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

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

  • 字数: 2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作者: 李延仓 著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33323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退一步说它对这方面研究的萌动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内容简介
《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除《引言》、《结语》外,凡8章,20余万字,涉及了全真道教的儒学思想探源、道家思想探源、传统道教思想探源、重玄学思想探源、内丹学思想探源、佛教思想探源、易学思想探源、心性哲学探源8个问题。
作者简介
李延仓,男,1975年生,山东郓城人。2002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师从丁原明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道教哲学研究,已出版《(庄子)哲学思想论纲》、《早期全真道教哲学思想论纲》(合著)等学术著作,在《文史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全真道教与儒学
一、全真诸子的儒学化
二、对儒家人物、经典的援用
三、对儒家伦理的渗透
第二章  全真道教与道家思想
一、全真道教与老庄道家
二、全真道教中的其他道家因素
第三章  全真道教与传统道教
一、对传统道经的重视
二、对传统道教事迹的融摄
三、对传统道教科仪、法术的传承
第四章  全真道教与重玄学
一、重玄学在宋元时期的影响
二、全真道教对重玄学的接引
附:全真南宗与重玄学
第五章  全真道教与内丹学
一、从外丹学到内丹学
二、全真道教的内丹理论
第六章  全真道教与佛教
一、研修佛教经典
二、援用佛教事迹
三、融摄佛教义理
第七章  全真道教与易学
一、全真道教与易学
二、郝大通的丹道易学思想
第八章  全真道教哲学的心性化
一、禅修观
二、经书观
三、丹道观
四、神仙观
五、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云雾不孩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无疑,文中对“华胥氏之国”生存景象的描述注入了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精神,反映了道家的理想生活状态。换言之,“华胥国”充当了道家视野中的“乐土”或“理想国”。但由于对华胥氏之民的神异描写,其自然会引起道教的兴趣和关注。如刘处玄《黄庭内景玉经注》曰:“华胥异景,至性观天。三阳相会,二气朝元。”又如,丘处机诗云:“梦断华胥国,神游紫府天。兴邀三岛客,闲访十洲仙。”谭处端诗云:“日魂炼就华胥国,月魄收将不夜天。紫诏师真归去后,未知孰继大罗仙。”“玉蕊乍芳惟独采,蟠桃初熟与先尝。莫言迢递华胥国,了了空虚路不长。”从这些例子可知,“华胥国”在道教中成了“仙境”、“仙界”的代名词。在刘处玄等人看来,“华胥国”并不遥远,只要修道工夫臻于很好,自然可以结丹而仙。
    3.周穆王、东方朔神异故事。周穆王、东方朔都是道教经常提及的人物。据《竹书纪年》、《世本》、《史记·周本纪》、《穆天子传》(郭璞注)等史料,周穆王曾西征至昆仑丘,见到了西王母,并宴饮于瑶池之上。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人,《史记》、《汉书》中皆有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