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 字数: 1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美)富兰克林 著;徐枫 译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63008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美国精神很完美的道德典范
现代文明之父演绎善与美的真谛
他是美国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和华盛顿、杰弗逊同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举世闻名的现代文明之父。
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楷模,富兰克林将永远以光辉的人性而名垂史册。
内容简介
《富兰林自传(名著)》是富兰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好畅销书,许多人因为本书而有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作者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美国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实业家。他出生于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但他通过在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这些努力使他成为十八世纪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战争,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人物。
尤为可贵的是,富兰克林在20多岁的年纪,就提出以十三项美德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鞭策自己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臻于完美。这一举动改变了富兰克林的人生轨迹,使他成为后人仰慕的精神楷模,就连世界有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也对他推崇备至,将他列为成功人生的导师。
富兰克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好畅销书,许多人因为本书而有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目录
前言 人性的光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摘要
    我向来喜欢搜集有关我的祖辈的一切奇珍异闻。也许你还记得,当你和我一同住在英国的时候,我曾经为了这一缘故而跋涉旅途,调查了我亲友中尚存于世的人。我现在正在乡间度假,预计会有整整一个星期的闲暇,我想你也许同样喜欢知道我这一辈子的事情,其中有许多还是你没有听说过的,因此我就坐了下来,替你写出来。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些其他的动机。由于出身贫寒,幼年生长于穷苦卑微的家庭,而后来竟然生活优裕,在世界上享有些许声誉,并且至今一帆风顺,我的处世之道――承蒙上帝的福佑――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我的子孙或许愿意知道,就像他们所发现的一样,这些处世之道的一部分或许与他们自己的情况相符,因此适合仿效。当我回顾一生中的幸运时,有时我不禁会这样说,如果有人提议给我选择的话,我不会拒绝把我这一生从头再演一遍,而仅仅要求像作家那样,在再版之际有机会改正初版中的某些缺陷。除了改正错误,我也可以把某些不幸的遭遇和事件变得更加顺利些。但是,即使这些都无法回避的话,我还是愿意接受提议,以重演我的一生。由于这种重演是不可能的,那么,与重演某人一生很接近的,似乎就是回忆了。为了使这种回忆尽可能保持长久,就是把它记载下来。因此,我将按着老年人常有的倾向,来谈论自己和自己过去的经历。我将尽量不让听的人感到厌倦――他们或者是因为尊敬老人而觉得非听我的话不可,这些一经写下来,那么听不听就全
    凭个人喜好了。很后(我还是自己承认的好,因为即使我否认,谁也不会相信),写自传或许还能极大地满足我的自负心。事实上,我很少听见或看到“我可以毫不自夸地说……”这种开场白以后,不说一些自我吹嘘之话的。大多数人不喜欢别人的吹嘘,不管他们对自己是多么的自负。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能宽恕的,因为我相信这种心理对自己和他周围的人都有益处。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把自负心当作生命的一种安慰而感谢上帝的话,这也不是荒诞之举。既然我现在提到了上帝,我愿意十分谦恭地承认,上面提到的我过去生命中的幸福应当归功于上帝仁慈的恩赐,是他引导我找到了处世之道,并且走向了成功。这种信仰使我希望,虽然我不该臆断,同样的好运将会继续跟随我,不论是使我继续享受幸福,还是让我继续忍受命中注定的逆境――像其他人一样,我也可能会经历它――我未来命运的轮廓,只有上帝知道,他甚至能够通过苦难来祝福我们。
    我的一位伯父(他也同样喜欢搜集家族中的遗闻轶事),曾交给我一些笔记,给我提供了一些有关我们祖先的事迹。从这些笔记中,我知道了我们家族在诺桑普顿郡的爱克顿教区至少已住了300年;而在这以前还有多少年,他就不知道了(也许从他们采用“富兰克林”这个姓起。在这以前,“富兰克林”是一个人民阶层的名称,当时英国各地的人都采用了姓氏)。他们有30英亩土地,以打铁为副业,直到我伯父的时代为止,打铁这一行业一直保持着,家中长子一直学打铁。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