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枫情万种加拿大

枫情万种加拿大

  • 字数: 1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陈李黎 编著;刘克敌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654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青少年历史阅读类丛书。编写者试图跳出严肃刻板的传统历史写作框架,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呈现真实有趣的历史情节,以灵活多样的笔调还原鲜活丰富的历史细节,带读者进入当今世界各国历史中那些曾经或辉煌或暗淡或荣耀或耻辱的岁月,去领略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和生动传奇的历史人物。让读者在开怀大笑中,轻松读懂世界历史。陈李黎编著的《枫情万种加拿大》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加拿大,被誉为“世界上名声优选的国家”;它地域广阔风景优美,曾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国家”;它文化丰富包罗万象,也被称为“移民之国”。
从最早的那批移民跨越白令海峡来到加拿大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始,到新法兰西的建立,再到成为英属北美殖民地,继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走向独立自强,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加拿大是一个一直怀揣着梦想并为之努力的国家。
陈李黎编著的《枫情万种加拿大》将以轻松、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加拿大历史中最真实也最有趣的一面带到你面前,让你真正地领略到加拿大别样的热血、传奇和“枫情”万种。
作者简介
刘克敌,文学博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陈寅恪与20世纪中国学术;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近代以来江南文化与文学、学术关系以及大众文化、网络文学与大众传媒关系等。
已出版著作有:《陈寅恪与中国文化》、《永远流浪——三毛传》、《花落春仍在——吴宓与(学衡)》、《百年文学与大学》、《梁漱溟的最后39年》、《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在美的王国里轻轻呼吸》、《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和《章太炎与章门弟子》等。此外,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万字,主持和完成各类科研课题多项。
陈李黎,女,文学硕士,浙江桐乡人。涉猎加拿大文化历史多年,已发表散文随笔和书评等数篇。
目录
引子
初次“邂逅”
◎先驱者
最早的移民
咦?难道是打开方式不对?
◎法国人在北美
卡蒂埃去哪儿?
新法兰西的建立
新法兰西的兴盛
重量级的争霸赛
别了,新法兰西
帝国的昧道
◎“第二帝国”时代
皇室公告&魁北克法案
反了,反了
移民,移民
战争还在继续
◎路在脚下
有一大波移民向这里靠近!
热气腾腾的垦荒年代
无力吐槽的现状
启动改革模式
要么回家,要么拼了!
建立责任制政府
自由飞翔
◎自治初体验
想要联合,怎么办?
不要放弃联合
走向联邦
自治领是什么?
◎从大洋到大洋的加拿大
扩张时代
鲁珀特、大西北,快到碗里来!
朋友,下一个就是你
逆袭成功
激情与失落
◎麦克唐纳最后的岁月
重返政坛
里埃尔又来了
搞好关系很重要
麦克唐纳老矣
保守党最后的岁月
自治领的前30年
◎越长大越烦恼
序曲
移民总动员
那是一条神奇的铁路
加拿大和英国那点事儿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终将逝去的互惠协定
战争与成长
◎世界纷纷扰扰喧喧闹闹
“打酱油”也要打出水平打出风格
出现裂缝
要求自立门户
麦肯齐金的努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下定决心的时候
出生入死
特别的时代,特别的你
当幸福来敲门
走进新时代
◎特鲁多时代
明星首相
两种语言两种文化
十月危机
方法总比问题多
移民恋曲
◎移民处处有,加国特别多
情迷加拿大
从中国到加拿大
摘要
    《马可·波罗行纪》在坊间流传开来已经有些年头了,这是一部神作,它告诉欧洲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人间天堂,那里遍地黄金,就连月亮也比西方的圆,所以当时的欧洲人都有一个去东方“镀金”华丽变身“土豪”的梦想。可是东方不是你想去就能去啊。15世纪以前,东方出产的香料、珠宝和丝绸都是先由波斯人、阿拉伯人或东罗马人运到地中海东岸,再转运到欧洲其他地方的,威尼斯商人又一度垄断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香料贸易,而奥匈帝国也不是省油的灯,自建立以来便开始控制东地中海地区……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障碍重重。
     不过,对于智慧勇敢彪悍有梦想有追求不撞南墙绝不回头的西欧人来说,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墙梯,陆路不通,咱就走水路呗。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欧人早就有地圆学说了,地图绘制技术什么的连小孩儿都会,加上罗盘针的普遍使用,霸气的多桅多帆、装载量大、吃水较深、较易操作的为远洋航行而生的海船也已出现,而海船上又配备了火炮和优选的武器……这些都让西欧海洋探险家成为海洋探险界的翘楚!
     1492年,西班牙宫廷放出消息,由热那亚水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领的探险队已抵达西面的陆地。看来,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西欧人去亚洲的脚步了!然而,理想是饱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哥伦布上岸一看,那哪里是什么“人间天堂”,根本没有什么黄金珠宝,他心里纳闷了,难道是打开方式不对?这不科学啊,马可·波罗明明不是这样描述的啊?当他遇到当地人的时候,心里更没底了,莫非是穿越了?莫非多少个昼夜的海上航行竟让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来到了史前石器时代?不,这绝不可能!黄皮肤黑头发的当地人分明就是亚洲人啊,虽然和书上看来的不大一样,但是,实践出真知,哥伦布和他的小伙伴们决不能犯教条主义错误,他们强大的内心使他们确信那就是传说中的印度,而当地居民则是印第安人。当时,若是远在太平洋另一岸的古代印度人知道这件事情,大概会有一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吧。不管怎么样,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总会让人觉得此事必有蹊跷,如果当时哥伦布身边有个元芳①,他一问:“元芳,你怎么看此事?”元芳会告诉他:“老兄,你算错航程啦,这个地方和印度中国没半毛钱关系的……”他知道真相以后会不会眼泪掉下来呢……有道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啊……
     随后若干年里,西欧各国也陆陆续续有探险队来到这片海域,但他们都没有发现印度和中国,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后来西方人才会称东方为神秘的东方——它明明就在那里,却怎么也到达不了。不过,探险家们也并非一无所获,他们发现了一片生产北方鳕鱼的海洋,虽然不能和黄金相提并论,但对于当地渔民来说,那也真真已经是极好的了。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大陆及附近海域也渐渐热闹起来了。可以说,那是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的一次碰撞,而这次碰撞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擦出了别样的火花。
     其实,在1510年左右的时候,哥伦布发现的土地并不是亚洲的一部分一事已被证实,不过智慧勇敢彪悍有梦想有追求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西欧人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开始寻找经美洲大陆通往太平洋的水道,以及经北冰洋的西北航道。
     最早在加拿大内陆寻找前往亚洲通道的是法国人雅克。卡蒂埃,据说他也是第一个与加拿大土著人相遇的人,当他见到身穿动物毛皮、长发飘飘、头戴羽毛的土著人的时候,不禁感慨,咦?难道又是打开方式不对?难道也穿越了?这里的印第安人竟然比在墨西哥那儿见到的还要落后。P10-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