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

  • 字数: 15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邓中甲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71995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是全国有名中医学专家邓中甲教授在中医哲学思辩和临证原理方面的心得体会。
本书内容作为中医学本科及研究生专题讲座,在全国及海外各地受到广泛好评,被众多学生誉为“最有价值的讲座”、“中医药入门的钥匙”。书中第一讲为导论部分,厘清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层次,总结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渗透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关系,提出了中医方法学研究之方法。接下来的九讲中,阐述了物质观、动态观、辩证观和整体观,以及这些原理在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方面的运用,还从作者自身临床经验出发,讲述了双向调节思想在中医临床的运用和中医方剂学学习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
通过本书的学习,对于理解中医思维特点,开拓临床思维,掌握诊法和处方的技巧,可得到一定启发,可视为中医入门的引导课、中医思维的训练课。本书可供各层次的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物质观
第三讲 动态观
第四讲 辩证观
第五讲 整体原理
第六讲 藏象学说的运用
第七讲 中医病机学说的基本原理及思维特征
第八讲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在诊法中的运用
第九讲 双向调节思想在中医学的运用
第十讲 中医方剂学学习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
摘要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
     关于中医基本思维原理,前面讲到物质观、动态观。中医的思维原理重点在对立统一规律,所以还要讲辩证观。说到辩证观,可能很多同学认为中医很强调,教材很强调,集中反映在阴阳学说,就是说比较公认的对立统一概念是在阴阳学说中间,那我们对阴阳学说有没有一个正确了解,这是个问题。阴阳学说是不是就我们教材上说的一点点?阴阳学说产生很早,比五行产生得早,从考证上来说,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完接近全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从细的来说,分阶段很多,邹衍为代表的战国时代的阴阳家,说什么都用阴阳来说,那是比较成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接近形成现在这个状况。最早的阴阳学说,从《诗经》时代,那时候的阴阳概念已经开始抽象了,最早是以日月、昼夜为代表的自然现象的归纳,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还是比较具体,而且用的也比较局限。根据太阳月亮昼夜明暗特点来分阴阳,是现象上的分类,属性上已经开始抽象,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的地名,是根据阴阳来起的名字。古代就是根据山水,山的南面是阳,山的北面是阴,水是低的,跟山相反,水的南面就是阴,水的北面就是阳,直到现在也沿用,这个很早,这种用法延续到春秋,这时阴阳开始脱离日月,开始有抽象概念。比如说我出生在江阴。那个城市绝对在长江以南,譬如说华阴,绝对是在华山以北,它根据这个规律性来判断。
     第二个阶段,从战国到西汉,阴阳学说开始上升,用动静的属性归纳阴阳关系,以动静属性抽象出对立统一规律,产生阴阳,抽象到哲学高度以后跟过去的阴阳不一样。最早五行从简单的物质属性,到汉代以后的五行不一样,成为哲学认识的一种方法。阴阳也是,从抽象中抽出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在西汉以前。西汉中期以后,阴阳学说开始泛化曲解了,走向了几个方面。医学上用它,一些气象领域等的也用它。在汉代,特别是西汉以后,泛用阴阳学说,什么都分阴阳,什么都分五行,泛用了以后,政治伦理通通用阴阳,就走向了曲解的一个方向,这是后世的阴阳论。早年道家的阴阳,比较玄。现在很麻烦的就是,人们老是把它们混为一谈,汉武帝以后把阴阳学说结合到政治伦理里去,是不对的,这个是反动的,但早期不是。
     我们看看整个阴阳学说的大概观点和它的实质,阴阳学说实质是对立统一的研究。首先阴阳学说它要解决对立统一规律,这种现象,从现象上升到规律,这种现象怎么来的?这个很重要,我认为这是中医阴阳学说区别其他学说的一个大特点。对立统一现象怎么产生的?就是说对立统一自身有没有必然存在的规律。它总有一个产生的根源,我们看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对这个对立统一规律下的定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内容《矛盾论》里也有,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固有的。这个对立统一规律怎么来的,不用说,是宇宙间本来就有的。有时候我就喜欢钻牛角尖,我想那是为什么来的?总有一个推导本源的解释,你要问为什么。他这句话,说它是宇宙间固有客观规律,意思是你不要问了,阴阳学说认为对立统一规律,阴阳这个现象怎么产生,这个医书里有,古代哲学书里也有,动则生阳,静则生阴,而且阳主动阴主静,阴阳对立统一哪来的?从运动自身推导来的。它最早的根源,不是从太阳来的阳,从月亮来的阴,不是早期阴阳思想里面这种太阳月亮昼夜概念,已经把它上升到对运动的研究。前面讲五行,后期成熟的五行研究5种基本运动态势,也是归到运动上去,所以东方的很多东西都是归到运动本身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态势讲,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阳主动,阴主静,客观世界万物都有它的属性,但只有一个属性是共通的,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就是运动。我们讲过东方哲学里的动态思想,而东方哲学的动态观,对运动的认识,核心在动和静的关系,研究事物要保持正常状态必须在运动中,又能符合运动中的规律性,规律性就是动和静。上次动态观讲了,运动只有两种最基本的态势,动和静,阴阳学说的实质,就是对运动自身内含的动静两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