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

  • 字数: 25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田野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5680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非典型劳动关系”是一个新概念,所谓“非典型”是与“典型劳动关系”相对而言的。典型劳动关系是指传统劳动法制下占据主导地位的劳动法律关系形态,其统一特征可大致概括为:长期雇佣、全时劳动、固定工时、固定工作场所、固定工作岗位、单层劳动关系、严格解雇、劳动者享受各种权利与社会保障等等。“非典型劳动关系”则是指与上述的主流劳动形态有所不同的特殊劳动形态,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家内劳动、兼职劳动关系等众多形态。
作者简介
田野(1979—),男,祖籍黑龙江,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法和民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等重要课题多项。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劳动合同法热点问题讲座》等著作8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非典型劳动崛起的背景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
第二节劳动弹性化
第三节劳动法的放松管制
第二章非典型劳动的概念厘定
第一节非典型劳动的语词选择与含义辨析——多学科视角之比较
第二节劳动法视域下非典型劳动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非典型劳动概念的国际比较
第四节非典型劳动的类型与体系梳理
第三章非典型劳动的发展现状及成因
第一节非典型劳动在实践中的发展
第二节劳动非典型化之成因
第四章非典型劳动之影响评价
第一节非典型劳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二节非典型劳动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第三节非典型劳动对于劳动者的影响
第五章非典型化给劳动法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在管制与放松管制之间
第二节”从身份到契约”的劳动法解读:进步还是倒退
第三节关于“劳动力商品化”的再讨论
第四节劳动法各部分面对非典型劳动的不适应性之检讨
第六章非典型劳动立法因应的比较观察
第一节国际劳工组织对非典型劳动的规范
第二节日本非典型劳动法制的发展
第三节欧洲的“劳动弹性化”运动
第四节美国劳动法对非典型劳动关系的规范
第五节我国台湾地区非典型劳动的“立法”因应
第七章超常发展的劳务派遣——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劳务派遣超常发展之现状
第二节劳务派遣超常发展之成因探源
第三节走出劳务派遣困境的路径争鸣与评析
第八章非全日制用工立法的过度放松管制与矫正
第一节非全日制用工的认定标准
第二节非全日制用工的类型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形式
第四节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范围
第五节均等待遇原则
第六节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条件的梳理
第七节非全日制用工的解雇保护
第九章通往灵活而安全就业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转型与困惑
第二节目标设定
第三节理念定位——以Flexicurity为线索展开
第四节实现灵活性与安全性平衡的路径——比较法之借镜
第五节我国应选择何种灵活性与安全性平衡模式
第六节非典型劳动的规范策略
第七节若干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