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沉默的小号

沉默的小号

  • 字数: 1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作者: 曹文轩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91955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曹文轩创作三十年经典回顾,
值得珍藏一生的经典美文,
不老的浸润心灵的文字,
让你心中每天开出一朵空灵、纯美的文学之花。
内容简介
《沉默的小号》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小说精品,如《守夜》《鱼鹰》《细米》《葵花田》《一河大鱼向东游》《六十六道弯》等堪称经典的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
作者简介
曹文轩,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学术性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四十余种,其中包括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金鸡奖很好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目录
守夜
鱼鹰
沉默的小号
细米
葵花田
一河大鱼向东游
最后一只豹子
六十六道弯
摘要
    奶奶是老得到时候了,还是劳累过度?一口气没喘上来,手往床边一垂挂,丢下大鸭和小鸭两个孙儿,死了。
     村里的大人们都这么说:“鸭他奶奶走了。”
     其实,奶奶还没走呢,她躺在两张板凳搁起的一扇门板上。她穿着几个老奶奶帮她换上的新衣、新袜、新鞋,把头静静地枕在一只新做的、软软的枕头上。
     大鸭和小鸭已哭得不能再哭了,只是紧紧地挨在一起,呆呆地站着,远远地望着奶奶。
     他们的脸上,各自挂着两道莹莹的泪水。
     天已很晚了,忙累了的大人们,将要回家去,在一旁议论:
     “也没有个亲人为她守夜。”
     “有大鸭和小鸭。”
     “别累着两个孩子。再说,孩子胆小,还不一定敢呢。”
     “可怜,她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待着了……”村东头的三奶奶说着,撩起衣角,拭了拭泪。
     大鸭和小鸭,慢慢走向奶奶,然后一声不吭地坐到了挨着奶奶的椅子上。他们是奶奶的孙子,当然要给奶奶守夜。
     屋里的人,都默默地望着他们。
     “别怕,是自己的奶奶。”村里头年纪优选的胡子爷爷,拍拍大鸭和小鸭的头,叮咛了几句,眨了眨倒了睫毛的眼睛,拄着拐棍,跌跌撞撞地走了。其他人,也跟着他,慢慢走出屋子。
     大鸭和小鸭并不明白,为什么人死了要有亲人守夜。他们只知道自己应当和奶奶待在一起,绝不能让奶奶孤单单地一个人躺在茅屋里。奶奶不能没有他们两个孙儿,他们也不能没有奶奶。
     奶奶真有福气,有两个孙儿守着她。
     两支蜡烛在烛台上跳着金红色的火苗。奶奶的头发闪着亮光,脸上也好像闪动着光彩,像是因为有两个孙儿给她守夜,而感到心满意足。
     可是,她那对没有接近舒展开的眉毛,又好像在责怪自己:我走得太急了,该把两个孙儿再往前领一段路啊!
     大鸭十二岁,小鸭才八岁。他们没有爸爸(爸爸生病死了),也没有妈妈(妈妈改嫁到很远的地方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奶奶不能走,奶奶不放心两个孙儿,可她还是走了,由不得她。
     蜡烛一滴一滴地淌着烛泪。
     小鸭伏在大鸭哥哥的肩上。兄弟俩一动不动地坐着,望着奶奶的脸。他们不困,也不知道困。奶奶活着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困,捏着钢笔写字,写着写着就瞌睡了。奶奶一边说“瞌睡金,瞌睡银,瞌睡来了不留情;瞌睡神,瞌睡神,瞌睡来了不由人……”一边把他们拉到铺边去。他们迷迷糊糊地爬到小铺上。奶奶给他们脱掉鞋子、衣服,给他们盖上被子,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瞌睡金,瞌睡银……”
     以后,他们夜里困了,还有谁再抓着他们的胳膊,把他们拉到铺边去呢?
     小鸭和大鸭没有哭,可是心里在哭。
     夜深了,四周静得像潭水。远处田野上,有一只野鸡“咽咽咽”地叫起来,叫了一阵,觉得叫得不是时候,小声叫了两下,困了,不叫了。起风了,屋后池塘边的芦苇发出沙沙声。有鱼跳水,发出“咚”的水响。风从窗户里吹进屋里,烛光跳起来,摇起来。
     小鸭突然害怕了,双手紧紧抱着大鸭的胳膊。大鸭到底是哥哥,没有小鸭那样怕。他把小鸭拉到怀里,互相依偎着。当大鸭突然想到奶奶确实已经死了时,也不由得害怕了。
     奶奶在世的时候,教给他们很多很多歌谣。夏天在河边乘凉,奶奶一边用芭蕉扇给他们赶蚊子、扇风,一边唱。冬天天冷,他们一吃完晚饭就钻被窝。墙壁上挂盏小油灯。他们睡不着,钻在奶奶的胳肢窝里。奶奶一边用躯体温暖着他们两个宝贝儿,一边唱。他们很多时候,是在奶奶的歌谣所带给他们的欢乐中度过的。
     奶奶走了,留给他们多少有趣的歌谣!
     大鸭搂着哆嗦的小鸭,声音轻轻地说:“石榴树,结樱桃,杨柳树,结辣椒,吹的鼓,打的号,抬的大车拉的轿,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小鸡叼老鹰,老鼠捉了大咪猫。”
     小鸭望了哥哥一眼:“金轱辘棒,金轱辘棒,爷爷打板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养活了孩子没处放,一放放到锅台上,?儿?儿喝米汤。”
     兄弟俩交替着唱,唱着唱着,两人抱在一起睡着了。
     蜡烛快点完了,火苗儿小得像豆粒儿。
     春天夜里,挺凉的,大鸭醒了,连忙推了推小鸭:“坐好。”
     小鸭用手背揉着眼睛,嘴里含混不清地叫奶奶。
     大鸭遵照胡子爷爷的嘱咐,点上两支新蜡烛,插到烛台上。
     离天亮越来越近,跟奶奶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太阳出来时,村里的人,就要送奶奶走了。
     兄弟俩再也睡不着,依然偎依着坐着,静静地望着奶奶满是皱纹的脸……
     奶奶真苦,自己那么大年纪了,还要拉扯他们两个孙儿。奶奶喜欢他们,疼他们。为了他们,奶奶什么苦都能吃。门前有一块菜园,奶奶从早到晚侍弄它,长瓜种菜。夏天热得晒死人,奶奶头上顶块湿毛巾,坐在小凳上拔豆草,汗珠扑簌扑簌往下滚。大南瓜,紫茄子,水灵灵的白萝卜,灯笼儿似的青椒,一串串扁豆荚像鞭炮,丝瓜足有两尺长。奶奶拄着拐棍,搬动着小脚,把它们一篮一篮捎到小镇上。卖了,把钱一分一分地朝怀中的小口袋里攒,给大鸭和小鸭买衣服,买书包、铅笔。奶奶不能委屈了大鸭和小鸭。
     奶奶心里就只有这两个孙儿。
     P14-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