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万时定律

万时定律

  • 字数: 116.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作者: 唐华山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4487438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唐华山编著的《万时定律:可以随时丈量你离成功有多远的神奇法则》抢先发售对成功进行时间量化,提出万时定律的概念,指出任何一个正常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只要能够专注付出一万个小时,都可以获得优选限度上的个人成功。万时定律是当今世界很重要的成功法则,对成功学理论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内容简介
为了实现梦想,也许你已经努力了很多年,但你知道自己还需多少年才能心遂所愿吗?
别人能十年磨一剑,你为什么耗费了十年光阴,竟然连一把菜刀都没磨好?
在一路狂奔的日子里,你是否对自己选定的道路心存怀疑?在尚未成功的征途中,你是否为不可测的未来感到焦虑?
……
看完唐华山编著的《万时定律:可以随时丈量你离成功有多远的神奇法则》,你所有的困惑,都会一扫而光!
作者简介
唐华山,笔名洁岛,安徽灵璧人。专职写作前,曾任美国纳斯达上市公司北京九城集团公司企划部经理多年。著述颇丰,曾策划出版各类图书数十部。其中多部作品荣登全国各大图书城畅销书排行榜前三甲,并有五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近年来,作者一直沉浸在员工潜能挖掘和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中,对复杂职场中的员工精神和动态心理有敏感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擅长员工激励,并创作过多部相关畅销图书,如《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成熟的果子很甜》、《你的收入你做主》、《从普通员工到很好领导》、《你在为谁工作》。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万时做一事,成功来敲门
揭开万时定律的神秘面纱
人类的成功史,就是万时定律的验证史
十年磨一剑,成功来找你
别迷信天赋异禀,只相信笨鸟先飞
万时若已备,只需等东风
第二章 瞎忙不如不忙
人生并不是毫无目的的奔跑
目标是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以目标为中心
工作必须服务于目标
目标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把目标当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第三章 听从自己心灵的呼唤
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如果不喜欢,给个总统都不干
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别在意自己的短处
目光要远大,不要小有所成就满足
性格无好坏,根本无需改
第四章 目标越具体,实现越快捷
设定不可思议的目标,才能创造不可思议的结果
十步实现你的目标
别想一口就吃成胖子,实现大目标需要长久的规划
把大目标科学地分解成多个小目标
如何为自己拟定短期目标
第五章 思维拐个弯,就能少奋斗很多年
错误的目标比没有目标更糟糕
懂得变通,不要困死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嬲
打破常规,别让惯性思维束缚你
不要钻牛角尖,换个角度才能解决难题
很多路都能抵达终点
第六章 宁把一口井挖到底,不把十口井掘一半
不要说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关键是看你能坚持多少年
专注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
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到底
最艰难的时刻,也许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刻
第七章 急功近利的侥幸成功,只会昙花一现随时归零
不要被别人的成功晃花眼
不计较自己眼下的无能
跑得快不如走得稳
成熟的果子最甜,而且最不容易腐烂
老老实实地修炼自己的“内功”
第八章 循序渐进有底气,人生从此不焦虑
我想要的一切,都在我的体内
信念的巨大威力
屡战屡败没关系,但要屡败屡战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付出即得到,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
第九章 行动创造一切可能
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每天都要为目标而努力
向西点军校学行动力
养成日事日清的好习惯
行动创造一切可能,所以你要立即行动
摘要
    揭开万时定律的神秘面纱
    成就一件事,或者说实现某个重大目标,到底需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四十多年前。
    四十多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管理学大师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研究专业知识方面得出了一个有名的结论:靠前象棋领域没有速成专家,更没有速成大师。所有的大师级棋手,都无一例外地花了至少十年的时间进行专门训练。任何一个靠前象棋大师,少说也得花一万个小时盯着棋盘。这就是万时定律的萌芽。因为该理论有且只有于象棋这一领域,所以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西蒙与蔡斯的论文发表之后,心理学家约翰?海斯又接着研究了76位有名的作曲家,发现他们在写出自己很很好的作品之前,都花了十年以上的时间谱曲。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肖斯塔科维奇和帕格尼尼只用了九年时间,埃里?萨蒂仅用了八年时间。后来,心理学家们越深入研究天才的职业道路,就越发现天赋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后天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这表明,在对认知水平要求很高的领域内,是不存在“天才”一说的,没有谁刚完成外科轮替训练就能走进手术室直接去做重量的神经外科手术。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森在柏林音乐学院也做过调查,那些学小提琴的孩子,只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的锻炼,都能成为出色的小提琴手。
    英国神经学家兼音乐家丹尼尔?列维京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技能,之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几乎所有很好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都需要花上不低于一万个小时,才能让自己的某项技艺臻于完美。
    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在他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个小时,大都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2008年11月,作家格拉德威尔通过调查研究,在作品中指出,世人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很好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他说:“只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锤炼,人人都能从平凡变为超凡。”换言之,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级很好人士,就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艰辛锻炼。
    格拉德威尔一直致力于将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对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在调查的基础上,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和一个人的天分无关,只是练习时间多少的问题。到底需要练习多长时间才能成为专家级的人物呢?他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数字――一万个小时。
    格拉德威尔还专门调查一所纽约的中学,因为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发现,他们的成功奥秘其实很好简单,老师敬业,每天比其他中学的老师工作时间长;学生刻苦,做的习题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表面上看,这有点像中国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情况。其实,所有人的成功都必须遵循同一路径,那就是合适的方法加上辛勤的努力。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不管是体育界、书画界、音乐界、科学界、文艺界、IT界,无论是运动员、音乐家、发明家、文学家、企业家甚至中学生,一万小时这个数字反复出现。这就是万时定律被提出的事实论据。
    万时定律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成功的临界线,极少有人能够例外。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目前,还从没有人仅花3000小时就能够达到某个领域的重量水准。8500个小时也不行,必须要用10000个小时,这是底线。
    无论你是谁,要想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差不多要用十年的时间,每天不低于三个小时。万时定律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通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途。
    换言之,世间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可以看成是他们愿意花一万个小时去做一件事。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傻子,只要他愿意花一万个小时去做事,其事业很好就会出现,想不成功都难。
    万时定律是当今世界很重要的成功法则,对成功学理论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代表当今世界的优选智慧,是人类历历史记录伟大的发现。它的出现对人类对世界都产生了无法比拟的巨大影响。
    人类的成功史,就是万时定律的验证史
    你知道画家达?芬奇、音乐家莫扎特、游泳健将麦?菲尔普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象棋大师鲍比?、股神沃伦?巴菲特、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推销之神原一平这些享誉优选、名垂千古的人类精英获得成功的优选秘密吗?
    可别说他们都是绝世天才!一生有过2000多项发明的爱迪生小时候可是个人人认可的笨小孩。有太多太多的杰出人物,都非天赋异禀,而是智力平平。更别将富二代、官二代、有贵人相助等等我们身边的庸俗成功学理论套用在他们身上!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