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理学史

中国理学史

  • 字数: 1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贾丰臻 著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735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贾丰臻所著的《中国理学史》共分为四编,除绪言外,按上古、中古和近世的历史更替梳理中国理学的发展脉络,每编分为若干章,每章列有数节,重点介绍了从三代到清代每个朝代理学代表人物的生平、思想、哲学观点和学术特色,以及他们在中国理学目前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篇幅虽不长,但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有据,清晰地展现出中国理学的发展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近代学者贾丰臻的代表作,论述理学产生的文化渊源、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简介
贾丰臻(1880—?),字季英,早年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龙门书院获准改为苏松太道龙门师范学堂,贾丰臻与沈恩孚、袁希涛等人被选派赴日本学习考察师范教育,次年回国任教员,后任学监。宣统二年(1910),苏松太道龙门师范学堂改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贾丰臻任校长。民国二年(1913)3月,被推举为上海市政厅议事会副议长,同年9月被推举为议长。民国六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贾丰臻为特别社员,同年7月当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靠前届议事会议事员。民国九年当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届议事会议事员。民国十一年江苏省教育会成立电影审阅委员会,由贾丰臻与沈恩孚、毕静谦、蒋梅笙等人组成,审查上海各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民国十二年当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三届议事会议事员。民国十五年当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靠前届董事会董事。民国十五年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校长。
目录
代序
第一编 绪言
第二编 上古理学史
第一章 三代以前的理学
(一)伏羲
(二)神农
(三)黄帝
(四)尧
(五)舜
第二章 三代的理学
(一)夏
(二)商
(三)周
第三章 儒家
第一节 孔子
(一)孔子的事绩
(二)孔子的著作
(三)孔子的言行
(四)孔子的仁说
(五)孔子的德治说
(六)孔子的观人法
(七)孔子的人格
(八)孔子的门人
第二节 子思
(一)天命性道
(二)中和与中庸
(三)诚
第三节 孟子
(一)仁义说
(二)性善说
(三)王道说
第四节 荀子
(一)性恶说
(二)礼乐说
(三)非十二子说
第四章 道家
第一节 老子
(一)道说
(二)修为说
(三)政治说
第二节 杨子
(一)万物定命说
(二)处世说
第三节 列子
(一)万物生存说
(二)万物定命说
(三)修为说
第四节 庄子
(一)道说
(二)反智说
……
第五章 墨家
第六章 其他诸家
第七章 秦代
第三编 中古理学史
第一章 两汉理学
第二章 后汉学术的经过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学术的经过
第四章 唐代学术的经过
第四编 近世理学史
第一章 宋代理学
第二章 元代理学
第三章 明代理学
第四章 清代理学
摘要
    
靠前节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叔,又号濂溪。景祜三年,充洪州分宁县主簿,悬狱立决,后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洛人程垧,见他气貌异于常人,且道高学粹,因和他友善,并令二子颢和颐就学于门。后又历任桂阳南昌等县,政声大著,务以洗冤泽民为自己的责任。因病归,居庐山莲花峰下,未几卒,年五十七,所著有《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等。
    
(一)太极图说敦颐说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也。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很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他这种学问从哪里来的,朱震汉《上易传》说道:“陈抟以《太极图》授种放,放授穆修,修授周子。”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周子受学于润州鹤林寺僧寿涯,传其《太极图》。陆梭山因《太极图说》和《通书》不类,疑不是周子所作的,常与朱晦庵辩论不休。朱彝尊《经义考》说道:“夫《太极》一图,远本道书,图南陈氏演之为图,为四位五行;其中由下而上,初一日:玄牝之门;次二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次三日:五行定位,五气朝元;次四日:阴阳配合,取坎填离;很上日: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故日: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术。当时曾刊华山石壁,相传图南受之吕盛,苗受之锺离权,权得其说于魏伯阳,伯阳闻其旨于河上公,在道家未尝诩为千圣不传之秘。周子取而转《易》之为图,亦四位五行;其中由上而下,很上曰:无极而太极;次二日:阴阳配合,阳动阴静;次三日:五行定位,五行各一其性;次四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很下日:化生万物。更名之日《太极图》,仍不没无极之旨。”从此看来,《太极图》出于道家,而原于《易》教;所以周子就因此以明《易》。从古以来,很能说明宇宙和万物所以发生的道理,没有比《太极图说》再好的了,更没有比《太极图说》再简约的了;在他也不过推极阴阳消长的理由罢了。
    
(二)道德说他主张性善。说道:“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他的诚就是《中庸》的诚,包括天道人道而言。又说道:“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则无难焉。故日:‘一日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不诚就无实理,能诚则实理全备,就是《中庸》所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又说道:“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日仁,宜日义,理日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人性所固有,发而中节是善,不中节是恶,所以说:“诚无为,几善恶。”又说道:“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日圣人。”他形容圣人的德,为诚神几三种,这语气是从《易》得来。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