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只愿在清风中明媚

我只愿在清风中明媚

  • 字数: 14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作者: 杨博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04461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李叔同是二十世纪中国很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中国现代音乐、戏剧、美术的先驱。杨博著的《我只愿在清风中明媚(李叔同传)》以翔实的资料,生动展现主人公从风流才子到一代名僧的悲欣传奇。本书在解读他的人生时,详略得当,侧重于其感情生活的描述、艺术生涯的倾诉,而对其遁入空门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本书语言优美且富有内涵,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内容简介
李叔同之于艺术,满眼浓华抹不尽;之于爱情,深知身在情长在;之于修行,一轮圆月耀天心。
杨博著的《我只愿在清风中明媚(李叔同传)》讲述了走过万水千山,李叔同终于在有限的生命中,演出了一场毫无破绽,靠前的无限人生:梦境与现实趋同,身躯与灵魂同步,感悟与行动渐深。
作者简介
杨博,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独爱徜徉于古典文学,悠游在诗词之海,做古时的拾荒者。著有《好看莫过缱绻诗》、《许你一首昳丽的词:一生很爱的100首宋词》、《许你一首清绝的诗:一生很爱的100首唐诗》、《千里清秋,风流常在:辛弃疾的词与情》、《当时年少春衫薄:邂逅好看花间词》、《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的诗与情》等。
目录
序卷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晚睛山房
南闽梦影
尘世余欢
悲欣交集
第一卷  月落乌啼
第一章  懵懂:当时年少春衫薄
显赫家世
往生之路
豆蔻年华
情窦初开
花事匆匆
第二章  初梦:取次花丛懒回顾
香梦无痕
破碎河山
南迁上海
城南草堂
天涯五友
第三章  秋寒:零星旧梦半浮沉
沧桑之境
学业有成
锦瑟流年
哀乐长逝
东瀛之游
第四章  天涯:梦里花枝不解愁
沈沈乐界
不忍池边
茶花之女
回归故里
在天之涯
第二卷  浓淡皆宜
第五章  落红:春光长逝不归兮
山重水复
心有所属
湖光山色
执教生涯
浮华阑珊
第六章  空门:万籁俱寂丛林寒
翩然而归
参破红尘
随缘随喜
霜影之迹
菩提树下
第七章  莲花:唯愿灵光普万方
佛前青灯
灵魂皈依
行无定踪
普陀圣光
秋山几重
李叔同年表
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经典诗文选
摘要
    天津粮店后街六十号,是一座古意盎然的四合院。宅院中间有一间新式洋书房,窗子格外雅致,装有两层玻璃,且缀着一层纱。顺着洋房向前走,有一座名为“意园”的园林。每至春日,西府海棠、红枝蔷薇以及翠绿秀竹让园子风雅备至,摇曳生姿。夏日正逢石榴花开,微风起时,一只蜻蜓便会攀上刚刚绽开的荷花。站在庭院中,隔着海河,可望见对岸的天津古文化街,天后宫与玉皇阁威严耸立,钟鼓楼与六角亭熠熠生辉。
    在这般气势与雅致兼具的庭院里,住着的便是桐达李家,纵然此处并非李叔同出生之地,却寄存着李叔同的年少时光。
    百年易逝,宅子已然作古,为了惦念与缅怀,此处修葺一新后,作为李叔同故居,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万事皆空,一切如云似雾,美好之人与美好之事都脆弱且短暂,人们却偏偏喜欢追逐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说不清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但人们演得如此认真。生旦净末丑,无论自己扮哪一个角色,都是技艺纯熟的演员。李叔同已经逝去百年有余,但他撒落的琼瑶玉屑,终究随着时间之河,抵达你我之岸。只是,后世有心人,循着他那婉曲的足迹,读着他那美感与智慧并存的字句,不知是梦是醒。
    到头来,无论故事内外,痴人终究会悟到,万境归空。然而,化为虚无又何妨,这一趟亦步亦趋的追寻,已然成全了美的历程。于是,那些旧事,不妨重提;那些故地,不妨重游。
    清末之时,大清帝国仍尊崇自己为天朝上国,物阜民丰;文治教化,衣冠器具,无不丰盈,当朝统治者自然认为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关起门来在自己酿造的美酒中醉得醺醺然。殊不知,昔日帝国已成将要隐没山中的夕阳,辉煌不过是回光返照的假象。
    果然,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的炮舰撞开了清朝的封建大门。短短二十载之后,距离皇城很近的天津,即被迫开埠通商。新旧思潮碰撞更迭,天津城半是传统的市井风情,半是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
    天津市三岔河口,算得上是满街流金的繁华地段,南北运河与海河在此地交汇,长芦盐在这里集散。其东侧便是一条名为粮店后街的南北走向的马路,马路之东有条陆家胡同,胡同东口二号,坐落着一座坐北向南的三合院,这即是李叔同出生之所了。
    这般情景,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又有何异。贾宝玉本是女娲补天余下的顽石,却投在了“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做了一场红尘之梦,醒来之后一无所有而去。李叔同在出生之时,亦是千人喜,万人宠,就连院中的那株老梅树,都愈发苍劲。
    光绪六年(1880年)十月二十三,夏意消散,秋风渐浓。
    熙熙攘攘的李家大院里,佣人们跑前跑后,大门外更是商贩云集,人们说这比逢年过节还要热闹。天亮之时,一声啼哭惊飞了落于梅枝的那只麻雀,置身于佛堂的李筱楼喜极而泣,连忙跪拜叩谢。
    六十八岁的李筱楼一向沉稳有致,如今抱着被红绸子包裹的儿子,竟兴奋得有些茫然失措。盖一袭丝锦印花被的王凤玲,正值芳龄,不满二十,作为李筱楼的第四房太太,靠前次在这座宅院里找到了存在感,她温柔地提醒着李筱楼该给孩子取个名字。李筱楼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手中的婴儿,略加思索,便为儿子起名为李文涛,字叔同。
    王凤玲喃喃念着叔同,叔同,心里只是欢喜,却无法预知他将会走上怎样的道路,得到一个怎样的终局。忽而,秋风掀起纱帘的一角,王凤玲看到一枚花瓣落于窗上,心中又涌起一万千悲伤,这个孩子长大后,想必会有人在背后说他不过是庶出,是小妾之子。她想一辈子护着这个孩子,却知晓造化弄人,有些事强求不得,漫漫人生路,终究要由他亲自去走。
    P27-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