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儿童心理学

现代儿童心理学

  • 字数: 36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章永生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6811035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章永生编著的这本《现代儿童心理学(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全面修改。全书对儿童的发展作了全面的概述,介绍了儿童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教育培养的措施。本书理论与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本书是积笔者四十多年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而成,可读性强,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现代儿童心理学(第2版)》首先是读者肯定了此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上是有优势的。比如:关键期的论述,三个转折期的论述,重视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重视品德心理的教育等等。其次,也提出了缺少儿童异常心理论述的意见,因此,增加了第六章“青少念儿童(6-18岁)异常心理与行为”,提出了重视青少年儿童异常心理与行为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着重论述了多动症、强迫症、抑郁症、过度的偶像崇拜及网迷等的表现及其教育。这些增添的内容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待读者的意见。
作者简介
章永生,男,1938年出生于江西,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担任过十年中学校长,从事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三十多年。原任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国际学术心理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现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已出版的专著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与教育法》、《家庭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怎样当个好爸爸好妈妈》、《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答》。先后在国同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1989年曾出席在前南斯拉夫召开的国际学校心理学术研讨会,顺程访问了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诸国。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儿童心理与发展心理
儿童是人
儿童是未成年的人
儿童是向成熟、独立发展的人
第一节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五节教育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婴幼儿(0~3岁)的心理发展
三岁之魂百岁之材
从生命诞生时就开始的教育是优选的教育
第一节胎儿的发展和出生
第二节新生儿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四节智力开发与关键期的教育
第三章学前期儿童(3~6岁)的心理发展
把握儿童成长关键期的教育是优选的教育
第一节人生的第一次反抗转折期
第二节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第四节幼儿品德的起步教育
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
第四章小学生(6~12岁)的心理发展
全面和谐的教育是优选的教育
第一节人学时儿童的转折时期
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第四节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
第五节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六节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
第五章中学生(13~18岁)的心理发展
重视个性发展、掌握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是优选的教育
第一节少年期的过渡时期
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当代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第四节优秀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第五节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
第六节青春期的教育
第七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儿童(6~18岁)异常心理与行为
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异常心理与行为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
第一节多动症
第二节强迫症
第三节抑郁症
第四节过度的偶像崇拜——追星族
第五节网迷
第六节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防治
附录学生心理档案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3.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好品德
     一般来说,独生子女是不大懂礼貌的,在他们家长的面前更显得娇气。有时老师去家访,等老师到了家里,他们不知道要跟老师打招呼,还有的直呼父母的姓名。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园可对孩子提出要求:
     每天见到老师要行礼说:“老师好!”回家离园时要说:“再见!”
     对老年人和长辈要称呼“您”,或称呼“爷爷”“奶奶”。
     让人帮助做完事后要说“谢谢”;别的小朋友分给水果后,也要说“谢谢”。
     不小心碰撞了别人,或踩了别人的脚,要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致歉意时要说“没关系”“不要紧”。
     在公共汽车上,不硬要叔叔阿姨让坐,或非要靠窗口处坐,要照顾别人,特别是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小朋友。
     这些要求,不仅在学校做、在家里做,在社会上也要做到。
     此外,独生子女常常只知道要求父母关心自己,而不知道关心父母和他人,因为在家里他是专享的孩子,常常成为父母照顾的对象;反之,却没有其他人需要他照顾。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关心他人。比如,妈妈洗衣服了,爸爸暗示孩子替妈妈搬个板凳,请妈妈坐下洗;爸爸干活弄脏了手,妈妈司以启发孩子送条毛巾,请爸爸擦洗。家里人休息时,不要去打扰。在家外,孩子也有许多关心别人的机会。比如,邻居的水烧开了,他应当告诉对方一声;报纸到了,他可以帮助送去。只要孩子力所能及的,应该鼓励他去做,培养他成为热心肠的人。
     4.引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朝向智力活动
     从一些智力明显超出同龄儿童的孩子的调查看出,他们对于吃、穿以及与人相处时发生的生活琐事都不介意,他们的注意力、兴趣集中在智力活动上。这个事实给我们一个启发,做父母的不要过多地为孩子怎样穿得漂亮、吃得讲究操心,更不要引导孩子过多注意这些,应该把他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导到智力活动上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撒下爱学习的种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将会结出丰硕的智力之果。
     5.教育者要爱中有教、教中有爱
     家长和教师对独生子女只有宠爱没有教育的话很容易走向溺爱,只有教育而无宠爱则容易走向刻板的说教。正确的做法是把情感和道理融合起来,同时,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