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球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全球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 字数: 16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永刚 著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56200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产业转移之后,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非均质化的,所以有了产业的群簇化。对于为什么会产生产业群簇有不同的解释。王永刚编著的《优选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的空间聚集,因而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涉及产业选择,又涉及区位选择,同时又因为它是个中间组织,这又涉及组织选择问题。与产业集群的三维特性相适应,本文用产业租金、地理租金和组织租金的理论解释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看作是追逐租金的过程。很后,主要从地理集中和产业协同方面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
内容简介
王永刚编著的《优选化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研究》首先运用产品内分工理论,揭示了产业分拆或者说分化这种现象产生的必然性。然后把产品内分工理论和商品形成过程结合起来分析产业分拆,说明靠前分工的深化使分工深入到企业的内部,深入到商品生产过程的各个功能之间。这样企业内部的四个功能:研发、制造、营销、营运管理便可能独立出来,发展为与此相适应的四个产业:研发产业、制造产业、营销产业、营运管理产业,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变成了产业链,出现了产业分拆。产业分拆采取了两种分离形式,一是脑袋产业(研发产业、营销产业和营运管理产业)和躯体产业(制造产业)的分离,二是脑袋产业和躯体产业的再分离。在此基础上,依据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选址取向,研究产业的两种转移,即脑袋产业和躯体产业转移。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产业分拆化
一、产业分拆的定义及其表现
二、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分拆
三、产业分拆的收益
四、产业分拆的成本
五、产业分拆的社会经济根源
第三章 产业集群化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分类
三、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四、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五、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第四章 产业融合化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分析
二、产业融合中的市场结构及其行为方式分析
三、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
四、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五、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产业生态化
一、产业生态化兴起的背景
二、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综述
三、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实现形式
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及其动因
五、我国生态产业的建设及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5.当代市场的外部竞争压力作用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当市场竞争加剧,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客观上推动了产业分拆的发展。当代市场竞争加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靠前,随着经济优选化的加快,企业将面对日趋激烈的优选竞争。当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网络通信、数据库、标准化等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容易实现信息网络化和优选化,使得信息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和共享,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随时随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正是在经济优选化加速发展的基础上,世界上的每个企业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同时,也使每个企业有机会占领更大的市场,但也可能失去市场而被竞争对手所淘汰,优选化将使企业面临竞争程度更激烈、范围更大的优选竞争。
    第二,随着交通通讯设施条件的改善,随着各国实行放松管制政策和经济优选化的加快,发达国家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对实行产业分拆和转移来降低成本的机遇更为敏感。正如《世界是平的》一书所介绍的那样,一位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欧迪德·先卡在2004年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告诫美国的企业家:如果你还在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你现在就赶紧退出,否则会流血致死,要参与竞争你就必须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即使你削减5%的成本,那也没有用,中国生产商也可以做出同样的调整。这种西方制造商削减5%的成本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竞争,他所需要的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型就是生产过程的分拆和转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