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春秋史
字数: 25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陈雪良 著;李学勤,郭志坤 丛书主编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20812625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陈雪良编著的《春秋史》结合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春秋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阶层等状况,予以深入浅出的展现。力图多方呈现春秋时期复杂纷纭的历史面像,揭示出这大变化的时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附有大事年表、帝王世系以及历史地图。
内容简介
《春秋史》由陈雪良编著。
春秋起于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结束于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晋。春秋初年有诸侯国一百四十余,而影响较大者仅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十四国。王权衰微,导致诸侯混战,其问相继出现“春秋五霸”。铁器,牛耕,私田,是当年的民生“三宝”,老子、孔子、墨子,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作者简介
陈雪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编审。著有《司马迁人格论》、《中国远古文明之谜》、《读<三国演义>》、《中华传统美德》等。另著有历史人文小品集《生命·事业·未来》、《立志·修身·读书》、《交友·处世·做人》等。与郭志坤合著《中华一万年》、“提问诸子丛书”(10册)、与陆满堂、金相成合著《历史教学法概论》等,《爱珠乎?爱身乎?》等历史小品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李学勤,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清华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郭志坤,历史学家,出版家,首届上海出版人金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语
第一章平王东迁
第一节西周王朝的由盛而衰
第二节一个王朝的残阳夕照
第三节无奈的平王东迁
第二章郑庄公“小霸”
第一节春秋时代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郑国的东进方略
第三节郑武公经营中原
第四节郑庄公“小霸”及其影响
第五节郑子产“铸刑鼎”
第三章齐桓公的霸业
第一节齐的建国及其“杂交”文化
第二节齐桓公用管仲为相
第三节齐鲁长勺之战
第四节管仲改革齐政
第五节齐桓公的尊王和称霸
第四章秦晋两大国的崛起
第一节结秦晋之好
第二节宋襄公图霸失败
第三节晋楚“城濮大战”
第四节晋文公的霸业
第五节秦穆公称霸西戎
第五章楚国的北上争霸
第一节楚的先世及楚的建国
第二节楚的北上和东进
第三节楚庄王问鼎中原
第四节楚的称霸天下
第六章“弭兵”之盟
第一节晋楚争霸的势均
第二节华元的“弭兵”
第三节向戎的“弭兵”
第七章吴越的崛起
第一节开放的吴国走向昌盛
第二节“十年归报楚王仇”
第三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
第四节越国的北上争霸
第八章大夫专政和三家分晋
第一节大夫专政局面的形成
第二节“三桓”专鲁政
第三节田氏代齐
第四节三家分晋
第九章铁器时代
第一节冶铁手工业的兴盛
第二节从“铁耕”走向牛耕
第三节铁器应用引起的社会变革
第十章中华民族的开始形成
第一节民族大家庭形成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华夷杂处”局面的发展
第三节大国争霸促成华、夷融合
第四节频繁的华、夷联姻活动
第五节“东西南北人”
第十一章学术下移和思想解放
第一节“天下一统”局面的打破
第二节学术下移和私学的兴盛
第三节“士人”崛起和思想解放
第十二章显学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儒墨显学的渊源及其形成
第二节儒墨显学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老子和先秦道家的创始
第四节显学以外的文化大家
第十三章至圣先师孔夫子
第一节圣人之后
第二节千秋学人
第三节民族良心
第四节万世师表
附录
附录一春秋大事记
附录二春秋时期周王室及霸国世系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春秋时期中心区域图
结束语
摘要
第五节郑子产“铸刑鼎”
郑庄公率先打破周王的权威,在春秋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作为一个小国,在以后引发的大国争霸中并没有给郑国带来任何意义上的好处。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那是郑国不错盛的时代。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之后郑国国内就发生变乱,郑一直在走下坡路。郑庄公“小霸”时得罪了不少国家,一看郑破落下去了,就赶来报复。公元前698年,也就是郑庄公去世的第三年,宋、齐、蔡、卫、陈五国联军伐郑,焚烧了郑的渠门,攻入了城内的大街,又侵扰了郑的东郊,夺取了牛首之地,甚至把郑祖庙的椽子都拆掉了。郑不只是吃了败仗,还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之后,郑作为一个小国,一直夹在诸大国中间受到种种胁迫,处境十分困顿。由于处在“百战之地”的中原,郑不只受到中原大国的欺凌,连南方北上的楚、吴、越等国,也往往把郑当作利用或打击的优选对象。
郑国在困顿中,其统治层中头脑清醒的一些人,开始思考起了小国在乱世如何自处这样一个问题了。
郑简公元年(前565),郑国的贵族出兵攻击蔡国,一举打败了蔡军,而且俘获了蔡军的一员大将。这时,郑国可以说是举朝皆贺,认为这可为衰弱中的郑国出了一口恶气。这时,年方十九的子产站出来反对,他说了句令满朝文武都大为震惊的话:
“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大家都很想听听子产对这句话的解释。子产分析说,蔡国是楚国的友好国家,郑国打败了蔡国,楚国会不出来帮忙吗?楚国一出兵晋国也会卷入,如果晋、楚都来攻打郑国,郑国还会有活路吗?恐怕要不了四五年,郑国就要灭亡了。
郑子产“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一语深深震动了朝中百官的心。郑简公三年,郑国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政治暴乱。一群暴徒冲入宫内,杀死了主政官,子产的父亲也在抗暴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子产二十二岁,他果断地站出来平定了暴乱,维护了郑国的安全。
子产英雄果断,成了郑国众望所归的人物。简公十二年(前554),子产被任命为卿,第二年命为执政。子产执政凡三十三年,改变了郑的面貌,同时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春秋时代中国的面貌。
那么,子产所谓的以“文德”而不以“武功”治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社会,子产的“文德”从田制改革入手。自西周末年以来,井田制受到了破坏,大量土地落到了社会的权贵阶层手中,子产想通过“田有封洫”的办法重新丈量土地,使被权贵侵吞的相当部分土地回归到农民手里。这是一个大手笔,在当时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
子产“文德”的第二个举措是“作丘赋”。以前,很多有特权的人都是不供应军赋的。军赋包括车马、甲盾、徒兵等。现在子产就按照“丘”为单位派赋,郑国任何权贵都要在自己的“丘”内纳赋。这样做当然会让老百姓拍手称快的。
最为重要的是,子产实行了“铸刑鼎”。这是郑简公三十年(前536)实施的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改革。就是国家制定成文法律,将这些法律条款铸在刑鼎上,让全国的每个人都知道,从而达到严格执法的目的。
郑子产的“铸刑鼎”引起列国的巨大反响,晋国的叔向情绪激动地写信给子产,表示坚决反对。他说:“你这样把法律一公布,那老百姓都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了,大家就不会再按礼俗的规范去做,而是引征刑鼎上的条文去定是非了,结果会使刀尖那么细微的事也会争议不休了。”郑子产的态度是坚决的,他在给叔向的回信中明确表示:
“铸刑鼎,吾以救世也!”
子产说的是心里话,他这样做,接近是为了挽救这个世界,让老百姓过上更安定、更有尊严的生活。在子产死之前,他给继任者留下了这样的遗嘱:“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他说这话的中心思想是,当政者一定要严于法纪,学会以法治国。
子产的继任者没有深刻领会子产的遗嘱,走了一段弯路。面对违法者,继任者不忍猛而从宽,结果“郑国多盗,聚而闹事者众”。继任者后悔没听子产的教诲,说:“我如果早听从了先生的教导,就不会这样了。”于是,就兴兵攻杀那些盗贼和无端闹事者,“尽杀之,盗少止”。
子产的“铸刑鼎”开辟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一些前辈学者指出:“春秋成文法的公布,是中国由秘密法阶段开始向法典时代过渡的标志。”而这种过渡是发端于子产的“铸刑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子产的这一行为的确具有划时代的价值。
P25-2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