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兵口述抗战.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老兵口述抗战.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 字数: 24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李幺傻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425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历史课本绝不会告诉你的抗战细节和真相!
1.张自忠昔日战友,讲述一代名将从被误解为“汉奸”到战死杀场的过程。
2.国军老兵沉痛诉说夜袭方家集,冒死抢回张自忠遗体。
3.数名抗战亲历者口述,再现左权将军殉国细节。
4.老兵们说,李天霞和余程万都是悍将,危急时分就脱上衣抡大刀冲上去,师长拼命,士兵能不拼命?上高会战中的李天霞表现出色,绝不是一些影视剧中的那个獐头鼠目的腌臜货色。
5.数名老兵回忆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的肉搏战、组建敢死队向日军冲杀。
6.抗日战士胸前挂满手榴弹,以“人肉炸弹”迫停抵抗日军的坦克。
7.百团大战开始后,老百姓担心狗叫声暴露了八路军夜间的行踪,自发把冀南的狗全部打死了。
8.老兵说,他们20多天没有吃过一餐热饭,没有洗过一次澡,不停地跑,不停地打,每个人身上都发臭了,一坐下,苍蝇就围着满头飞。
9.很多人都剃光了头发,为的就是打鬼子受伤后便于包扎。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南方报业集团资深记者,15年来,一人自费寻找、采访、资助上百位抗战老兵,展示战争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战史写作中的模范之作!
讲故事要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才有代入感,李幺傻在该书中展现地非常好,是当今战史写作中的模范之作!字里行间能让人穿越历史的沧桑,看见炮火惨烈的战场,看见勇士们持枪跃进的雄姿,听到先辈们奋勇杀敌的呼喊声,甚至还能嗅到风中吹送的硝烟气味……
致敬老兵,致敬历史!
抗战老兵皆属民族英雄,但很多抗战老兵晚景很凄凉。
李幺傻采访老兵阮明刚的时候,他戴着草帽,拄着拐杖,正在捡拾垃圾,把几张破纸片塞进一个废纸箱里,一共还卖不到一元钱。他是当年从日军手中抢夺回张自忠尸骨的敢死队员之一。
老兵昔日血浸战袍,余生饱经风霜。他们需要体肤和精神的倚靠。
关爱抗战老兵,关注抗战历史,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内容简介
《老兵口述抗战(1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的作者李幺傻十余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随枣、百团、上高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还原了三大战争的场景,首次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捐躯沙场。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打下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
上高会战中,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共毙伤日寇约2.2万人,被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李幺傻创作的《老兵口述抗战(1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角描述抗日战争之作。
作者简介
李幺傻,陕西人,曾任广州某报首席记者。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评为、中国最勇敢作家。全国50家媒体联合评为“中国十大记者式作家”。与慕容雪村、当年明月、孔二狗并称为天涯 四大金刚。著有《暗访十年》(1-5)、《边缘罪恶》、《十万男儿血》等。
目录
第一章 "活关公"张自忠
老兵口述
喜峰口的大刀队
汉奸骂名由此来
临沂血战
惨烈的潢川
随枣会战
将军一去
第二章 百团大破袭
老兵口述
美国人跟着八路军学习游击战
"三枪八路"
夜袭井陉煤矿
一门山炮建奇功
今天给你们上一堂政治课
娘子关战斗和东团堡战斗
伤心关家垴
左权将军牺牲
第三章 上高会战
老兵口述
纯属无事生非
惨烈的外围阻击战
负伤了,很难得到医治
搞后勤的县长是共产党员
33师团擅自离去
游击式防御战术
34师团被包围
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
摘要
    珍珠港事件之前,中国独立抗战四年。第一年,处于防御阶段;从第二年到第四年,处于相持阶段。在相持阶段的三年里,中国军队取得了随枣会战、百团大战和上高会战的胜利。和防御阶段的胜利比起来,相持阶段的每场胜利都是战略性的,具有极高的含金量。不但收复失地,挫败日军,而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随枣会战,表现最杰出的,是张自忠将军;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取得的辉煌战果:上高会战,是国共两党密切合作的成果。
     张自忠将军的经历很悲壮。
     他在长城喜峰口战役中,率领29军38师与日军激战;29军撤离平津后,他轻信日军谎言,留下祸根;日军占领北平后,他易装潜逃,此后被骂为汉奸;他来到济南,想投奔“逃跑将军”韩复榘参加抗战,他站在门外,听见客厅里的韩复榘说:“快滚!”他含泪离去,韩复榘后来因为一枪不发丢掉济南而被蒋介石枪毙:他趁夜色回到家中,安排后事,给了女儿和堂侄女每人一点钱,说这是她们的嫁妆,然后穿着长袍戴着礼帽悄悄离开,这是他见到孩子们的最后一面;他来到南京,投奔李宗仁,满脸愧色,低头不语,李宗仁、冯玉祥,还有29军军长宋哲元在蒋介石面前力保张自忠,蒋介石让他戴罪立功,担任由38师扩充而成的59军军长。
     张自忠回到了59军,他对将士们说:“我回来就是为了死。”台儿庄战役中,临沂危急,李宗仁电令张自忠解围。时,临沂城中被日军所困的是第三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九年前的中原大战时,同为冯玉祥西北军的张自忠和庞炳勋与中央军作战,庞炳勋叛冯投蒋,夜晚偷袭张自忠,让张自忠差点丧命,张自忠发誓:“此生不与此等不义不仁的小人共事。”然而,此时,张自忠放下了个人恩怨,义无反顾奔袭临沂,解救庞炳勋,他在给前线的电报中说:“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犹死。”此役,59军歼灭日军5000余人,救出庞炳勋。
     那些岁月里,他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从离开北平的那一刻起。他就想着战死沙场;从离开女儿和侄女们的那一刻起,他就想着不再回来;他要用死亡来洗刷汉奸罪名。
     59军警卫营士兵曹廷明直到现在都能记得张自忠将军的形象,他衣着简朴,光头大个,威风凛凛,每逢战况危急的时候,他就带着警卫营冲在最前面,战局为之逆转。他后来升任33集团军司令。
     老兵阮明刚说,当年33集团军很多将领和张自忠身边的人,哭劝张自忠将军打仗不能身先士卒,不能冲在最前面,要以自己的生命为重。张自忠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中国,就是觉得中国人怕死,如果我们不怕死,日本人敢这么猖狂吗?我死了,总司令还有人当,还有人率领你们抗战,怕什么?张自忠在和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谈话中也说过。自己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
     舍身成仁的时机很快就来临了。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开始。
     会战开始后的第六天,张自忠不听众将劝阻,安排好了各部队攻防部署后。又把军中诸事托付给自己的代理人冯治安将军,然后去战况最激烈的襄河东岸阻击日军。张自忠将军一向生活简朴,着布衣布鞋,不戴帽子,而那次渡河作战,他穿上了呢子将军服,戴上了大檐帽,大家都明白将军这次是要与日军同归于尽的。
     张自忠将军率领2000名战士驰援河东,当时,河东的三个师各自为战,伤亡惨重,张自忠来到后,士气大振,同仇敌忾,给予日军极大杀伤。日军发现33集团军是一支劲敌,便从参加会战的四个师团中,抽出两个师团攻击河东的国军,张自忠将军陷入四面围困中,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P7-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