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散场了
字数: 15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尚思伽 著
出版日期: 2014-11-01
商品条码: 978730125013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散场了》是有名专栏作家、小说家尚思伽的经典影剧评论集,尽显沉入骨肉的学养,下笔蕴含几声风雷,作者以优美而又凛冽的文字书写影剧观感,并整体审视了中国近年来戏剧、电影的发展得失。角度独特,笔触细腻,文字耐读,具体影剧的体悟与对中国电影、戏剧发展的整体关照相得益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于各大报刊的影剧评论,充分展现出了其文史素养高、艺术感觉敏锐的写作特点。笔触细腻,文字耐读。通过长期的分析评论,作者对当代中国电影、戏剧进以完整的审视,更是将其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相关得失。
作者简介
尚思伽,本名尚晓岚,北大中文系毕业,《北京青年报》资深记者、编辑,有名专栏作家,小说家。出版有历史小说《太平鬼记》等。
目录
无声戏
荒诞剧原来这模样002
天边外的契诃夫008
甜美《安魂曲》无关契诃夫020
《切·格瓦拉》:一个记忆的标本024
郭德纲为何不能令我发笑028
不必要的丧失032
有感情朗读剧本039
逐白鹿044
披着羊皮的狼047
一时之快051
理智战胜瞌睡055
俄国式乡愁059
物是人非说《哗变》064
话剧走在小路上068
麻袋戏和礼服戏072
如同英超和甲A077
假如人艺学学百老汇082
我,是我一生中无边的黑暗086
《万家灯火》重燃,宋丹丹真亮090
“云门”开启《水月》无情093
死于笑声096
林大将军横刀立马101
坐在剧场看电视105
创新如旧112
把所有的掌声献给演员117
中国有戏122
浮生觅曲古今同梦127
WM:剧场考古131
在《操场》边醒来136
老天赏饭吃的人140
光荣骑士145
飞吧,海鸥149
梦寐之光157
笑,是一所大学163
硬邦邦的契诃夫168
“面子”问题172
旧时影
共和国的黄昏178
多余的话,关于《金刚》182
是金子也不发光187
格雷厄姆?格林的预言197
布拉格精神200
原来都在向《英雄》致敬206
“二老”满意《集结号》210
只谈风月,不谈风云?215
长江七号,一个冬天的童话223
《赤壁》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26
身体在说230
要疯狂,更要理性236
宣传是门艺术240
潘多拉星球,或潘多拉匣子245
他走了,偷走了我们的梦250
后记254
摘要
荒诞剧原来这模样
《等待戈多》
爱尔兰Gate剧院
2004年5月首都剧场
导演:瓦尔特·阿斯姆斯
5月13日晚,首都剧场的舞台上只有一棵枯树,一块石头。黯淡的灯光下,爱斯特拉冈费力地脱他的靴子,然后弗拉基米尔走过来,这两个很有名的流浪汉开始东拉西扯,与观众一同等待着始终不会出场的戈多。这是爱尔兰Gate剧院的《等待戈多》,让前次见识了荒诞派戏剧的真正面貌。
开演之前,我和同伴看着人艺门口的海报,猜测那个张开双臂、神情有点疯狂的人是剧中哪个角色。我们都猜是爱斯特拉冈,因为另一主角弗拉基米尔应该是个“相对理性”的人物。结果我们错了,海报上竟然是幸运儿。后来我发觉,这个错误源于从前中国版《等待戈多》的演出风格留下的印象。Gate剧院的演出令我对贝克特这出“荒诞派”名剧豁然开朗,同时也意识到从前看过的中国版本比“荒诞”走得更远——简直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
1998年任鸣导演的《等待戈多》和林兆华导演的《三姊妹·等待戈多》我都看过,但我从未意识到这是一出喜剧,至少是要用喜剧的方式去表演。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闲得无聊、相互斗嘴的饶舌表演,掉了裤子、换戴帽子的幽默段落,正是对爱尔兰传统喜剧的模仿(方式有点像中国的相声),演员甚至做出了杂耍艺人抛接物品的手势。波卓盛气凌人的派头,幸运儿胡言乱语的大段独白,喜剧色彩也十分鲜明。正如荒诞派剧作家尤涅斯库所说:“喜剧性是对于荒诞的直觉。”
喜剧表演方式剥掉了从前靠前笨重的版本留给我的混乱印象,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台词,靠前次清晰地浮现出了它的内涵。笑料之轻,衬托出主题之重,使这场漫长的等待变得更加令人绝望。观众接连不断的笑声证明,《等待戈多》从来就不是一出难懂的沉闷戏剧,贝克特的天才赋予它绝妙的轻松效果。然而逗趣也绝不是《等待戈多》的目的,幽默成为反抗常规、自我批判和自我解救的方式,不知不觉间,斗嘴的笑料上升为抒情诗——
弗拉基米尔:你说得对,咱们不知疲倦。
爱斯特拉冈:这样咱们就可以不思想。
弗拉基米尔:咱们有那个借口。
爱斯特拉冈:这样咱们就可以不听。
弗拉基米尔:咱们有咱们的理智。
爱斯特拉冈:所有死掉了的声音。
弗拉基米尔:它们发出翅膀一样的声音。
爱斯特拉冈:树叶一样。
弗拉基米尔:沙一样。
爱斯特拉冈:树叶一样。
关于《等待戈多》的文本意义以及戈多的象征,关于弗拉基米尔与爱斯特拉冈、波卓与幸运儿这两组互补的人物形象,戏剧目前已经研究烂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个体迷失的焦虑,相互沟通的障碍等等,任何单一的理解都会损害这出戏的复杂性。但我觉得,尤其无法回避的是宗教信仰的困境,“拯救”这一西方文化母题,在“上帝死了”之后再次彰显了它的强大力量。全剧贯穿着众多基督教典故,幸运儿虽然大说胡话,却直接点题:“……有一个胡子雪雪白的上帝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确确实实存在他在神圣的冷漠神圣的疯狂神圣的喑哑的高处深深地爱着我们……”上帝的恩典冷漠遥远、变幻无常,使获救的希望变得毫无意义,使日常生活变成无聊的闹剧,使我们感到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焦虑,自杀是终结等待的专享出路,然而我们不是忘了带上吊的绳子,就是扯断了裤带,或许等待拯救根本就是我们避免自杀、凑合活着的借口,于是信仰成了荒诞,荒诞则成为我们对世界的意识,成了新的信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