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
字数: 10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邱勋 著;李思思 绘
出版日期: 2014-10-01
商品条码: 978751481866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老中青三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经典力作,十余位超人气画手的绝美插画,很好专业编辑团队的倾情投入,《儿童文学》名家汇丛书,你值得拥有的极具收藏价值的全彩精品图书!
《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收录了作家邱勋的9篇小说和8篇童话,包括《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三色圆珠笔》、《田螺姐姐》、《呱呱诊所》、《一片羽毛》、《小猴能能的尾巴》等。
内容简介
《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收录了邱勋的9篇小说和8篇童话,均为其代表作品。《三色圆珠笔》为作者比较重要的作品,此作曾被多种选集,包括《新文学大系》《中国文库》等集子选入。头篇作品《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是作者要求放在第一位,曾获奖,入选过许多重要集子,并拟作书名。《雪夜》发表于《儿童文学》创刊号,把这篇50年前旧作选入集子,是一种怀旧和纪念。纪念作者与《儿童文学》相伴终生、友情难忘。其余的小说作品,有的是描写的是过去的年代,如《换儿姐》《看电视》《黄泉》《瓜妖》等,但现在来看仍然具有艺术魅力与审美意义;描写孩子生活的《大春与小春》《NO!NO!NO!》等,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好玩有趣,与现今的孩子也十分贴近。邱勋的童话作品,《田螺姐姐》《铜锣庄》类似于民间故事,富有寓意,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余的如《呱呱诊所》《小猴能能》等作品,则以动物为主角,简单明快,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很适合改编与配图,给孩子阅读。
作者简介
邱勋,1933年出生于山东昌乐县。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创作以儿童文学为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烽火三少年》、《雪国梦》等,中篇小说《微山湖上》、《街娃》、《两道杠的臂章》等,童话《小猴能能的官帽》、《作家邱勋的官帽》等,短篇小说《三色圆珠笔》、《雀儿妈妈和它孩子》、《NO!NO!NO!》等,散文集《闲说蝈蝈》、《五味杂俎》等。
曾获中国协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奖,新时期10年全国儿童读物一等奖,第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小说大奖,山东省图书一等奖,山东省建国50周年儿童文学特别奖等。
目录
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
换儿姐
No!No!No!
三色圆珠笔
大春与小春
看电视
荒泉
雪夜
瓜妖
田螺姐姐
铜锣庄
呱呱诊所
一片羽毛
小猴能能的官帽
小猴能能的尾巴
马戏团的小骆驼
绿蚂蚁公园
摘要
我小的时候很爱养鸟。春天里,布谷乌在云层中飞过,它高声叫着:“咕咕咕咕!”我们就尖起嗓子问它:“你吃什么?”那鸟儿就回答:“我吃秫秫(高梁)!”我们就喊:“不给秫秫!”鸟儿立即改了嘴:“我吃碌碡!”碌碡是筲桶般粗,半人来高的青石磙子,小小的鸟儿能咬得动吗?吃得下吗?多么可笑!夏天天旱的日子,天蒙蒙亮,就有一种小小的鸟儿在绿树的枝叶问跳动,不断叫着:“滴滴水儿!滴滴水儿!”奶奶就说:“好啦,该下场透雨啦!”又朝我喊:“小三儿,你可不准惊着它!”我不听,悄悄摸过去,想捉一只回来养着。但这乌儿特别眼尖,不等我来到跟前,早就“扑棱”一声飞走了!
在鸟儿的世界里,麻雀国是个人丁兴旺的王国。它们在农家的墙缝、茅屋檐下定居,一代代繁衍生息。捉一窝麻雀雏儿养着,对小孩子来说并不困难。
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忙了半天的人们都在树荫下歇晌,村子里静悄悄的。我搬了根碗口粗的长木棍,竖到三拐古家青砖到顶的房山头上。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几个比我更小的拖鼻涕娃儿,也一窝蜂跑来,眼里闪着惊喜的火花,已经明白我要干什么名堂了。
“三叔!”一个豁牙嘴孩子说。平常他总是喊我的奶名儿,这时却显露出分外的尊敬和亲昵,问,“你,你怎么不扛个梯子?”
“梯子?”另一个顶门上留一撮毛儿盖的孩子屈起手指,在豁牙嘴光脑袋上“啪”地弹了一下。“哼,够得着吗?”又讨好地冲我一笑,“对吧?三哥!”
作为三哥和三叔,我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心里不由得有一丝得意。
我装着几分威严地说:“好好扶着,掏下来每人一只!”
小把戏们扶住木棍,一个比一个更卖力气。我赤着脚,两手攀住木棍,迅速爬了上去。快到房山墙顶了,我的心口不由得一阵阵“怦怦”跳动起来。墙顶太高还不算,万一有条赤练蛇从墙洞里蹿出来可就糟了。我紧闭着嘴,把脸歪向一边,斜着眼瞅了瞅脑袋旁边那诱人的、神秘的小洞洞。我定下心,屏住一口气,把手轻轻探了进去,指尖立即触到了一团软软的、暖暖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一只浑身哆嗦、刚好团翅儿的小雀。我一鼓作气,把几只雀雏儿全都掏了出来。
这时候,头顶传来一阵急促的、惊悸的、愤怒的鸟叫声。一对大老家(成年家雀的俗称),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在我头顶翻飞呜叫,扇起的灰土一阵阵扑到我脸上。我不管这些,把掏出的雀儿全部装进口袋,在大老家那悲凄、绝望的哀鸣声中,攀住木棍,“哧溜”一下滑到地面上。
雀雏儿一共四只。我挑了优选的一只。按照我们的标准,根据家雀儿头顶羽毛的颜色,分为枣木头、柞木头、桑木头、榆木头几种规格。最名贵的是枣木头,雀儿头顶的绒毛呈枣红色,光亮润泽,如同披着一方朱红彩缎。其余的,等而下之,有的是褐红色,有的是土黄色,有的是灰白色。我挑了一只枣木头,而且它准是这一家优选的儿子:不光个头大,翎毛长,而且模样也格外俊气。剩下的,按照扶木棍时的贡献大小和在孩子群中的地位高低,逐级分给那些前来帮忙的小伙伴们。雀儿分到了手,他们有的捧在乌黑的小手里,有的用那肥大的老式裤腰包起来,松松地绾个疙瘩掖住,把小雀儿藏到肚脐下面,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那两只大老家一直紧追不舍,在我们头顶翻飞鸣叫。其中一只像块石子一样扔下来,差点儿碰着豁牙嘴的脑袋,却又慌乱地惊叫一声,打着跟头翻飞开去。那声音,那神态,活像一个喝醉酒的疯汉,显然是急火攻心,神志错乱了。
回家以后,我找出用高梁梃秆儿扎的鸟笼子,把雀儿放了进去。为了防止花猫的袭击,我把笼子高高地挂到院里晒衣服的长铁丝上。我擦了一把汗,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咚灌下去,便连忙到村外捉蚂蚱去了。
起响的时候,我提着一串蚂蚱回来。院子里静悄悄的。一进院门,只见笼子旁边的铁丝上站着两只大老家。它们挖挲开翎毛,勾着头,木呆呆地望着笼子里的小雀儿,一副凄然而又茫然的神态,一动不动。
听到动静,它们这才好像从梦中醒来,叽叽喳喳叫着,一起飞走了。
小雀儿偎在笼子一角,大喘着粗气,肚子一鼓一鼓的。我把蚂蚱掐了翅,从笼子缝递进去;小雀儿连看也不看,理也不理。但我并不着慌。我知道,雀雏儿气性不大,等它饿急了,就会乖乖地听我摆布了。
真个,第二天,小雀儿就服服帖帖吃食了。它的饭量很大。只要我挑逗地摆动着手里的蚂蚱,嘴里“啧啧”喊几声,它就会喳喳叫着,张开那鹅黄色的大嘴。它扑棱着翅膀,蠕动着脖子,有时连整只的蚂蚱也能吞下去。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