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制度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

教育制度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

  • 字数: 2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蓉 著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803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靠前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均面临着经济优选化的加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终身学习的倡导等因素的挑战,因此各国纷纷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以建立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在这一世界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讨论中国教育制度的转型问题,通过研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典型国家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特征,对比中国,将有利于认清中国教育制度转型的现实,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简介
张蓉,云南楚雄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牛导师。1995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上学位,2001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2012―2013年在美围纽约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研究范围涉及比较中小学教育、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中外教育史比较。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教材1部,参编图书8部。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制度转型的背景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
二、信息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
三、现代教育制度的建构
第二章  转型期的国际教育思潮
一、全民教育思潮
二、终身教育思潮
三、国际理解教育思潮
第三章  转型期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改革
一、教育优异:美国的教育制度改革
二、追求很好:英国的教育制度改革
三、重视个性:日本的教育制度改革
四、走向现代化:俄罗斯的教育制度改革
第四章  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制度改革
一、教育机会均等:印度的教育制度改革
二、教育均衡化:巴西的教育制度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埃及的教育制度改革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
一、教育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二、教育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
三、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六章  变革与重建
一、世界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向
二、国际视域下中国教育制度转型的困境
三、国际视域下中国教育制度转型的策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摘要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分追求经济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单一价值取向使得日本社会人际关系逐渐淡漠,“个人主义”倾向不断扩大。青少年当中由于社会基本能力和基本责任的缺失,出现了个人生活目标及奋斗精神丧失,学力、体力逐渐下降,以及问题行为频发等严重教育问题。同时,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着规范意识与伦理观念低下等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了25%,青年人口比例和出生率却逐年降低,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少子高龄化”社会危机,家庭和社会教育能力低下与物质不断丰富的社会经济成熟化发展极不协调。因此,日本教育体制面临严重考验。重视价值观培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是新时期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教育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
    优选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引发了日本的教育危机,也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1.四次咨询报告
    1984年,日本正式组建了直属政府的教育审议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该机构就中曾根首相提出的“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及文化发展而进行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进行咨询,前后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教育改革方案。分别于1985年6月、1986年4月、1987年4月和8月四次递交了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虽然这四次咨询报告引起的争议较大,但却唤起了日本国民对教育改革问题展开靠前的大讨论,推进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就在第四次咨询报告提出不久,1987年10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教育的改革大纲》,文部省设置了以文部大臣为首的教育改革推进本部,并陆续制定、修改了一些相关的教育法律和政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