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寻秘境腾冲

走寻秘境腾冲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作者: 张俊,于建明,张佐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2505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秘境腾冲》在广大潜在读者中已被四大“神灵”唤起阅读的欲望,为了不让他们觉得此书徒有虚名,出新版之前笔者又对它作了认真审视,对全书作了全面订正,增补了旅途中可以“顺手牵羊”游览的周边旅游城市景观,并对局部内容作了少量增删。这次改名为《走寻秘境腾冲(中国秘境之旅)》(作者:张俊、于建明、张佐)是为了更贴近写作时的初衷。囿于时间与作者学识所限,不当之处还望专家与读者不吝赐教!
内容简介
古腾冲曾让见多识广的徐霞客着迷;现代的她仍然让名流倾倒,于丹视之为“家乡”,易中天撰联为她求妙对。
为揭示腾冲为何人见人爱,《走寻秘境腾冲(中国秘境之旅)》(作者:张俊、于建明、张佐)问世了,时隔半年此书作了重印,3年后的今天,又有了更上层楼的再版。有经验的人到异乡就餐,之所以能选准好餐馆,因为只要扫一眼就明白,食客最挤的那家不会差。买书也和此相似,看她拥有多少读者。《秘境腾冲》能一路顺风,首先得力于这方热土的神奇、靓丽;也得力于作者的“魔法”。
在初版前言中作者戏称:当您“昏昏欲睡时千万别翻开它,否则合不上书,失眠了,我概不负责。”这调侃可信吗?书中风趣幽默地展示的神话世界果然迷人:为什么鱼自动往锅中跳?飞乌会突然醉死?为什么小岛可以当船划,田地可以被偷走?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玉石被铺在马厩里?
为什么“神话”能迷住众多聪明的读者?因为这个“神话世界”不仅妙趣横生,且经得住“考问”、体验!
作者简介
  张俊
云南省作家协会、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云南省地方志学会、云南省诗词学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会等协会会员、云南蒙学研究会理事。
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化类文章600余篇、摄影作品1500余幅,其作品和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文化名家档案》等数十种典籍、画册。其作品多次获全国和省市级奖项。摄影作品曾在欧、美多国展出。著有《寻梦丽江》、《寻秘香格里拉》、《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徐霞客与昆明》等书。其中《云南古桥建筑》、《云南古塔建筑》(其中部分书与他人合著)获全国优秀图书"金牛杯"铜奖、第12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一等奖和云南省新闻出版局重点图书奖,已被国内外多家图书馆收藏。

于建明
云南省旅游局公务员(已退休);曾任职《云南省志-旅游志》主编;《中国旅游年鉴》、《云南年鉴》、《长江年鉴》云南旅游特约编辑;中国旅游报云南记者站记者;《云南旅游》内刊杂志责任编辑;<〈旅行家》杂志云南特约记者。走遍了云南16个州市,128个县,熟悉各地情况。编著出版了:《云南省志·旅游志》、《云南黄金旅游线》、《四季如春一昆明》、《云南旅游指南》等图书。

张佐
笔名"思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楹联学会理事,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理事。已发表有关云南旅游、民俗、历史等类文章一百多万字,曾多次获省市级报刊征文奖。已出版《美丽的西双版纳》、《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云南科举史话》、《徐霞客与昆明》、《中国古镇游"云南》、《云南揽胜》、《云南摄影旅游指南》、《大理旅游指南》、《石屏民居建筑〉〉(其中部分书与他人合著)等书。其中《云南明清民居建筑》获云南省新闻出版局重点图书奖。
目录
新版序言:叩谢四方“神灵”
前言:到腾冲去探秘
概说
卷一奇山怪地
沧海中升起的火山
超级“大弹坑”
“空山”中的“小兄弟”
最年轻的“空山”
徐霞客与火山擦肩而过吗
会漂的石头
壮丽惊人的神柱谷
神话成真的地方
24并非神话的醉鸟井
24“魔力”巨大的扯雀塘
卷二异水仙池
遍地温泉的热海
银珠雾海观热泉
28先声夺人的鼓呜泉
29文静的眼镜泉
谁把珍珠撒泉里
蛤蟆精与仙女
天生火锅好涮羊
怀胎井的真实“神话”
造美女的仙池
热海的华彩乐章——澡塘河
浴谷——天然温泉与现代SPA联姻
抬着进去走着出来的黄瓜箐
不出汗的温泉——坝派巨泉
漂浮的岛——湿地
40“地球之肾”的来历
41被搬走的稻田
42巨型花毯
跳进锅中的鱼
树上可捕魚的槟榔江
黑鱼河探秘
迷人湖畔呼风唤雨
卷三腾越风光
道家“仙界”云峰山
“晴岚玉带”来凤山
神奇的“自然博物馆”高黎贡山
大树杜鹃王与秃杉王
55大树杜鹃王依旧在中国
57人工秃杉林与秃杉王
江东古银杏村
我国专享的城市瀑布
顺江火山湖——“姊妹湖”
白鹭如雪漫天舞
卷四极边古城翡翠生辉
极边第一城腾冲
64南诏古城遗址探秘
65保留着明代格局的腾冲城
66司城禁钟与大神威炮
西南丝绸古道寻幽探奇
在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路上探险
高黎贡山中线行
高黎贡山南道古迹多
史迪威公路与得胜碉
76马帮络绎不绝的腾密古道
76令人长见识的得胜碉
77去欧洲最近的陆路通道
78中缅友谊碑
别具一格的“民俗博物馆”
商贾之城与英国领事馆
昔日世界第一的中国翡翠第一城
翡翠重放异彩 宝石奇迹多多
全国最早建成的有名大型抗战陵园
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
名人遗迹寻踪
93代理国务总理李根源故居
95“抗日县长”张问德住过的地方
96文光亭前热血染热海
97换地不换屋的总兵府
徐霞客腾冲之旅
边陲的中原文化标志——文庙与文昌宫
102“极边第一城”的文庙
103精雕细刻的绮罗文昌官
105和顺文昌宫中的“最后一课”
“超级长联”、“残联”与“天书”
107龙光台“超级长联”
108仙乐观的“天书”
109多年“残联”无人能对
小小古刹各有来历
110因大忠臣得名的忠孝寺
110古刹护珠寺
110徐霞客题写毗卢寺
111“仙境”中的宝峰寺
112“半亭活水”龙王寺
卷五魅力名镇华侨之乡
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
113和顺的“不足”造就了辉煌
114多元文化装点一方热土
115于丹的“家乡”和顺
和顺人在画图中
116画中行
118大总统题书的牌坊
119刀下留树与千手观音
全国优选的乡村图书馆
可申报“专利”的洗衣亭
八大祠堂寻根溯源
125“白马大将军”与刘氏宗祠
126寸氏宗祠开风气之先
127后来居上的李氏宗祠
128平坦开阔的尹氏宗祠
129张氏宗祠贾氏宗祠杨氏宗祠钏氏宗祠
腾越文化与和顺民居
130和顺特色的闾门与月台
131起房建屋光宗耀祖
132中西合壁的刘家大院
133金屋藏娇圆旧梦
133藏着名人楹联的尹宅
133“盛世伟人”的老屋
罕见的弯楼
两支“巨笔”——艾思奇父子
华侨领袖“翡翠大王”寸尊福故居
镇小寺观多
139财神殿与走夷方
141香火旺盛的中天寺
141元龙古阁映清波
142和顺全景在魁星阁
不可错过的侨乡绮罗
143徐霞客住过的老宅和主人丢下的新家
144立了大功反做大牢的李珍国
145水映寺,寺映水……
腾冲创建最早的乡村图书馆
卷六中原遗风边地风情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坚守着中原文化的皮影戏
洞经古乐在腾冲
附录1:旅游资讯
购物土产
风味饮食
旅游线路
旅游交通
住宿指南
附录2:顺路到德宏、大理一游
德宏旅游亮点推荐
大理旅游亮点推荐
摘要
    这条古道从明清以来一直到民国时期史迪威公路开通以前,都比前两条古道更热闹、繁忙,它是内地经腾冲到德宏及缅甸的重要马帮通道,每天有数干匹骡马穿行在崇山峻岭间。
     近千年来这条人们无法离开的古道不仅带给人们无穷的财富,也多次风烟弥漫,血雨腥风。风雨沧桑并没有荡涤尽战争留下的蛛丝马迹,至今在这条古道上,还能寻找到不少遗迹。
     据清光绪《永昌府志》载:“相传武侯南征时,火烧藤甲兵于此。”还说“盘蛇谷旁,即武侯南征之哑泉也”。传说当年诸葛亮在此烧火煮饭吃的刨石灶至今还在这条古道上。
     自明代以来战火频仍地在这里燃烧,500多年前大明王朝的兵部尚书王骥率几十万大军三征麓川,100年后大明的名将刘诞、邓子龙又率中原大军到此平定边乱,两次大战走的都是这一条古道。又过了100年左右,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也走上了这条边陲古道,这位永历帝可不是御驾亲征,也不是来旅游观光,他是被清兵撵得无路可逃,来寻求“政治避难”的。后来万岁爷被迫急了,流亡缅甸国,不幸又被追剿他的吴三桂对缅施压引渡回国。这段历史可不是传说,至今上营乡赵营村还居住着当初潜藏下来的龙子龙孙。龙川江边的联盟村还出了个冒死接待皇帝的刀土司,可见明王朝对边疆的影响力不小。皇帝酒足饭饱走了后,吴三桂的追捕大军来了,刀土司怕遭杀身之祸,无奈之下放把火烧了土司衙门,举家奔逃,从此隐姓埋名。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进行大反攻,部分人马也是走的这条道。今天战争硝烟早已散尽,留下的种种遗迹还见证着千年往事并不如烟。
     从大蒿坪古道过龙川江,必须经过上营乡(现芒棒乡)桥街的龙川江桥,显然因为桥的名气大,桥的所在地得名“桥街”。龙川江桥位于高黎贡山西麓,这是一座单子L铁索桥,桥西建于危崖峭壁之上,桥东通向开阔的坝区,桥宽5.6米,全长52米。自元朝以来,龙川江桥一直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铁索已经多次熔铸更换,桥板更是说不清几度更新,可见此桥人流量之大。
     高黎贡山古道经过的大蒿坪,是与史迪威公路交会的地方。公路开通后原居古道边的山民看到这个难得的商机,立即搬迁到这里开饭馆、办旅店,这个有一定规模的食宿点一直热闹了半个世纪,到新的保腾公路改道后才沉寂下来。沿着公路旁的石板大道往上走,原始森林中出现一片开阔地,这里遍地绿草山花,流水潺潺,这是大蒿坪古道北线的另一个曾经热闹多年的马帮食宿点,而今还遗留着许多房屋的断垣残壁。这是从潞江坝翻过大山后的马帮休整的第一个站口,可知当年人气之旺了。这里的繁荣是被开通的史迪威公路取代的。再往东登山是高黎贡山的主峰,一路上到处杜鹃怒放,曾激发起过往的骚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篇。远的不说,云南名士赵藩先生的诗就镌刻在这路口的诗碑上。赵氏是大理人,清末举人,擅诗文,曾任民国时期的交通部部长。从这里往北转东可到保山老寨,朝南走是太平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