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甬藏书香(宁波藏书文化)/宁波文化丛书
字数: 13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作者: 虞浩旭//张爱妮
出版日期: 2014-11-01
商品条码: 9787552618747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虞浩旭、张爱妮编著的《甬藏书香(宁波藏书文化)》是宁波文化丛书(第一辑)中的其中一本,从藏书的种种概念谈起,综述中记述了藏书的历史、宁波的藏书史、宁波藏书人收藏精神、宁波的藏书楼、宁波的藏书名家等。接下来用四十七篇文章讲述了宁波四十七个藏书人的故事,以诗歌开头,故事生动具体,让读者对藏书人的故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本书语言精练,故事丰富,用藏书故事把书藏古今的宁波藏书文化有了一个更生动的阐释。配以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
虞浩旭,1964年11月生,浙江慈溪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为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政协宁波市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史专业委员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史中的藏书文化史、对外交通史、越窑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历代名人与天一阁》、《天一阁论丛》、《风雨天一阁》、《书院圣地――白云庄》、《?媛福地――天一阁》等,共发表论文60余篇。现正从事的课题有《解读天一阁――关于天一阁藏书现象的文化诠释》、《浙江现存藏书楼研究》、《宁波历史上的文献名著》、《宁波与中日文化交流》、《麻将的历史与文化》等。
目录
总序 唤醒宁波的文化之魂
书种传来直到今 宁波藏书文化综述
宁波的藏书故事
一 薪火相传续书种
二 学人收藏兼一身
三 嗜书痴书有专藏
四 藏书名楼甲一方
摘要
(五)勤把诗书向窗读
草堂坐在陵南谷,勤把诗书向窗读。
学门长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昨日溪头罢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嘹嘹哀怨啼,萧瑟自理山家曲。
这是方孝孺的《草堂歌》,是对其小时读书处陵南草堂的美好回忆。
方孝孺(1357一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自号逊志,尝号缑城生,人称“缑城先生”。祖上原籍浙江桐庐,宋初时迁入宁海缑城,至方孝孺时已是十五世。方自幼聪慧过人且喜读书,6岁能作诗。10岁后,整日足不出户学习,理趣会心,神融意畅时即使外面风雨大作也没发觉。邻居见他如此痴迷学业,以为他很迂腐,就连与他联姻的人家也这么认为。乡人因其善属文,故又呼为“小韩子”。18岁时,即写出了洋洋数千言的《深虑论》(10篇)和《释统》(3篇)等史论文章,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且行文严谨,章法巧妙,为时人所惊。20岁受业于明初著名学者宋濂,为宋所重,宋濂曾说:方孝孺的才学,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让我震惊。自从我们与他在文艺场上角逐,就已经分不出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了。明初学者苏平仲也认为方孝孺年轻善文,在同门中无人能及。只要是宋濂的朋友,都对他赞赏有加。
洪武十六年(1383),因东阁大学士吴沉、揭枢推荐,朱元璋召见了方孝孺,对孙子朱允?说:方孝孺是端正之士,一定要让他辅佐你。又说:是个异人,我不能用,留给子孙用于辅佐太平也够了。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被召见。两次均未被重用。后被蜀王朱椿(太祖第十一子)聘为世子师,曾说“阅士孔多,我敬希直”,且赐名其书斋为“正学”。故人又称方孝孺为“正学先生”。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病逝,朱允?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帝遵太祖“必先召孝孺”之遗命,召回孝孺。方先后任侍讲学士、文学博士等职,担任《太祖实录》《类要》总裁,主持京试。建文帝为人仁厚,方孝孺提倡仁政,重礼仪,主教化,正合建文帝意。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卓有成效,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明书》作者傅维麟曾日:“建文中,法网疏阔……一时士风朴茂,尚义者多。”后朱棣起兵,其谋士姚广孝日:“南方有方孝孺,素有学行,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后方孝孺还是被杀,且被灭十族。经过三次抄捕,家族中被杀873人,充军流放者数千人。方孝孺故里溪上方村被夷为平地。悲哉!
溪上方村被夷为平地后,方孝孺小时候读书处陵南草堂也随之被毁。现此处环境极为幽寂,杂草丛生,荆棘遍地,遥想当年方孝孺在此筑居,经日诵书,历时数载,如今什么也不复存在,荒草萋萋,人事不再,不觉怅然。
方孝孺的另一读书、藏书之处为石镜精舍。方孝孺的老师为开明代藏书风气的宋濂,宋濂建在深山密林中的青萝山房,藏书万卷,屡经战乱而安全无恙。方孝孺曾在青萝山房读书,青萝山房的丰富藏书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使他也极力访求收藏图书。明洪武十八年(1385)和二十二年(1389),方孝孺两次到宁海前童村讲学,设馆舍于石镜山下,因名之日石镜精舍。据王重光先生《方孝孺讲学处》一文介绍,石镜精舍曾收藏有数千卷藏书和方氏的大量手稿。其时,不仅方孝孺在此挑灯夜读,著书立说,而且《明史》上有载的许多人物都曾聚集于此,受教于方孝孺。方氏传世的《逊志斋集》大部分篇章均由当年石镜精舍的学生们偷藏下来,续补成卷。现石镜精舍早成废墟,残存仅卵石、矮墙和门槛而已。在距石镜精舍不远的山冈上立有“方孝孺讲学处”纪念碑。方孝孺手植之六株古柏尚存,枝若苍龙,奋爪凌空,根似蟒蛇,盘缠交错,呈现一派碧翠妍秀、庄严肃穆的景象。书院为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这也注定了书院与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汉代,“精舍”“精庐”为聚集生徒、私家讲学之所。到了唐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书籍逐渐增多,于是建造了院子来安置藏书,“书院”便有了藏书楼的意义。南宋时,宁波的书院多是文人讲学之所,众多生徒在书院接受学术教育,可见书院推动了古代学术研究的发展,使文人雅士聚集一处,著书立说。
P79-8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