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南岛:阳光与水的叙事

海南岛:阳光与水的叙事

  • 字数: 28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韩少功,张承志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435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海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旖旎的热带风光和丰厚海洋文化。海南历史悠久,但又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海南岛――阳光与水的叙事》收录当代作家王蒙、韩少功、张承志、余秋雨、林白、叶永烈、刘庆邦、于坚等描写海南的散文52篇。是一部以文学的笔法介绍海南风光人文的作品集。本书分“人文篇”、“自然篇”两篇,涉及海南的山水人文、风土人情,作者又大多是名家,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本书是第一部较全面收集描写海南的散文作品集,是一部深入了解海南的优秀读本。
目录
孔见:前言
人文篇
韩少功:万泉河雨季
张承志:海上的棋盘
余秋雨:天涯故事
陈世旭:大瀛海大自在
林那北:苏轼向南
李元洛:兹游奇绝冠平生
刁斗:东山再起
林白:想起《红色娘子军》
林白:夜行海口老街
蔡葩:百年风雨话骑楼
蒋子丹:午后的雷暴
叶永烈:白衣观音凌波伫立
邹旭:遥从海外数中原
傅菲:时间的背影
黄宏地:四公
刘齐:“候乌”过年
崽崽:海口人养猪
符浩勇:渔家来客
王锡钧:做海
单正平:渡口
王卓森:众生里的感恩
胡彬:肇事
梅国云:靓魅
飞天老鼋:品食文昌鸡
段万义:漂若浮萍蛋家人
彭子柱:海底的村庄
自然篇
王蒙:天涯海角
陈应松:天涯听海
鲍尔吉’原野:海的月光大道
孔见:海岛物语
刘亮程:椰落
乔叶:对话,有关椰子和椰树
付秀莹:椰子树上结椰子
鲍尔吉‘原野:沉香
刘庆邦:有一种香叫沉香
王祥夫:芬芳的期望
晓剑:雷击木
伍立杨:黄花梨之乡赋
沈苇:神树与鬼树
李少君:美得惊心的亚龙湾
陈于晓:听海亚龙湾
于坚:岛上
刘先平:东岛童话
习习:海‘南海’海南岛
周晓枫:海南,海南
李焕才:洋浦湾渡口
严敬:五指山听风
亚根:七仙岭泉韵
王树宾:尖峰岭笔记
陆小华:夜宿吊罗山
王姹:霸王岭行走
张毅静:乘坡河上春风扬
摘要
    一
     当年农场接到了通知,全县组织革命样板戏移植汇演,各单位必须拿出个节目。场里几个女生奉命开始合计。她们不会唱京剧,又嫌花鼓戏太土,一边铡猪草一边胆大包天地决定:排《红色娘子军》!
     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是芭蕾剧,是要踮脚的,是要腾空和飞跃的,是体重呼呼呼地抽空和挥发,身体重心齐刷刷向上提升,有点脱离现实从而羽化登仙那种。投入那种舞曲,像剧照里的女主角一样,一个空中大劈叉,后腿踢到自己后脑,不会把泥巴踢到场长大人的脸上去?
     我们只当她们在说疯话。不料好些天过去了,几个疯子从城里偷偷摸摸回来,据说在专业歌舞团那里得了真传,又求得姑姑和表哥一类人物的指教,当真要在猪场里发动艺术。虽然不能倒踢紫金冠,但也咿哒哒咿哒哒地念节拍,有模有样地压腿,好像要压出彼得堡和维也纳的风采。场长不知道芭蕾是何物,被她们哄得迷迷糊糊,说只要是样板戏就行,请两个木工打制道具刀枪,还称出一担茶叶,换来几匹土布,让女生自己去染成灰色,缝制出二十多套光鲜亮眼的红军军装。
     好在是“移植”,可以短斤少两七折八扣,高难动作一律简易化,算是形不到意到。县上对演出要求也不高,哪怕你穿上红军服装上台做一套广播操,也不会让人过分失望。《红色娘子军》第四场就这样排成了。万泉河风光就这样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为提琴手之一,我也参与了这次发疯,而且与伙伴们分享了成功。老炊事员的胡子掉了也没被观众计较,党代表的鞋子飞了也没被观众非议,提琴齐奏不小心乱成一锅粥也能热热闹闹混过去,至少没有出现其他公社演出队那样的事故,比如布景突然垮塌,砸得台上的侦察英雄两眼翻白东倒西歪。
     哑巴戏也好看,也热闹,农民这样说。我们在县、地两级汇演都拿了奖,又被派往一些工地巡回演出。多少年后,我还记得最后一次演出之后,一片宽阔的湖洲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在一辆履带式拖拉机的驾驶室避雨,见工棚里远远投来的灯光,被窗上的雨帘冲洗得歪歪斜斜。我透过这些滑落的光流,隐约看见伙伴们在卸装和收拾衣物,在喝姜汤,在写家信。曲终人散,三位主角已被专业艺术团体通知录用,有些人则琢磨着“病退”回城的可能。我们伟大的舞台生涯将要结束了。
     我知道粗陋的道具服装将不会再用,上面的体温将逐渐冷却,直到虫蛀或者鼠咬的那一刻。我还知道熟悉的舞乐今后将变得陌生,一个音符,一个节拍,都可能使人恍惚莫名:它与我有过什么关系吗?
     我已冻得哆哆嗦嗦。
     二
     十多年以后,我迁往海南岛,与曾经演奏过的海南音乐似乎没有关系,与很久以前梦境中的椰子树、红棉树以及尖顶斗笠似乎也没有关系――那时候知青时代已经成了全社会所公认的一场噩梦,被人们争相唾弃和忘却。我曾经在琴弦上拉出的长长万泉河,银珠跳动或孤鸟飞掠般的旋律,已在记忆中被删除殆尽。
     我是大年初一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启程的,不想惊扰他人,几乎是偷偷溜走。海南正处在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前夕。满街的南腔北调,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在这里卖烧饼、卖甘蔗、卖报纸、弹吉它、睡大觉,然后交流求职信息,或者构想自己的集团公司。“大陆同胞们团结起来坚持到底,到省政府去呵……”一声鼓动请愿的呼喊,听来总是有点怪怪的,需要有一点停顿,你才明白这并非台湾广播,“大陆同胞”一词也合乎情理:我们确实已经远离大陆,已经身处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想到这一点,脚下土地免不了有了船板晃动之感,船板外的未知纵深更让人怯于细想。
     “人才”是当时海南民众对大陆人的另一种近期新称呼,大概源于“十万人才下海南”的流行说法。同单位一位女子曾对我撇撇嘴:“你看那两个女的,打扮得妖里妖气,一看就知道是女人才!”其实她是指两个三陪女。三陪女也好,补鞋匠和工程师也好,在她看来都是外来装束和外来姿态,符合“人才”的定义。
     各种谋生之道也在这里得到讨论。要买熊吗?熊的胆汁贵如金,你在熊身上装根胶管笼头就可以天天流金子了!要买条军舰吗?可以拆钢铁卖钱,我这里已有从军委到某某舰队的全套批文!诸如此类,让人觉得海南真是个自由王国,没有什么事不能想,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哪怕你说要做一颗原子弹,也不会令人惊讶,说不定还会有好些人凑上来,争当你的供货商,条件是你得先下订金。
     海南就是这样,海南是原有人生轨迹的全部打碎并且胡乱连结,是人们被太多理想醉翻以后的晕眩和跌跌撞撞。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