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变化的分解,作者分析了1980—2010年间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间流动程度和与其相关的两个过程。然后,作者探讨了与产业流动相关的两个过程和地区行业增长的关系,即哪些地区从产业空间流动中获益,哪些地区在产业空间流动中受损。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是产业区际流动的优选受益者。具体来说,在80年代,沿海省份逐渐取代计划经济时期的内陆老工业基地,成长为新的制造业中心。到了90年代,沿海地区利用其对外贸易、基础设施、历史工业基础和人力资本等优势,不断吸引新兴企业的进入,强化了其工业中心的地位,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是到了2010年,沿海地区对部分行业的吸引力有下降倾向,而中部地区在企业定位中的重要性在提高。该结果证实了已有文献关于部分制造业由沿海向内地迁移的发现(Bao et al.2013)。
本章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回顾了关于中国地区间不平等的已有文献;第三部分分析了80年代以来不同地区制造业所占就业人数份额的变化;第四部分描述了空间集聚动态变化的分解框架,并利用数据考察了1980—2010年间中国不同行业集聚动态变化和相关的产业流动规模;第五部分分析了与产业流动相关的两个过程和不同地区行业增长的关系;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