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灾难与援助 地震灾区社会工作与心理服务的实践研究

灾难与援助 地震灾区社会工作与心理服务的实践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5126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自然灾害从未断绝,从神话传说中的大洪水,到不久前亲历的汶川、玉树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它们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幸福。面对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类总是倾全力相搏,于是产生了战胜大洪水的上古英雄禹,也涌现出抗震救灾中普通而又不凡的当代社会工作者与心理援助者。
目录
社会工作篇
四川藏羌地震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研究
共生理论视角下灾后社工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以汶川震后社工服务组织为例
社会工作在地震伤残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陪你飞翔”助残项目为例
论社会支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震后压力应对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的NGO抗震救灾实务——香港A机构灾难服务社会工作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行政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实务研究
汶川地震后家园重建期社会工作介入的现状及反思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探索
关于汶川地震灾后社会工作经验的反思——从“玉树地震将社工打回原形”说起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社会秩序的重建——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论视角
心理援助篇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心理干预实施方案——以地震灾害为例
基于我国社会文化因素的灾难被害人心理援助体系
跨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表达性写作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玉树地震灾后藏族大学生志愿者心理需求分析
灾后中学生小五人格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研究
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研究
地震创伤后心理成长发生机制——基于精神分析与认知失调理论的思考
极重灾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暴露程度的关系研究
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应对方式和抑郁关系研究
“5·12”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新孕儿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关于汶川地震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身心状态调查研究
2010年地震灾区社会工作与心理援助国际论坛述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