建高效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二、构建高效的公私合作关系
第十一章 保障性住房融资
一、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需求
二、POA与公租房融资
三、租金补偿机制
四、建立多元融资方式
第十二章 一揽子改革方案
一、改革的关键领域和协调性问题
二、改革的框架、优先次序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