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敌后战场
字数: 20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张生,王明生 著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50808220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有名历史学教授钱乘旦先生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共有8种,《中国敌后战场》是其中一种,由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生、王明生所著。《中国敌后战场》记录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一段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中国敌后抗战历史。全书笔触生动鲜活,史料丰富,真实再现了八路军、新四军一幕幕空前英勇的奋战场面,揭露了敌后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简介
钱乘旦,历史学博士,荣誉文学博士(英国),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史、世界现代化比较研究、西方文化史。主要著作包括:《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世界现代化进程》、《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等,译著有《帝国斜阳》、《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担任中央电视台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学术指导。作品多次获奖,包括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吴玉章奖等。曾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英国与英联邦国家发展研究”、“英国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同模式研究”等。
目录
一 号角响起
二 挥师敌后
三 晋冀烽火
四 逐鹿太行
五 转战千里
六 挺进齐鲁
七 百团大战
八 铁军雄风
九 峥嵘岁月
十 反攻前夜
十一 苦战华南
十二 走向胜利
十三 历史作证
结语
中国敌后战场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1936年1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改名为抗联第4军,军长李延平,政治部主任罗英。1936年,4军与3军合攻石头河子,毙伤敌60余人。此后,在北大四站遭日军围攻,4军勇敢突围,到富锦、宝清开辟了游击区。4军一部还参加3军的远征,歼敌300余人。
抗联第7军是在4军第2师的基础上扩建成的,1936年7月成立于饶河,军长陈荣久,参谋长崔石泉,全军700余人。7军成立后,与抗联其他各军配合作战。1937年1月,在小南河与敌遭遇,毙日伪军30余人,但陈荣久壮烈牺牲。随后,7军整顿了队伍,增强了战斗力。5月,军长李学福率部北进过程中,与日伪军遭遇,毙敌200余人,突出重围。
1936年6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正式改编为抗联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参谋长冯治纲。6军成立后,四处扩大游击区,1936年12月,夏云杰不幸中伏牺牲。1937年2月,6军进行扩编,扩编过程中,日伪军数千人来攻,6军除一部坚持在汤原外,其余转移作战,在葫芦信子、夹信子、暖泉子等地先后挫败敌军。1937年5月,6军在抗日救国会成员的接应下,夜袭汤原县城,将日本官吏十数人悉数击毙,并解除了伪军的武装,释放了监狱中的人犯,给东北抗日军民很大的鼓舞。
另外,抗联第8军1936年8月成立,第9军成立于1937年1月,第10军成立于1936年冬,第11军成立于1937年10月。
东北抗日联军及其前身在白山黑水间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最早的抗日战场的斗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中最艰苦的一页,堪与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媲美其光荣与悲壮。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队把大量的兵力投放于“讨伐”之中,每年耗费数亿日元。朱德指出:“东北同胞,组织了数万人民革命军和义勇军,不让日本强盗在那里安然开发资源和利用市场。相反地,日本强盗为了维持东北的‘治安’,却要派极大的军队,耗费了许多有生力量和每月数万万的军费。”它牵制了日本侵略军侵略全中国的步伐,日本视东北为其侵略中国的基地和后方,而抗联的存在,使日本的这一企图屡屡遭受重创。抗联的斗争还牵制了日军北上的步伐,为保障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东北抗联的斗争是在东北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他们在与党中央极难联系的情况下,发挥了高度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负责精神,与国民党惊慌失措、涣散无力形成强烈的对比,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特别地给东北抗日军民发去致敬电。东北抗联及其前身的伟大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在东北抗联坚持开展斗争的同时,日本军国主义逐步加快了它对全中国的侵略步伐。中国共产党面对山雨欲来的形势,为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战做了大量的思想、组织、军事等各方面的准备。
早在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宣言指出:日本的目的“显然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接近变成它的殖民地”。宣言号召:“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
9月22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号召:“进行广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丝毫地不要害怕群众的民族主义热忱,相反的必须加紧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而引导到反帝的斗争上去,同时坚决地反对一切国民党的武断宣传。向广大的群众指出:只有群众自己的力量能够战胜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求得民族的解放。”
1932年4月15日,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名义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同日,、项英、签署了《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号召“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群众在苏维埃的旗帜之下,一致起来积极参加和进行革命战争,在白色统治各地要自动武装起来,组织民众抗日义勇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有名的《八一宣言》,宣言指出,中华民族已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一切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和海外侨胞应团结御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言还提出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宣言克服了过去“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切合国内、国际形势提出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政策,得到了全国各界的热烈支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本加快侵略步伐的危急形势,也加快了抗战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理论上的准备。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12月17日,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他指出,在亡国灭种的威胁下,包括地主买办阶级集团在内,都有可能参加一个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要取得对日胜利,这一统一战线是必须的;他指出,对民族资产阶级,应当团结他们进行反日斗争,同时反对其动摇性;他还指出,全党不要犯关门主义的错误。1936年7月16日,还在与美国记者爱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对抗日策略和路线作了许多精辟的分析,他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统一战线、世界人民的反日统一战线、被压迫人民的革命行动可以保证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他指出,对日作战战略应是一种很长的、流动的、不定的战线上进行运动战的战略,而不是单纯的阵地战,另外,应组建大量的游击队;最后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是一定会失败的。另外,中国共产党还在多种场合,以多种方式宣传自己的抗战策略和理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P13-1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