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孙幼军文集

孙幼军文集

  • 字数: 21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孙幼军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1347026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孙幼军文集》(全15卷)是抢先发售将孙幼军的作品做出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既包含了孙幼军早期有影响力的作品,也包含他近期新创作的作品,还有孙幼军的短篇童话集,分类明确、系统完整,对我国儿童文学界有重要意义。
《孙幼军文集(靠前5卷)》收录了孙幼军的散文,文字语言,朴实、圆润、流畅,自然有如山间晶莹溪水之潺潺流淌。他不尚辞藻,却给人以美好词章和文采的惬意享受。
说幼军的文学语言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是决不为过的。他的散文是童话家的精彩散文,是美文,是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散文宝库中的别样明珠,是广大成人和青少年丰富精神生活,接受高尚思想和美感熏陶,甚至学习作文和创作难得的文学读本。
内容简介
《孙幼军文集》(全15卷)既收录了其影响几代人的《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怪老头儿》等代表作,也包含如《百变小狐狸》、《我不是草包》、《小耗子阿灰》等近期新作品,还特别收录了他的短篇童话集和散文,体裁丰富,内容广泛,虽文体不同,却篇篇精致。
《孙幼军文集(靠前5卷)》收录了孙幼军的散文,包括《洋教头手记》和《我和“十不全”》两部作品。
作者简介
孙幼军,有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名誉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前传》《蛤蟆将军和他的兵》《漫游奇境》《神秘的大鸟》,长篇传奇《小济公传》,中篇童话《神奇的房子》《云里国历险记》《白妞儿和老树精》,系列童话集《怪老头儿》《小猪唏哩呼噜》,短篇童话《小狗的小房子》《小贝流浪记》《冰小鸭的春天》,散文集《怪老头儿随想录》等。曾获安徒生提名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洋教头手记
我和“十不全”
摘要
    走马上任
    ——“洋教头”手记之一
    “洋教头”本来是对在中国教书的外国人的戏称。我在外国驻华大使馆教书的时候,我的那些中国朋友也叫我“洋教头”。我想想,倒也通。一个是,我是教洋人的教头;再一个是,对于那些“老外”来说,我也是洋人,一个东方洋人。
    1972年年底,我从江西一个山沟沟里调回北京,结束了三年零两个月的“五七战士”生活。我原来工作的W学院在“”中被撤销,我是沾了妻子的光才回来的,她是位医生。还好,赋闲了两个月,我也有了工作。
    我兴奋异常。你想想啊,“停课闹革命”,一闹就是七年,我终于可以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了!此外,教的学生是外国驻华大使馆和新闻、商务机构的外国人,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我报到后,外交人员服务局还发给我150元的“置装费”,也是从未有过的事。那笔钱几乎是我三个月的工资。看来,我这历来不修边幅的穷小子也要梳洗打扮一番了!
    可是,我很快就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
    汉语教研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戴着副近视镜,两腮刮得铁青的白胖子。他找我谈话,询问两句我以前从事汉语教学的经历后,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教研室,接着就说:“有人以为闯过了大门警卫那一道关进入大使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才不是那么回事呢!一个家伙藏在大使馆的汽车里混进去了,在使馆里头藏了半个多月——当然不能进去抓他,那一小块地方算人家的领土。可是他也别想溜出咱们的国境,到底在海关抓住他了。那是叛国罪!”
    接下来,他又举了好几个类似的例子,讲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谈话结束,时间尚早。我想既然我已报到,就算正式上班了,有事没事,也不该回家,决定到教研室翻翻书报消磨时光。
    教研室坐着一个人,正在看报,见我进去,立刻跟我打招呼,说他也是等着教研室安排课程的。那人同我年龄相仿,头发蓬乱,戴着副近视镜,衣着也同我一样随随便便。所有这些使我立即将他引为同类,我们朋友般交谈起来。
    原来,他到教研室虽是第,却早在局里工作。我刚好可以向他了解一些情况。我问他:“是不是教研室有人借工作之便,钻进使馆里就不出来了?”
    他睁圆双眼,透过厚厚的镜片盯着我:“不出来干什么?”
    我说:“找机会逃到国外去呀!”
    他摇摇头说:“没听说过教员里有叛逃的……是如来佛跟你讲的吧?”
    我乐了。原来那位胖子负责人有这样一个雅号。他一张团团脸,垂着两扇大耳朵,还真有点儿像如来佛。
    我说:“那可是领导哇,怎么会乱讲!要么是教员成批地叛逃,要么是我这人让人家一看,就是个想弄架‘三叉戟’往温都尔汗跑的家伙。”
    他哈哈大笑:“他那人就那德行,你别理他!”
    但他那股高兴劲儿很快就烟消云散,换上一副愁容:“可你也别当到大使馆里当教员是什么美差。我反正不想干!”
    在当时,害怕跟外国人接触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不过,这里讲的是“当教员”,我很想知道他忧虑些什么。
    他说:“决定把我分配到这儿教书之前,他们让我在办公室帮助清理运动中的材料。那里头有一批揭发信,其中一份,是在大使馆当服务员的中国职工写的。他‘揭发’说,他去送茶,那个教员正跟他的外交官学生‘嘀嘀咕咕’,一见他进去,突然停住不说了,‘情况极不正常’。我的老天!要是给你来这么一份‘揭发’,你说得清?别的事说不清,还可以去调查,这事怎么办?去找那个洋鬼子外交官调查?你就背一辈子黑锅吧!
    “那些洋鬼子上课,什么话都敢说,什么问题都问。也不能像如来佛教的,老是讲‘无可奉告’吧?你到底是个老师,不是外交官哪!可你一回答,说不定哪句话就出错儿。他们中文水平又不高,你没说错,他还兴许听错呢!还有,他们胡说,你也得立刻表态。比方说他讲了‘伟大的旗手’什么不中听的话,你就得马上说:‘你这样议论我们党的领导人,极不严肃,我向你提出严重抗议!’你听得麻木了,再不,觉得他的话无伤大雅,不便抗议,说不定他就会在一篇谈中国印象的文章里说‘中国的知识界对毛夫人显然持一种默默的反抗态度。我在谈及她的一些劣迹时,我的汉语老师仅淡淡一笑’,那你可就惨啦!我还有老婆孩子呢!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