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中华学人丛书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中华学人丛书

  • 字数: 32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杨正显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7389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正显著的《觉世之道--良知说的形成》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良知说”的形成过程。由于“良知说”形成于正德时期(1506-1521),故针对阳明在此期间种种作为进行考证,厘清其思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联,重建其提出此说的转折过程。“附录”所载,则是要提醒与说明,阳明的历史形象是经过其门人透过文献的增削与书写的策略所描绘出来的。
作者简介
杨正显,祖籍安徽省宿县,1973年生,(新竹)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海洋大学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员。著有《陶望龄与晚明思想》、《道德社会的重建――提倡“心学”考》、《(年谱)与从祀孔庙之研究》、《白沙学的定位与成立》、《诗文拾遗》等,并辑录散佚诗文170余首(篇)。
目录
第一章  龙场之悟
一、成化、弘治时期学风改变的契机
二、丁卯之祸
三、曲折的贬谪路
四、圣人之道:心即理
五、小结
第二章  “圣人之学”是“心学”
一、时代的需要:君子之学
二、“圣人之学”的展开
三、小结
第三章  圣贤骨血:良知
一、平南赣盗:破心中贼
二、平宸濠的后果:忠泰之变
三、判别是非的标准:良知
四、小结
五、余论
参考书目
一、原始资料
二、近人著作
三、论文
四、地方志
五、外文著作
附录一:佚诗文辑释
一、可确定年代
二、无确定年代
附录二:《年谱》与从祀孔庙之研究
一、前言
二、从祀孔庙争议与《年谱》的关联
三、从祀孔庙的标准与《年谱》的修改
四、事功的突出与争议的抹消
五、学术思想的定位与变化过程的隐讳
六、行履无疵于公议
七、结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