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和国领袖首席保健专家》

《共和国领袖首席保健专家》

  • 字数: 4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吴新生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45837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8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新生所著的《共和国领袖首席保健专家》讲述:他是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红墙内外,他和同事们用精湛的医术为国家领导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他是、周恩来眼中的“老实人”,最信任的医疗保健专家,他及他的同仁们,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
作者简介
吴新生,男,195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曾历任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创建了海军总医院所属涉外医疗及医学交流机构――燕京医院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心。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专职保健医师。系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学会会员。
目录

前言
引子
上篇:遍访名师名校,攀登中国心血管内科学的优选峰
第1章 良乡的记忆
第1节 出生在文明古镇
第2节 家庭乃书香门第
第3节 在良乡的生活
第2章 走进科学的摇篮――北京祟德学校
第1节 被选拔到崇德
第2节 在崇德受教
第3节 申请转校
第3章 踏上求学之路
第1节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苦读
第2节 因政治运动提前结业
第4章 选择医学作为毕生的职业
第1节 走上医学道路
第2节 接受基督教洗礼
第3节 完成医学院课程
第4节 喜结连理
第5节 在上海同仁医院实习
第5章 进入政府医院主内科
第1节 “师从”内科主任戚寿南
第2节 回家探亲
第3节 远渡重洋求学
第6章 远赴重洋,遍访名师
第1节 辗转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2节 为达目的,立志转学
第3节 跟随怀特学习
第4节 经多方帮助,完成研修计划回国
中篇:洋为中用.攀登中国心血管内科的优选峰。
第7章 成为优秀的心内科医学家
第1节 在“中大”医学院教学、行医
第2节 因服务中央军校受难
第3节 顾大家,舍小家
第4节 桃李满天下
第5节 调回北平
第8章 在重重阻力下接收德国医院
第1节 初回北平
第2节 接收、接管医院
第3节 改革医院
第4节 与妻子北平团聚
第5节 因人事纠纷辞职
第9章 心灰意冷.开始自主择业
第1节 到天津中央医院任职
第2节 组建内科
第3节 奔波于天津与北平之间
第4节 辞去公职
第5节 开办私人诊所
下篇:造福病人。历史把父亲推向了为新中国领导人医疗的优选专家之位。
第1O章 开国受命.诚邀返职_北京医院
第1节 与许多开国元勋之间牵起了一条感情纽带
第2节 “吴洁是―位有真才实学的专家”
第3节 出任北平医院内科主任
第4节 被推举为北京医院第一届工会主席
第11章 投身新中国医疗建设事业
第1节 全面向苏联“老大哥”靠拢
第2节 开始担负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第3节 成为给中央领导进行内科治疗的优选专家
第4节 与的第一次接触
第12章 生活中的另一面
第1节 家中有个贤内助
第2节 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第3节 难得的北戴河休养
第13章 心内科领域的开拓进取
第1节 一专多能的心内科专家
第2节 在实践的基础上著书立说
第3节 对病人负责,亲自试药
第4节 医术医德超群,被评为“一级教授”
第5节 始终如一的维护医学科学的严谨性
第14章 临床老年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1节 重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第2节 中西医可以互相借鉴
第3节 “终生”内科主任
第4节 确立以老年病为中心的研究工作
第15章 履行着高级医师的祟高使命
第1节 为了钟爱的医学,继续留在北京医院
第2节 为国内知名人士行医
第3节 为国外领导人行医
第4节 为中国军政领导人行医
第5节 承担重要活动的医疗保健任务
第16章 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第1节 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
第2节 家庭出身和历史问题成为悬在头上的两把利剑
第3节 侥幸躲过了第一场灾难
第4节 江青送的一张照片救了全家
第5节 始终坚持“医者为人”的行医法则
第17章 面对着政治事件的无情:中击
第1节 谨慎对待中的“医疗”事件
第2节 杨成武事件受到牵连
第3节 苏枚事件
第4节 “医学外交”
第18章 成为的首席内科医师
第1节 “在医疗保健工作方面应该排在首位”
第2节 成为医疗小组成员
第3节 与毛主席相处二三事
第4节 挽救了的生命
第5节 出任北京医院副院长
第19章 送走第一代主要领导人
第1节 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2节 搬家到北京医院宿舍
第3节 父亲开始出现脑血管病症状
第4节 送别主席
第5节 与江青的是是非非
第20章 告别漫漫行医、人生路
第1节 痛失生活伴侣
第2节 给医学事业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第3节 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程
吴洁人生轨迹图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医界人名索引
摘要
    第2节接受基督教洗礼
     基督教认为只有相信主耶稣,经常做好事,不做坏事,死后才能进天堂,不下地狱。提倡博爱,爱人如己,提倡“施”比“受”更为有福,不必求回报。西方的人们一般认为,基督徒会有比较好的信誉。相对来讲,雇主更相信是基督徒的申请工作者。教会对未成年儿童影响更大,在教会熏陶下长大的孩子,行为较端正,且更懂得关心别人、爱别人,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凡受过洗礼的人,每月要把工资收入的10%捐献,用作教会的经费及救济穷人,或用于到落后国家办教堂、医院、学校。父亲的母校――圣约翰大学最初的经费就是来源于此。圣约翰大学作为一所教会创办的大学,创建之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进教务,扩大圣公会在中国的影响。但神学院只是它的一个院系,就整个大学来讲,还是以传播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神学教育从来没有占主导地位。相反,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学校的发展,圣约翰大学的宗教气氛越来越趋向淡化。
     圣约翰大学的礼拜堂落成于1884年,不仅是校园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拥有标志性的建筑。其一直是学校进行基督教教育的活动场所,并兼作圣公会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虽然,父亲在校时,有福音课,也去教堂,有时校领导在给大家讲话时,还会涉及一些有关宗教的话语,但信仰是自由的,无论圣约翰中学和大学的教堂活动都是自愿参加的。校方并不要求每人都接受洗礼,也就是说,接受洗礼都是自愿的,而一旦受了洗礼,就意味着成为了基督教的教徒。由于父亲多年一直在教会学校里,基督教爱人如己的精神对他影响甚大。虽然他觉得《圣经》课听起来比较枯燥,但对其倡导的“与人为善,对他人给予更多的付出也是一种愉快”深有同感,以为接近符合一个医生治病救人的执业准则。另一方面,他看到周围很多值得敬佩的善人一一老师和医生,都是基督徒,他愿意与他们成为同一种人。因此,父亲于1928年自愿接受了教堂洗礼,正式履行了入教仪式。
     1929年,他又接受了“坚信礼”。按照他自己的记载是接受了“按手礼”。这些过程,除了以后他在美国留学填写履历时有所记载,就连他当时的同学也没有了记忆。到了新中国,各种教义都视为封建迷信,尤其是基督教,多被说成是文化侵略或形容为“披着宗教外衣”的特务,是一种落后与反动,他也就从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但他的敬业精神,与务实、老实的作风,与教会的教育不无关系。
     第3节完成医学院课程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爱琴海的科斯岛上就有了希波克拉底医科学校,从此诞生了西方医学。有记载,世界上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创建时,可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只有三个,包括医学、法学和神学。其中,不论作为一门学问,还是一种职业,医学的历史可能比法学和神学都要长。这里所说的医学,当时指的还是西方医学。如果就中医来讲,历史更长,至少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黄帝内经》。西方医学是建立在人体解剖、生理、生化等基础科学之上的,并配以显微镜等优选的检查设备和技术,主要使用化学合成药物和手术的方法,重在疾病本身的治疗;而中医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主要应用自然界固有的动植物作药物和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更趋向整体的调整。父亲所研修的,就是前者,当时称作“西医”。顾名思义,它是从西洋传进的医学,而现今已扩展成为世界相关领域的主导科学,改称“现代医学”,远非西方所独有的了。
     ……
     P36-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