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冰茧庵论学书札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缪钺
出版日期: 2014-10-01
商品条码: 978710010709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34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缪钺著的《冰茧庵论学书札(上)(精)》收录著名学者缪钺与百馀位学者亲友的论学书札,经过精心整理,绝大部分为首次出版,极为珍贵。论学友朋中多为文史学界名家,如吴宓、刘永济、陈?、劳斡、杨联陛等先生,内容广涉史籍考订、诗词品评及学界之书人书事,深具价值。其中与郑天挺、唐长孺、叶嘉莹诸先生学术合作期间的通函,尤见前辈学人治学的谨严风范。
作者简介
缪钺先生(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在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学任国文教员。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科研。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先生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顾问。出版有《元遗山年谱汇纂》、《中国目前之民族词人》、《诗词散论》、《杜牧诗选》、《三国志选》、《读史存稿》、《杜牧传》、《杜牧年谱》、《三国志选注》、(主编)、《冰茧庵丛稿》、《灵豁词说》(合著)、《三国志导读》(主编)、《冰茧庵序跋辑存》、《冰茧庵剩稿》、《词学古今谈》(合著)等专著。另有旧体诗词集《冰茧庵诗词稿》行世。《缪钺全集》于2004年6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诗词散论》是缪钺,先生的一部早期著作,初版于1948年。此次根据1982年再版印刷,并将缪钺先生撰写的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的赏析文章作为附录。
目录
与章士钊书(二通)
与《学衡》编者书(一通)
与龙榆生书(一通)
与郭斌稣书(十三通)
与吴宓书(二通)
与陈槃、劳斡书(三十五通)
与刘永济书(十二通)
与杨联陞、缪钤书(十八通)
与叶麈书(一通)
与方豪书(一通)
与刘操南书(十一通)
与张仲浦书(五通)
与胡厚宣书(十二通)
与谭其骧书(十四通)
与凌道新书(二通)
与唐长孺书(八通)
与李必忠书(一通)
与姜长英书(五通)
与郑天挺书(十通)
与中华书局书(六通)
与钱琢如家属书(一通)
与杨忠平书(五通)
与夏承焘书(七通)
与皇甫□书(一通)
与周治平书(一通)
与吉川幸次郎书(一通)
与张志岳书(二十八通)
与程千帆书(十通)
与王仲荦书(五通)
与周汝昌书(一通)
与黄永年书(五通)
与李埏书(一通)
与贺麟书(二通)
与谢国桢书(一通)
与茅于美书(四通)
与熊德基书(六通)
与叶嘉莹书(三十六通)
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书(一通)
与周本淳、钱煦书(八通)
与胡可先书(十四通)
与赵守俨书(一通)
与霍松林书(五通)
与小南一郎书(八通)
与邓小军书(一通)
与吴绍烈书(七通)
与吴在庆书(二十四通)
与陈邦炎书(二十五通)
与戴鸿森书(一通)
与苏仲翔书(三通)
与贺龄华书(一通)
与郑逸梅书(一通)
与吴白匋书(一通)
摘要
三十二 槃庵吾兄道席:惠书及大著一册均奉悉。《公矢鱼于棠说》,数年前在“史语所集刊”中曾拜读,今重加补订,更为详密。“矢鱼”之为“射鱼”,经吾兄疏通证明,可成定说,而论及古礼俗之衍变,尤征通识。《杞子用夷贬爵辨》,亦可破讲《春秋》者拘泥书法之囿见。惟关于 “侯”、 “男”二字之解释,略可商榷。“侯”字,卜辞作压,象张布矢集,其中与《说文》“射侯”意合,此乃“侯” 字朔义。封建爵名所以用“侯”者,盖取其有武力,能以弓矢御侮。《孝经援神契》“侯者,候也,所以守蕃。” 殆后起引申之旨。至于“男”字,《说文》从力田,而卜辞作X□,说者谓×象耒形,非“力”字。男从耒,在田间,示耕作之义,亦颇近情理。古人造字,取义偏重具体,抽象之旨多系后来引申。此两事不知可供采择否?拙著辱蒙 奖饰,愧不敢承。指示两端,至深感佩。第一事诚如尊论,《吕览》中有与《荀子》辞句相通者,如必认为出于李斯之手,未免拘泥。将来改订时,再将此处语气加以变易。
第二事牵涉较广。《周易》跻于六经之列,由于汉人,近来学者有主张此说者,并非弟之创见。弟对此问题曾加研讨,颇觉此说可信。拙著《吕览撰著考》并非专论此问题,故未多举证据,仅在括弧内注明“关于此问题,近来学者论述颇详,兹略言之,举证不备。”吾兄惠示诸节,弟亦曾留意,兹粗陈鄙见。《苟子·劝学》、《儒效》两篇以《诗》、《书》、《礼》、《乐》、《春秋》并举者三次,且日“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而不及《周易》,可见苟子心目中认为儒家经典仅《诗》、《书》、《礼》、《乐》、《春秋》,并无《周易》。至于《大略》篇谓“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虽以《诗》、《易》、《礼》并举,然只随意标揭,与《劝学》、《儒效》两篇郑重例举《诗》、《书》、《礼》、《乐》、《春秋》者不同,且《大略》篇杂记短语不相通贯,其中容有汉人羼人者,故杨惊注《苟子》,移易篇第,列于卷末。如考苟卿意见,《大略》篇可信之程度自不如《劝学》、《儒效》也。先秦书中以《诗》、《书》、《礼》、《乐》并称者甚多,苟子则称《诗》、《书》、《礼》、《乐》、《春秋》,至于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者只有《庄子·天运》、《天下》两篇,而细按之,则均有问题。《天下》篇日: 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诗》以道志”以下二十七字,可能是后人注语误人正文,马叙伦《庄子义证》、吕思勉《燕石札记》均持此说。盖上文只言《诗》、《书》、《礼》、《乐》,而此处增《易》、《春秋》,前后不合,如删此二十七字,上下文脉甚顺也。《天运》篇曰:“孔子谓老聃日:‘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中略)以奸者七十二君。’”闻一多作《七十二》一文(《国文月刊》廿二期)谓汉人书中多言“七十二”,七十二乃一年三百六十日之五等分数,此数字乃由五行思想演化而成之一种术语,其通行在汉代。
故古人本无一定之数字,及与七十二相近之数字,汉人皆改为七十二。闻氏之说甚确。《天运》篇此节既有“ 七十二” 之语,可见亦汉人之撰,非先秦之文。(古子书诸篇时有杂凑而成者,一篇之文,非必出于一人之手,《天运》篇非必尽为汉人之作,至少此节应出于汉人,因其有“七十二”之语,“七十二”在先秦书中几未尝有也。)故《庄子》书中此二事,不足为先秦有“六经”说之证。至于尊札所引《慎子》书中之语,据钱熙祚所辑《慎子逸文》: 《诗》,往志也;《书》,往诰也;《春秋》,往事也。
(《意林》。又《经义考》引此文,下云“至于《易》则吾心,阴阳消息备焉。”未见所出,当考。) 《意林》所引《慎子》之文,只言《诗》、《书》、《春秋》,至于‘《易》则吾心……”云云,见于《经义考》,所引谅亦后人所增入矣。拉杂书此,以当面论,是否有当,更乞裁正为幸。小诗一首,附录笺尾,以博一粲。肃覆,敬颂撰祺 弟钺拜上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七日 P49-5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