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专家详解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专家详解

  • 字数: 204.00千字
  • 装帧: 袋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468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2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15近期新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专家详解(初级中学)》试卷,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相关专家在深入研究教师资格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近期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试卷,从历年考情及考试要求出发,精心编排历年真题,精心组织预测题目,深度剖析题目,力求解析精准透彻。精心提炼考点,帮您明确复习重心,帮您全面掌握相关复习理论,全面满足您的复习要求。让您真正一书在手,考试无忧。
内容简介
《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专家详解·初级中学》结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特点,构架起以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初级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了真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教学设计题等多种题型,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考试的辅导教材。本试卷考点全面,知识体系完备,从很基本、很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烂熟于心。
目录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1)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专家详解(71)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6)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专家详解(75)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10)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专家详解(79)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15)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专家详解(83)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21)
标准预测试卷(一)专家详解(88)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25)
标准预测试卷(二)专家详解(93)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30)
标准预测试卷(三)专家详解(98)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35)
标准预测试卷(四)专家详解(103)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39)
标准预测试卷(五)专家详解(108)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43)
标准预测试卷(六)专家详解(113)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48)
标准预测试卷(七)专家详解(118)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54)
标准预测试卷(八)专家详解(122)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59)
标准预测试卷(九)专家详解(125)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65)
标准预测试卷(十)专家详解(129)
摘要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试判断直线l:2x+y+z-1=0x+2y-z-2=0与平面π:3x—y+2z+1=0的位置关系,并求出直线l与平面π的夹角的正弦值。
    10.袋子中有70个红球,30个黑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观察颜色后放回袋中,再摸第二个球,观察颜色后也放回袋中。
    (1)求两次摸球均为红球的概率;(3分)
    (2)求两次摸球颜色不同的概率。(4分)
    11.请简述如何估算e的近似值,使其误差不超过10-3。
    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简要回答“符号意识”表现为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
    13.请列举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两种方法,并举例说明。
    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14.设A是一个m×n矩阵,证明:矩阵A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15.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1)请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数学化”的过程;
    (2)分析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6.案例:
    教师:下面是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关系的图象,请大家根据图象创设问题情境。

    生1:小明到小亮家问数学题,从家出发20分钟后到达距他家800米远的小亮家,小亮用了10分钟给他讲题,又经过30分钟小明回到家。
    生2:父亲吃过晚饭外出,步行20分钟后,到达离家800米远的报刊亭,看了10分钟的报纸,然后往回走,散步30分钟后到家。
    ……
    同学们一边欣赏精彩的故事,一边考虑情节是否符合题意。这时,教师发现课堂中一向积极踊跃的课代表小洁略皱眉头。
    师(亲切):看来我们的课代表有疑问呀,告诉大家你在想什么?
    小洁:在大家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中间一段时间都是看报、学习、休息、吃饭之类的,这些都是不动的情况。老师,我在想这条水平的线段能不能表示运动的情况?
    听了小洁的话,大家愣住了,热闹的讨论变成了安静的思考,老师的心更是一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当然是静止的,难道不对吗?备课时只想到静止的情况,没有思考过是否可以运动呀。但有没有运动的呢?一连串的问号令她一时也想不出答案。
    ……
    问题:(1)请分析该教师所落实的函数的教学目标。(7分)
    (2)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充当了什么角色?针对小洁同学的疑问,如果你是该教师,你该如何回应?(8分)
    (3)针对小洁同学的问题,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不存在,请简述理由;如果存在,请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5分)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7.
    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复习课上,甲乙两位教师分别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甲教师)
    问题引入:如图1,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两个点,请你另添加一个条件,使△ABC∽△ADE,并说明添加条件的理由。
    预设学生回答。
    (1)添加一个条件,∠ADE=∠B
    (2)添加一个条件,∠AED=∠C
    (3)添加一个条件,=
    (4)添加一个条件,DE∥BC
    (5)一次说出判定方法和理由。
    (乙教师)
    教师提问:判定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
    预设学生回答:
    (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针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片段进行评价,并简述理由。(10分)
    (2)为了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请设计开放性的例题和习题各一个,并简述理由。(10分)
    (3)简述教学设计中例题和习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