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度变迁与贸易战略

制度变迁与贸易战略

  • 字数: 2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谭祖谊 著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02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从制度变迁角度,考察中国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试图探寻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贸易战略、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启示和借鉴。
内容简介
谭祖谊著的《制度变迁与贸易战略(中国经验的启示)》论述了制度、禀赋和要素配置效率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制度变迁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前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贸易流动和要素流动可以被纳入同一计量分析框架。考察对外开放战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计量指标。加工贸易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贸易模式。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DI)是“投资推动型贸易增长”的动力。中国的进口贸易具有很强的投资性质。中国的贸易与投资是一体化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都服从于产业发展目标。内外贸一体化是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外市场融合的必然结果。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内经济结构。
作者简介
谭祖谊,男,1970年生,湖北省巴东县人。1992年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中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1999年间,从事基层经济管理工作.具有较长时期的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经历。2002年迄今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5-2008年,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派遣作为第五批援疆干部,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工作三年。除本书外,著有《中国经济结构演进中的贸易政策选择》。已在《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理论动态》《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致力于中国开放经济条件T的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研究。
目录
第一章制度、禀赋与要素配置效率
第一节需求、禀赋和要素配置效率与分工的关系
第二节要素配置效率决定机制的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贸易流动和要素流动的制度前提
第一节H-O-V模型中的贸易要素含量
第二节EdwardE.Leamer贸易要素含量计量模型——“Leamer改进”
第三节对Leamer贸易要素含量计量方程的理论拓展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开放体制下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衡量
第一节外贸依存度
第二节相互依存度
第三节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衡量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产权制度变革与加工贸易发展
第一节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动因
第三节中国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FDI和ODI的制度环境和贸易效应
第一节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贸易效应
第二节对外直接投资(ODI)的贸易效应
第三节投资推动贸易增长的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制度刚性与投资型进口贸易
第一节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在经典贸易理论中的不同地位
第二节中国非对称进出口商品结构及其进口的投资性质
第三节投资型进口贸易的乘数效应
第四节中国投资型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战略
第一节贸易与投资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变迁
第二节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推动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阶段
第三节产业结构变迁对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汇率制度调整与贸易波动
第一节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的主要历史阶段
第二节国际学术界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争议
第三节汇率政策选择的产业置换目标
第四节来自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经验证据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内外贸一体化
第一节需求结构、体制变革与内外贸一体化
第二节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经济效应
第三节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章中国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的内生性质
第一节制度变迁与经济结构演进
第二节经济结构调整对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国际制度环境对中国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摘要
    区分和统计产业外贸依存度、行业外贸依存度和企业外贸依存度,可以分析一国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特征,比较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和不同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关联度,进而为制定产业发展和竞争政策提供参考。
     四、国家外贸依存度和地区外贸依存度
     通常所说的外贸依存度是指国家外贸依存度,即一定时期内一国的进出口总额与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地区外贸依存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对外贸易额与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因素不同,中国地区外贸依存度极不平衡。以2000年为例,东部12省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5%,中部9省和西部10省的外贸依存度约为10%。2000年长江三角洲的外贸依存度为55.6%,其中,上海高达99.4%,江苏为44.5%,浙江为38.1%。珠江三角洲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45.6%,主要原因在于,广东省拉升该地区外贸依存度16.7个百分点。沿海地区2000年外贸依存度为63%(刘光溪、陈泰锋,2004)。地区外贸依存度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地区结构不平衡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反映。
     地区外贸依存度不同,不仅反映出中国各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差异,还体现出地区间不同的经济开放政策的不同效果。早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之初,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先后设立了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沿江沿海开放城市,配套设置了各种促进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加上这些地区的交通优势和信息优势,产业集聚效应迅速显现出来,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产业、行业和企业迅速发展。所以这些地区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和政策设计带来的先发优势的结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