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字数: 42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金以林,马思宇 编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30020356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5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6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金以林、马思宇编写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吴稚晖卷)》旨在涵盖吴稚晖对无政府主义、国音统一、社会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吴稚晖的所思所言,并选择特定时间段内最能代表其思想的文章,凸显吴稚晖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内容简介
吴稚晖长于政论,喜为笔战,笔耕不辍,著作丰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均有独到见解。金以林、马思宇编写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吴稚晖卷)》旨在涵盖吴稚晖对无政府主义、国音统一、社会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吴稚晖的所思所言,并选择特定时间段内最能代表其思想的文章,凸显吴稚晖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作者简介
金以林,1967年12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国民党党史、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优选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大学史话》、《中共党史辨疑》等。
马思宇,1987年6月生于哈尔滨。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目录
导言
上《苏报》馆大记者书(1901)
与友人书论新世纪(1907)
推广仁术以医世界观(1908)
编造中国新语凡例(1908)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1908)
新语问题之杂答(1908)
谈无政府之闲天(1908)
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1908)
无政府主义可以坚决革命党之责任心(1908)
中国人之腐败病(1908)
帝国主义之结果(1908)
革命商(1908)
无政府主义以教育为革命说(1908)
论社会主义答某君(1908)
答谁君宗教谈(1909)
书自由营业管见后(1909)
二十世纪者军人革命之世纪也(1910)
辟谬(1910)
革命党之光荣(1910)
致蔡鹤卿论学书(1911)
何谓真知识(1912)
中国之社会教育应兼两大责任(1912)
复蔡孑民书(1913)
学问标准宜迁高其级度说(1917)
予之个人今日外交观(1917)
日出盒客座谈话(节选)(1917)
论善恶之进化(1917)
论国利民福(1917)
论善亦进恶亦进(1917)
论普及教育(1917)
论道德教育(1917)
致钱玄同君论注音字母书(1918)
论工党不兴由于工学不盛(1918)
机器促进大同说(1918)
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若何?(1918)
“他”、“我”论(1921)
就批评而运动“注释”(节录)(1923)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1923)
二百兆平民大问题轻便的解决法(1924)
箴洋八股化之理学(1924)
物质文明与科学――臭茅厕与洋八股(1924)
《说文解字诂林》叙(1927)
《李石岑讲演录》序(1927)
草鞋与皮鞋(1927)
怎样应用注音符号(1930)
我的人生观(1930)
在工商会议闭幕时之演讲词(1930)
三民主义为达到世界大同的途径(1931)
以人的精神能力支配物质(1931)
民生主义实现之途(1931)
摩托救国论(一)(1931)
小工程扶助大工程(1931)
教育改造与救国(1933)
摩托救国论(二)(1933)
救国须改良教育(1933)
人与人的交涉优选不谈人与物争应当仁不让(1935)
用资本来生产为当前急务(1938)
门外汉意中之教育问题(1939)
知难行易(1939)
精神物质应当并重说(1941)
礼、义、廉、耻在中国伦理目前的发展(1941)
反侵略要互助与优胜并用说(1941)
孔子大同学说(1943)
世界有四(1943)
西北为文明之摇篮(1943)
蔡先生的志愿(1944)
救济青年与中等教育改制(1944)
答毕修勺先生书(1945)
吴稚晖年谱简编
摘要
虽内地谈旧学者,亦有贤哲之流,另在一方面,议孔子之非教,此不过恶教之名,似将乱孔。且因开敏者流,喜倡孔教,与彼异趣。故从而悠谬厥词,以抒其牢骚。倘诚指彼为无教,则又必色然而怒,而或问其为佛也、道也、回也、耶也、多神也?则又必日孔。
此无他,支那学人之理想,在先秦稍萌芽,不久即摧折,晦暗直迄今兹。二千年来,上上下下,上无非狙公,下无非众狙。前人以宗教教育,杂凑为国教,后人即亦不问宗教教育,是一是二,故既不辨孔为非教,后又以孔塞无教之问者,彼实心旌摇摇,疑所谓无教,即无教化,未教育,同于野蛮云尔。然果以野蛮訾彼,彼之答孔,自然为词锋之正对。若问点在佛、道、回、耶、多神,则孔云孔云已为不词,无如不词相习竞二千年。
虽然,岂无明达,深知其故?答日:亦为所尊讳,聊尽其保障;惟保障云者,不知起意为国教,抑起意为孔?如仅起意为孔,孔子既无所谓教,则何惜为孔子捐宗教家之虚荣,而不为孔子扬教育家之永誉?虽最可动心者,区区即“四书”、“五经”之传习,及晋唐以来一千余年之传封。然若华盛顿之子孙,不列皇族,华盛顿之墓,岁固瞻拜者千万人;卢骚、孟德斯鸠之书,不列学官,而译抄固遍五洲,皆不由保障也。
若恐扬之则九天,抑之则九地。仆为孔子谢教主。疑仆或并维新诸子之尊孔说祝孔诞,一切非之,则尤疑非其所疑。夫守一先生之学说,为古人作纪念会,无国弗有。在别国不若孔者,尚享此崇奉,何况孔子?至于学说,方来未已。孔子之说可尊,人自永尊之;如其无可尊,虽教主奚益?诸贤所论,不明明日学理渐昌,某教浸衰乎?夫某教既已浸衰矣,则教主之名号,不足重轻。其学说,尚何一手足之保障,能为厥功,无待烦言。孔子之为古人,比不教主皎然之伊周,不教徒之葛陆,将如何?而不佞亦何缘辄非诸子?为支那后学纪念,自将以千世,则孔子之可纪念,更自无穷。惟此终可质百口,慰时贤,然则不必自明。固如其爱荐及虱,爱屋及乌,保障之劳,并起义为国教。此即仆持国家主义,捍卫新政,将发谬论,尽主职,不敢自缩者。宪法者,近世政论家将以热血头颅或则拈毫穿石争之,以为维新之符券者也。勉强若日本之宪法,尚于第二十八条宣信教自由之金言。岂我辈忧愤之余,反入颠眩,忽燃死灰,确认孔子为国教?若谓将有所不得已,则国教云,国教云,其词出于秦皇、汉武之口,自足挟以为雄图。今且争吐为亡国不详之器。犹欲以尽吾保障者,祝其一旦之神奇,不几如拾石代蛮王之驽矢,将对垒于毛瑟枪之选锋乎?况国教者,宪政之公敌,今欲舟之逆风而进,忽故饱其帆,失策将如何?智者千虑之失,不虞其竞至于此。
他国教会学堂人维新诸子之室,虽五尺童子能言其用意。何以返论己国,争一方面便忘一方面,几欲教民自为,而教会全国之学堂而后快又他国人所设学堂,每强学生者行瞻礼,维新诸子之提抱娇女,亦能笑其迷顽。何以自立学堂,复欲强迷信宗教之徒,尽其敬礼一非教主之古人?支那近古,以国教愚人者,既已托释莫释耒之古礼,窜宗教于庠塾。近时仿办学堂者,又大半取法于教会,故见近忘远,一若瞻礼教主,本为中土学堂之故物。艳人之庄严,则亦设主设龛;妒人之专制,则亦尊孔尊经。不恤举国家教育之重地,为宗教坛庙之附庸。是学堂之设,非施保障国家之教育,乃为保障国教之甲胄矣。夫亦不可以已乎?
国教者,国家之蟊贼,宪政之公仇。岂可反因行新政设学堂,无端而认可他国不以教育托教徒,亦恐久假而成国教,或为祸于政界,故限之惟恐其不严。故或因民智尚稚,骤辟孔子为非教,不免于惊世骇俗,欲以大学问大教育家之孔子,兼一多神宗教之教主。则前既为之二千矣,今复仍之,亦无不可。伍髭须、杜十姨,本为支那宗教家之惯例,然孔教则孔教可矣,岂可日国教?充其量亦不过如某报所引德皇誓耶稣教徒之例,由代表国家之一人,敬告孑L教徒日:孔子者,予之所敬重也,汝曹崇信孔子,愿永昌其教,无或废坠,如此而已。岂可认为国教,崇奉于国家之学堂?教主之孔子,不当崇奉于国家学堂,自为不易之定说。如或能知孔子,非教主,为大学问大教育家,欲借国家学堂,为之纪念会,此无国而不可,且无国所弗有。然此非国家所禁,亦非国家所强,全由于校友之同愿。故如此之会,有合“通学”(全校)共为者,亦有仅一部分自为者。如一部分为之,必强一部分亦为焉,除彼所谓国教而后可否则,安有此蛮横之国法,欲强夺人之信仰,且强迫人之信仰乎?
如谓教会学堂,强迫人矣,从而报复之,即以其道还治其人,终无不可。然彼乃明明为教会,明明为他国教育权之地,故从而有学堂,不过便利其行教,安得不强人国家学堂者?明明行教育权之地,乃无端羼人教例,分别甲乙之民以相歧视,弃国家势力之全圈,自立于教会之一点,而与他教会争,以轧己国之民。将谓宗教者,二十世纪之新发明欤,抑亦知其为过去生中之刍狗者耶?
学堂之统一,在使人民共知有国家,故学堂之崇拜,必日国家神圣,学堂之祷祝,必日国家万岁。然所谓国家者,合土地人民公隶于一名,非有一人之可指。故国家万岁,代表之数,人固万岁,顽然之土地,嚣然之人民,与夫包括其中之教育家、宗教家,无不万岁。何学堂崇拜教主之有?
况拜跪之礼,又维新诸子所深辟,精义所存,久有成说,兹姑不复赘。东学之狱,贤者固不谳其教不教,但罪其拜不拜,如此特不拜云耳。按诸我辈之所恒言,宜若甚可假借。然欤非欤?
信教自由之界说,信教可,不信教可,此纵线也;信甲教可,信乙教亦可,此横酃也。我辈若自托于斯宾塞、达尔文诸儒之不信宗教,认为孔子之后学,不认为孔教之教徒,固未始得罪名教。亦除国教为宪政公敌外,人若各信其所谓孔教、佛教、道教、回教、耶教,皆无愧为接近之国民。如此者,服国家之务,务责其同信自由之教,一任其异。文明国,已为我辈前师矣。我辈断腹截足争之,视其力若扬国教之焰,弃自由之众,任无识官吏斥为赘民,听其不学,是坐使教中之奸民日多,新政之公敌坚树,教案不熄,顽固愈甚。归咎于周孑L徒欤,抑贺金声之罪也?恐分谤者正有人。
若因西教未久,正躁且哗焉,不安之时,难免有所芥蒂。则请吏参一解,凡害公安妨公益者,日邪术;无害公安无妨公益足以劝善惩恶者,日宗教。西国同认耶教为宗教,固与我国之认佛道、回回无异,非若白莲、八卦等之认为邪术可比。如其奉达摩、祀观音,吾民向印度人膜拜,于政界毫发无损益,则亦何妨祷天主教圣母,向犹太人顶礼,于政界本亦毫发无损益焉。则仆固各教以外人,所谓青菜、萝卜同一素菜,和尚不能知,惟卖菜佣知之。
若以为向者明明既损益于政界,此乃外交之无术。又自治之不完,不忿国政之不足安和,乃咎国教之不能抵制,不揣于本,务齐于末,是岂知国教也欤哉?固先代之国教也,不改其国教,服从者孔教,而代表者固佛爷矣。国教也欤哉?固今代之国教也,恐仍不改其国教,将尤胡服从者仍孔教,而“挨哀”(我)代表者且上帝矣则奈何狂言死罪,伏维鉴原。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