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纸月亮

纸月亮

  • 字数: 3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姜玉琴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6374880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纸月亮》是与作者姜玉琴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粉色蝴蝶》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姊妹篇,主要探讨的是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长于80、90年代的中国女性的精神成长问题。
小说的主要故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在大学任教、同时也是作家的李粉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心理历程;在这条线索中还用互文的方式把《粉色蝴蝶》中的主人公苏紫引入进来,继续补充、追忆苏紫(私立培训学校的校长)作为一名历经波折的女性对爱情与家庭的觉醒,最终由于抑郁而导致自杀的悲剧;另一条线索是小雪(大学图书馆的采编人员)与苏紫的女儿柔柔(在读研究生)之间的“母女”情深和柔柔对小雪的丈夫柳天章(大学教授)之间的爱恋故事。三人之间情感纠葛的结局是小雪瘫痪了,柔柔死了,柳天章不得不离开家去“云游四海”。总之,该部小说通过叙述者李粉的视角,展示和回顾了自己及其闺中密友苏紫、小雪、素素以及柔柔等几个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女性在爱情、家庭以及事业上的坎坷历程。
全书大约29万字,包括序章,共有七章构成。
作者简介
姜玉琴,女,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古典诗学、比较诗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已出版的专著有《肇始与分流:1917―1920的新文学》、《中国古典诗学论稿》等,另外在《文史哲》、《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的同时,也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粉色蝴蝶》等。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摘要
    我们现在可是在国外,一言一行都应该保持着大国的风范才是。你说对吗,墨非?墨非拖着行李走得飞快,我追上两步又说。
     我不说,你说。墨非继续低着头赶路。
     不管怎么说,我们盛唐的时候也辉煌过,也算是大唐子孙了。在我们辉煌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咱们杨贵妃尽情袒胸露乳的时候,她们这些女人还不知道在干什么?唉,没法说,真是风水轮流转,气死人不偿命。
     哟,看不出来,粉粉你一出国就变成爱国人士了。难怪刚才一下飞机,你就哼起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知道的,我是个最不愿意唱歌的人。
     你不愿意唱歌是实情,刚才哼歌也是实情。或许你是无意识的。
     奇怪,我们离着……家,原本我是想说“祖国”,可话到嘴边觉得有些矫情和做作,就临时改成了“家”,明明是远了,怎么下了飞机,脚一踏上人家的土地,反而觉得近了?我是不是想家了?好像也不是,我们在一起,人在哪里,家不就在哪里?
     好了,你快别费脑筋了。你的问题留待以后再来解决,当务之急我们得先把衣服脱下来,否则中了暑的话,就麻烦了。在这里要看个病什么的,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这里最适合你们二人度假了。不管我怎么跟她解释,贝蒂好像就一根筋认定我们是来此地度假的。回头你们把行李安顿好后,可以围着这个院子的周边散散步。这一带过去是乡村,后来城市开发时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原始风景保持得非常完好,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的。贝蒂说完这番话,就与我们挥手告别了。她的任务就是把我们从车站接到这里来,房屋钥匙从她的手里转移到我们的手里,她的任务也就大功告成了。
     我与墨非站在园子里。
     园子很大,起起伏伏的,使你觉得一定是园中有园的。这么大的一个园子,除了我们两人外,再也看不到别人的影子。我四处打量,眼睛所触之处,除了绿色的树木还是绿色的树木。这些树的姿态很有趣,有的笔直向上,像利剑一样直插云霄;有的则任枝条随意飘散,像一架架荡悠在空中的秋千;有的则不温不火、性情平和,那感觉像是一位有教养的绅士。不管是哪一类性情的树,显然都有些年头了,否则不可能个个都长得那么粗壮与高大的。那棵最壮观的歪脖子树,我在心里称他为“树中之王”,它的树干粗得可能两个人都搂抱不过来。
     有意思的是,这些树的树干上还爬满了密密匝匝的绿色苔藓,远远看去,活像是一个个成仙得道的精灵。就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国外画家笔下的树为何经常通身都是绿色的了,这不是印象派的想象与夸张,而是最为真切的写实。
     这里的雨水太多,阴气太重,年岁稍长一点的树,没有一棵能抵御苔藓的侵蚀的,何况这座园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哦,我忘记告诉你了,这座园子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园子。据贝蒂小姐给我们介绍说,这座园子在很久很久以前,至于久到什么时间,她也说不上来,就是当地乡村有名的一幢庄园,庄园主的后代如今依旧住在这里――他就是我们的房东。刚才车子从大门口开进来时,透过车窗,我特意观察了一下,果然看到红砖墙上镶有一块小铜牌,上面写着“Private Property”(私人财产)的字样。这种特殊的标示,在英国街头的房屋中并不太多。英国的房屋一般都有使用权,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带有这种标示的房子,则意味着住在这里的主人不但享有房屋的所有权,而且连这里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属于主人的。
     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相信这个园子是有着一个金碧辉煌的过去的。虽然经过几百年岁月风尘的洗涤,我们从英国十八、十九世纪小说、戏剧中所读到的那种奢华、靡丽的车水马龙场景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静谧、沉默,深不见底的静谧,静谧中的沉默。但见识过了毕竟是见识过了,否则那些散落在路旁、石头后的野花,开得不会那么璀璨而又质朴;还有池塘边上的那些芦苇,划过风中的曲线也不可能是那么优雅而恬淡,浑身上下飘逸着以不变应万变的精气神。
     难道房屋、树木、花草也像人,懂得绚烂过后要回归于平淡?我不知道,不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最终是不是都要通向人心。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考证的命题。我摇了摇头,对自己近些年来动辄就把人与物联系到一起的行径有些不满。
     怎么,粉粉,你不喜欢我们要入住的这栋房子?墨非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指着前面的房子问。
     不是,不是的。
     P39-4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