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警世通言(注释本)

警世通言(注释本)

  • 字数: 4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作者: (明)冯梦龙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033753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警世通言(注释本)/崇文馆》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警世通言》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
作者简介
崇文馆·小说馆首批17部最为有名的明清小说,其原著者为曹雪芹、高鹗、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蒲松龄、冯梦龙、吴敬梓、凌濛初、李宝嘉、李汝珍、文康、吴趼人、许仲琳等14位明清时期杰出的小说家。这些小说是他们的标志性代表作品,作者因为这些小说而在中国文学目前各有一席之地。书以人名,人以书名。评点注释者包括刘宏彬、吕亚湘、郭皓政、陈文新、王同舟、凌霄、斯范、高书平、易仲伦、杨桐、关夏、夏海晏等12位学者,他们是来自武汉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的研究古典文学的教师学者。前言者包括四川省社科院三国研究专家沈伯俊,武汉大学杰出教授陈文新,北京大学教授刘勇强、孔庆东,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孙玉明,暨南大学教授程国斌,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等。
目录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二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第七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
第八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十三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第十七卷 钝秀才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十九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
第二十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
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第二十三卷 乐小舍拚生觅偶
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二十五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
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第三十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第三十一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三十三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
第三十四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三十五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
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十七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第三十八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第三十九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
摘要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管仲,史称管子,春秋时齐国有名政治家、思想家],鲍是鲍叔牙[春秋时齐国政治家,以善于知人著称]。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古代诸侯之间派遣使臣进行友好访问]。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当时从陆路至于郢都,朝见了楚王,致了晋主之命。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常种在住宅旁,后借指故乡]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然虽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已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采缎,高车驷马。伯牙离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绕路,兜个大圈子]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假臣舟楫,以便医药。”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来使,副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r60)[船桨]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至江头而别。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
     伯牙是个风流才子,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待我抚琴一操,以遣情怀。”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轸(zhen)[乐器上调整弦线的轴],弹出一曲。曲犹未终,指下“刮喇”的一声响,琴弦绝了一根。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船上监督货运的头目]:“这住船所在是甚么去处?”船头答道:“偶因风雨,停泊于山脚之下,虽然有些草树,并无人家。”伯牙惊讶,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下,那得有听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来刺客,不然,或是贼盗伺候更深,登舟劫我财物。”叫左右:“与我上崖搜捡一番。不在柳阴深处,定在芦苇丛中。”
     左右领命,唤齐众人,正欲搭跳[供临时接运上下旅客的跳板]上崖。忽听得岸上有人答应道:“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值骤雨狂风,雨具不能遮蔽,潜身岩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那人不去,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罗唣(z60)[吵闹],走近舱门,回嗔作喜的问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听琴,站立多时,可知道我适才所弹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人所弹,乃《孑L仲尼叹颜回》,谱人琴声。其词云:‘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d6n)[古代盛饭的圆竹器]瓢乐,’到这一句,就断了琴弦,不曾抚出第四句来。小子也还记得:‘留得贤名万古扬。”’伯牙闻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隔崖鸾(di60)远[遥远],难以问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
     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草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舱去,见我老爷叩头。问你甚么言语,小心答应。官尊着哩!”樵夫却是个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须粗鲁,待我解衣相见。”除了斗笠,头上是青布包巾;脱了蓑衣,身上是蓝布衫儿;搭膊[一种长形布袋。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袋,可搭在肩上,故名]拴腰,露出布棍下截。那时不慌不忙,将蓑衣、斗笠、尖担、板斧,俱安放舱门之外,脱下芒鞋,踞(xT)[甩,脱]去泥水,重复穿上,步人舱来。
     P1-P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