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寄小读者·小桔灯

寄小读者·小桔灯

  • 字数: 1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作者: 冰心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26291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寄小读者小桔灯》是冰心的散文佳作,以作者写给孩子们的通讯为主,大部分写于她一九二三至一九二六年赴美留学期间。记述了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见闻和切身感想,诉说了远渡重洋对祖国深沉的爱与思念,及对往事的追忆和遥想,满溢童趣与温情。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中国现当代有名的诗人、文学家、翻译家,也是很很好和很知名度优选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一生为孩子写作了无数优美的文字,她的作品清丽雅致,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引人入胜。长久以来,冰心的作品广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可谓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
目录
知识链接
《寄小读者》
通讯一
通讯二[精读]
通讯三[精读]
通讯四
通讯五[精读]
通讯六
通讯七
通讯八[精读]
通讯九
通讯十[精读]
通讯十一
通讯十二[精读]
通讯十三
通讯十四
通讯十五
通讯十六
通讯十七
通讯十八
通讯十九
通讯二十[精读]
通讯二十一
通讯二十二
通讯二十三
通讯二十四
通讯二十五
通讯二十六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七
通讯二十八
通讯二十九[精读]
再寄小读者(版本一)
通讯一
通讯二[精读]
通讯三[精读]
通讯四[精读]
《再寄小读者》(版本二)
通讯一
通讯二
通讯三
通讯四[精读]
通讯五
通讯六[精读]
通讯七
通讯八
通讯九
通讯十
通讯十一
通讯十二
通讯十三
通讯十四
通讯十五
通讯十六
通讯十七[精读]
通讯十八
通讯十九
通讯二十
《小橘灯》[精读]
《山中杂感》
《闲情》
《我的童年》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腊八粥》
《玉工的启发》
《漫谈过年》
《谈散文》
《漫谈语文的教与学》
摘要
    那天同几位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说北京的气候,似乎一年比一年暖了,而且冬天一年比一年短,几乎短到没有冬天。
    我们记得小的时候,北京的冬天长得很,夜中蜷缩在被窝里,总听见呜呜的卷地的北风,窗纸像鬼叫一样,整夜地在呼啸。
    早起挟着书包,冒着风低头向前走,土道当中被车轮碾过的雪,压成一条一条小沟似的烂泥,不小心一脚踩下去,连小棉鞋都陷在泥里,拔不出来!胡同两旁的门洞里,永远有几个蜷伏着的人,要饭的,拣破烂的……冻得发紫的脸,颤抖的四肢,衣衫像枯叶一样,一片一片地挂在身上,嘴里发着断续的呻吟。看到这些痛苦的形象,我们脚下不自觉地走快了,就在我们“慌不择路”的时候,我们的小棉鞋就陷在泥里了!
    就这样地寒冷,蜷缩,泥泞……过了悠长而灰黄的几个月,忽然间,我们身上觉得暴躁,把棉衣一脱,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但是夹衣穿不到几天,又得换上单衣,原来夏天又在眼前了,所以我们总说是北京没有春天。
    这几年的冬天,大不相同了。北京照旧刮风下雪,而下过的雪都整齐地堆在光滑的柏油路的两旁,太阳一晒,风一吹,就像没下过雪一般。很痛快的是:大门洞里再看不见那些痛苦的形象,听不到呻吟的声音。从那里出来的,是上学的、上工的、上班的男女老幼,衣履朴素而整洁,嘴边带着宁静的微笑,昂首挺胸地往前走。
    尤其是去年——一九五七年,就仿佛没有冬天。虽然在气候上,也刮过风,下过雪,冻过河,但是在人们口中,就没有听见过“冬天”两个字,什么“消寒”,“冬闲”,“冬眠”,都成了过了时的词汇。就在我执笔之顷,人们身上的棉衣还没有脱,北海的冰也没有化,草也没有青,柳也没有绿,而春意早已弥漫在北京的城郊了!
    其实,又何止是北京城郊?在我们辽阔广大的国土上,六万万人民的心里,冬天就没有来过!
    也不是冬天没有来过,在如火如潮的革命干劲里,“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头年看前冬”,我们同心协力地在田野上,在河滩上,在工地上,在……把春天往前拉了三个月,人民心里光明温暖的春天,把严冬给吞没了。这是几千年来的一个大变化!从此冬天失去了它传统的意义,它变成了春天的前奏!
    我们不必像英国的诗人雪莱那样,吟一句软软的慰藉和企望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么?”我们干脆说一句大白话:“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
    但是,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分秒必争的中国人民,是不肯让它多睡懒觉的!六亿五千万人商量好了,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来把它吵醒。
    大雪纷飞。砭骨的朔风,扬起大地上尖刀般的沙土……我们心里带着永在的春天,成群结队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里,去吵醒季候上的春天。
    我们在矿山里开出了春天,在火炉里炼出了春天,在盐场上晒出了春天,在纺机上织出了春天,在沙漠的铁路上筑起了春天,在汹涌的海洋里捞出了春天,在鲜红的唇上唱出了春天,在挥舞的笔下写出了春天…
    春天揉着眼睛坐起来了,脸上充满了惊讶的微笑:“几万年来,都是我睡足了,飞出冬天的洞穴,用青青的草色,用潺潺的解冻的河流,用万紫千红的香花……来触动你们,唤醒你们。如今一切都翻转了,伟大呵,你们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
    春天,驾着呼啸的春风,拿起招展的春幡,高高地飞起了。
    哗啦啦的春幡吹卷声中,大地上一切都惊醒了。
    昆仑山,连绵不断的万丈高峰,载着峨峨的冰雪,插人青天。热海般的春气围绕着它,温暖着它,它微笑地欠伸了,身上的雪衣抖开了,融化了;亿万粒的冰珠松解成万丈的洪流,大声地欢笑着,跳下高耸的危崖,奔涌而下。它流入黄河,流人长江,流入银网般的大大小小的江河。在那里,早有亿万个等得不耐烦的、包着头或是穿着工作服的男女老幼,揎拳掳袖满面春风地在迎接着,把它带到清浅的水库里、水渠里,带到干渴的无边的大地里。
    P176-17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