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图本胡适传
字数: 29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作者: 易竹贤,陈国恩 著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544535656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胡适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大学者、大名人。易竹贤、陈国恩编著的《图本胡适传》通过细密的观察,着意描绘出一个真实、鲜活的胡适,向读者呈示其起伏跌宕的一生及生动丰富的气质个性。
该书文笔细腻,广泛征引了传主的相关研究资料,特别注重近期新出版资料的研究,是目前国内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了解胡适一生的优秀读物。
内容简介
易竹贤、陈国恩编著的《图本胡适传》以文学笔法记叙了中国现代作家胡适的一生。
全书图文并茂,以丰富的文字资料和珍贵图片为基础,从一位专业研究者的视角出发,生动而细致地描述了胡适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生涯,也探寻了胡适的学术思想与政治理念。
作者简介
陈国恩,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鲁迅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及高校学报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专著8部,主编高等学校教材《中国现代话剧名作导读》,主编及合作主编论文集6部,主编博士学术论丛15种。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项目多个,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先后8次获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图书奖。
易竹贤,1935年生,笔名楚汛,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国务院全国高校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成员,湖北省鲁迅学会会长。出版著作《鲁迅思想研究》《胡适传》《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胡适·江冬秀》《学海涉闻>等多种,发表论文百数十篇。曾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博士生导师奖等。
目录
引子真假博士?
第一章发蒙与求学
一、县太爷的小儿子很聪明
二、到上海求“新学”
三、留学美国弃农从文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一、加盟新文化运动
二、教“中国哲学史”
三、发起文学革命
四、与守旧派较量
第三章“但开风气不为师”
一、做年轻人的朋友
二、整理国故和考证小说
三、提倡科学的实证方法
第四章包办婚姻与恋爱风波
一、娶了一位小脚太太
二、异国的缥缈恋情
三、烟霞洞上神仙侣
第五章“歧路上迟回瞻顾”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
二、二进宫
三、对孙中山的态度
四、女师大风潮前后
第六章欧美之行与人权讨论
一、西游欧美
二、重整新月社接长中公校
三、“人权运动”始末
四、当“独立”的诤臣
五、与民权保障同盟分手
第七章“低调抗日”到书生大使
一、对日唱不抵抗“低调”
二、再批文化保守主义
三、南游惹风波
四、从“低调”到抗战
五、出任驻美大使
第八章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一、劝共产党放弃武力
二、执长北大拒做官
三、差点儿当了总统
第九章飘零的晚年
一、纽约寓公与“国大主席”
二、《自由中国》事件
三、热闹背后的寂寞
四、在“围剿”与欢会中倒下
尾声:斜晖脉脉水悠悠
后记
摘要
教完一年的课,《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讲义也编印出来了。这是以他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加以扩充而成,总计12篇,十余万字,蔡元培作序,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蔡元培在序文中说:
适之先生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编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难处,一到先生手里,就比较的容易多了。
蔡先生给胡适这部著作很高的评价,指出它有四种特长:第一是证明的方法,即是说他的《大纲》用汉学家的方法,考实哲学家生存的时代、遗著的真伪及所用的辩证的方法,“为后来的学者开无数的法门”。第二是扼要的手段,即是所谓“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第三是平等的眼光,即摒除正统与非正统的观念,既不是儒非墨,也不是墨非儒,而是认为“老子以后的诸子,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是很平等的”。第四是系统的方法,即是用发展的观点,系统的方法,研究哲学流派,使其“一一显出变迁的痕迹”,“递次演进的脉络”。
不久,在《答林君琴南函》里,蔡先生又说:
胡君家世“汉学”,其旧作古文虽不多见,然即其所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言之,其了解古书之眼光,不让于清代乾嘉学者。
蔡元培这样高度赞扬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当时学术界的情况来看,并非溢美之词。蔡元培以前清翰林出身和北大校长的地位,对胡适著作的这种热情肯定和赞扬,既是对胡适的极大支持,也是对学术界新思想和新成果的极大支持。
据冯友兰后来回忆,胡适的这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在当时看来,还有很特别的一点: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无论有没有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用注释古代经典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都把经典的原文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胡适的这部书,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这也是五四时代的革命精神在无意中的流露。
蔡元培、冯友兰两位先生的见解,很有道理。除此之外,《中国哲学史大纲》其实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成的。这在中国学术目前,应该是一个创举。当时正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守旧的文人们以为提倡白话者,大约都是不会写文言、不能读古书的人。不料《中国哲学史大纲》竟全用白话和新式标点,提倡白话的胡适竟能读古书,而且“了解古书的眼光,不让于清代乾嘉学者”,这不啻是对守旧派国故家们的一种示威,更增强了白话文运动的声势。
《中国哲学史大纲》一出版,便轰动一时,不过两个月就再版了。胡适因此“暴得大名”,不仅在北大讲坛上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中国学术目前也占得了一个重要地位。
围绕《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记。1922年3月4日,梁启超应北京大学哲学社的邀请去演讲,他的题目是《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用梁启超自己的话,就是“把我认为欠缺或不对的地方,老实说出。”这有点打上门来的意思,连一向宽容的胡适后来也在日记里抱怨说:“这是他梁启超不通情理的表示。”
怎样打上门来?又怎样不通情理呢?这恐怕得从梁氏的为人说起。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有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又是文学家和学者,是胡适从年少时代起就崇拜的文化名人。
梁启超为人直率,词锋犀利。他应邀为徐志摩与陆小曼证婚,说了一段少见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什么成就;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碍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说得一对“新人”无地自容。
1921年,梁启超写成《墨经校释》,送请胡适作序。胡适认为这是梁任公高抬自己,便认真拜读一过,对其中自己认为有疑问的地方进行了辛苦的考证,写了一篇近3000字的序言。胡适充分肯定了《墨经校释》的优点,又以商量的口吻,指出其中的白璧微瑕。梁启超读过胡序后,觉得胡适“籍此商榷”所指出的“微瑕”不对。他反过来写了一篇长长的针锋相对的“答辩”,将其作为《墨经校释》的“序言”,而请胡适作的序言,却放到了末尾“垫底”!
这么一位特行独立的梁任公要来北大公开演讲,评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自然引起了轰动。
梁启超开门见山地说:“胡先生观察中国古代哲学,全从‘知识论’方面下手……我所要商量的,是论中国古代哲学,是否应以此为专享之观察点?”他认为《中国哲学史大纲》的第一个缺点,是把思想的来源抹杀得太过了,好像老子、孔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第二个缺点,是写时代太不对了。只相信一部《诗经》,拿《采薇》《大东》《伐檀》《硕鼠》,指为忧时的孔墨、厌世的庄周、纵欲的杨朱、愤世的许行,简直像是说辛幼安的《摸鱼儿》、姜白石的《暗香》《疏影》和胡适之的哲学大纲有什么关系一样可笑。
梁启超没有讲完,第二天继续讲。头天,胡适因有公务没有到场,他的同事张竞生劝他第二天去听一下,他就来了。梁启超并没有因为胡适在场而讲客气,他接着头天的话题说这部书讲墨子荀子优选,讲孔子庄子最不好。一言以蔽之,凡知识论方面,多有石破天惊的宏论,凡宇宙观人生观方面,十之八九很浅薄,甚至谬误。
胡适听得心里有些别扭,但临了还不得不首先表达对梁启超批评的谢意。当然,他也作了一点辩解,说梁先生常说我的时代观念太分明了,这一点我不但不讳,还常常自夸。最后他表示,梁先生今天的教训,使我们知道了哲学目前有学派,是可以有种种不同的观点的。
这一次演讲,充分展现了梁启超和胡适的个性。梁启超率真,为学问而不顾及人情世故。胡适有雅量,他对梁启超的演讲心里有非议,可是能顾全大局,随堂听讲,不失君子风度。P42-4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