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恶性肿瘤中医辨治与案例

恶性肿瘤中医辨治与案例

  • 字数: 18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作者: 赵智强,赵延华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22108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恶性肿瘤中医辨治与案例》适宜广大中医临床医师,特别是中、西医肿瘤临床专科医师阅读。亦可供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者、中医高等院校肿瘤专业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恶性肿瘤中医辨治与案例》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论述了作者对恶性肿瘤中医学术渊源的认识,并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系统地探讨了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主要临床表现、病证诊断要点、组方用药配伍、不同病种与并发症的辨治、临证备要及若干常见问题等,从而初步建立了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体系。下篇实录了作者临床31例不同恶性肿瘤的具体治疗经过,并加按语,着重记述了作者对病机变化、治疗方法、组方配伍、诊疗过程中药物加减变化的认识。
作者简介
赵智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副所长、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副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与国家教育部项目网评专家等。
早年曾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攻读内科博士学位,系其学术传承人之一。研究领域以中医内科疑难病治法研究为主。多年来,出版专著10部,其中主编或独著6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及部省级纵向课题二十余项。为完善与丰富传统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提高内伤疑难杂病的诊疗水平,在中医疑难病的成因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完整地提出“毒邪学说”,并广泛运用于内科各种疑难疾病,如现代医学中的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慢性肾衰竭、风湿性关节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痛风、重症肌无力、面神经麻痹、脊髓瘤、部分慢性炎症及皮肤病等。此外,还首次将生物药理效应法应用于中医临床,通过天麻钩藤饮工具药的临床相关研究,初步建立7中医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为在中医临床分野内产生新的、符合中医现状的分支与交叉学科――中医临床复方药效动力学奠定了方法学基础,其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癌病文献溯源
一、症情描述
二、病因
三、病机
四、预后
五、治疗
第二章 癌病的发病机理
一、病机要素
二、癌病发病的基本过程
三、不同癌病的具体病机及病位
第三章 不同癌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疾病诊断
三、病机要素诊断
四、证候诊断
第四章 癌病的治疗与用药
一、治疗原则
二、施治大法
三、组方配伍
四、常用抗癌中药
第五章 疗效评价
一、经典疗效评价
二、疗效理念变迁
三、生命质量
四、中医疗效评价
第六章 癌病辨治
一、脑瘤
二、鼻咽癌
三、肺癌
四、肝癌、胆囊癌
五、食道癌、胃癌
六、肠癌
七、膀胱癌
八、乳癌
九、宫颈癌、卵巢癌
十、白血病
十一、恶性淋巴瘤
第七章 并发症辨治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出血
四、走注
第八章 化放疗毒副反应辨治
一、化疗
二、放疗
第九章 中医药治疗癌病优势
一、副作用小、经济便利
二、个体施治、灵活及时
三、兼顾全面、减轻病痛
四、抗癌解毒、缩小癌瘤
五、对症治疗、抵御毒副
六、和平共处、带瘤生存
七、增强体质、延长生命
第十章 临证备要
一、抗癌解毒药运用
二、扶正
三、重视胃气
四、复法兼顾
五、临证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下篇 验案实录
脑胶质瘤(案1)
脑胶质瘤(案2)
舌癌(案3)
鼻咽癌(案4)
恶性淋巴瘤(案5)
甲状腺癌(案6)
甲状腺癌(案7)
肺癌(案8)
肺癌(案9)
肺癌(案10)
肺癌(案11)
食道癌(案12)
胃贲门癌(案13)
胃癌(案14)
胃癌(案15)
胃癌(案16)
胃癌(案17)
胆囊癌(案18)
回盲肠癌(案19)
结肠癌(案20)
结肠癌(案21)
直肠癌(案22)
直肠癌(案23)
直肠癌(案24)
直肠癌(案25)
乳腺癌(案26)
乳癌(案27)
乳癌(案28)
宫颈癌(案29)
T细胞淋巴瘤(案30)
绒毛膜上皮癌(案31)
摘要
    4.肾癌与膀胱癌
     (1)湿热蕴毒证:腰及小腹坠胀疼痛,尿频且急,溲痛尿血,发热消瘦,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瘀血内阻证:面色晦暗,腰腹疼痛,甚或腰腹部肿块,发热尿血,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
     (3)脾肾两虚证:腰痛尿血,腰腹部肿块,腹胀纳差,便溏,呕恶,消瘦,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4)阴虚内热证:腰痛,腰腹部肿块,五心烦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消瘦乏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5.食管癌与胃癌
     (1)痰气瘀阻证:饮食疼痛,梗阻不畅,胸膈及胃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泛吐白沫,咳吐黏痰,或有泛酸,噫气,口干咽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
     (2)湿热痰瘀证:饮食梗阻不顺,胸闷纳差,胃部胀痛不舒,恶心呕吐,时有暖气,口干口苦,倦怠乏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细滑。
     (3)肝胃不和证:胸胁与少腹胀满不舒,情绪抑郁,胃脘嘈杂,或隐有胀痛,饮食梗阻,纳少不馨,不知饥饱,口苦吞酸,舌质暗红苔黄薄腻,脉弦滑。
     (4)脾胃虚败证:体乏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委靡,脘腹隐痛,纳差乏味,恶心呕吐,嗳气时作,便溏不实,舌质暗红苔黄薄腻,脉虚或细弱。
     6.结肠癌与直肠癌
     (1)湿热蕴结证: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夹黏液脓血,里急后重,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坠痛,或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胸闷、口干、小溲色黄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癌毒瘀阻证:腹痛拒按,或腹内结块,里急后重,大便脓血,出血紫暗,烦热口渴,面色晦暗,或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细。
     (3)脾肾阳虚证:腹痛喜温喜按,或腹内结块,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见大便带血,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4)肝肾阴伤证:腹痛隐隐,或腹内结块,便秘不畅,大便带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口咽干燥,盗汗遗精,月经不调,形瘦纳差,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7.肝癌
     (1)脾虚失运证:右胁下痞块,质硬拒按,胁痛引背,入夜更甚,脘腹胀满,纳呆乏力,大便溏或干,舌质偏暗,或见瘀点、瘀斑,苔薄,脉弦细或涩。
     (2)脾胃不和证:右胁下痞块,胀痛或刺痛,身目发黄,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脘痞腹胀,纳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脾虚湿困证:胁下结块,按之疼痛,腹部胀大,如囊裹水,身重纳呆,神疲乏力,肢困足肿,尿少,口黏不欲饮,时觉恶心,大便溏稀,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濡。
     (4)肝肾阴虚证:右胁隐痛不休,腹部胀大,青筋暴露,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纳少消瘦,腰膝酸软,或鼻衄齿衄,或呕血便血,舌红少苔,或光剥有裂纹,脉细、弦、数,或细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