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男孩梦

男孩梦

  • 字数: 20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630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卢勤的《男孩梦(有梦的孩子飞得高)》就是帮助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从小培养孩子心怀梦想,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心智,释放证能量,赢得美好人生。全书从梦想、品质、境界、心灵、觉悟、目标、进取、细节、创意、信念、情商、心态这十二个主题为父母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提供全面帮助。
作者简介
卢勤,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现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优选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卢勤的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荣获国家第六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卢勤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名牌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千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目录
第一章 梦想
梦想,是一切美好生活开始的地方
年少就有梦
曾为一双鞋奋斗
一个升值30亿倍的梦想
梦想是失败的天敌
争分夺秒抢学问
12岁立志拿诺贝尔奖
长大要当飞行员
小男孩有个当总统的梦
做一只会飞的大雁
我将要跳到月球上去
1000美元成就的梦想
我也要在冰面上飞驰
第二章 品质
品质,为梦想的实现铺设一条阳光的道路
大家的风度
品质银行
让别人多赚2分
“砸”出来的品质
内心深处的爱
为诚信拆掉新亭子
搬一把椅子
因为他有尊严
涵养与智慧
紧急降落
杰斐逊的10条忠告
……
摘要
    年少就有梦
     放牛放羊的农村娃莫言,从小酷爱读书听故事。他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莫言提出买书的要求,母亲总会满足他。
     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登上瑞典的领奖台。中国人第一次荣获这样的大奖,世界瞩目。莫言是个会讲故事的人,站在讲台上,他讲得最多的是母亲的故事,让全场动容。因为母亲是童年给他买书并听他讲故事的人。
     小时候,莫言有一个梦想。
     上小学五年级后,莫言就喜欢上了创作。当年,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够看到的电影也只有《地道战》《地雷战》等片子,还是露天放映。
     有一次,莫言在家乡平安庄看过《列宁在1918》这部电影后,觉得它与众不同,于是就将它改编成了高密的地方戏茂腔,名叫《列宁传》,其中有几句唱词在当地流传很久。
     列宁同志很着急,
     城里粮食有问题。
     马上去找瓦西里.
     赶快下乡搞粮食。
     后来,因为家里贫穷,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莫言辍学了。11岁的莫言,就此过上了种高梁、种棉花、放牛和割草农耕的生活。当时正值“”期间,在无书可看的时候,莫言也依然心怀梦想,他找来一本《新华字典》,专挑字典里的生字看,查找其解释和用法,进行学习。到后来,莫言竟把一本《新华字典》翻破了,他也将整部字典背下来了,无论是正着背,还是倒着背,甚至由提问者说从哪一页背起,他都能应答如流。
     提起“莫言”这个笔名,是在言志,意在少说多做。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莫言也很贪玩,什么事情也都喜欢尝试,算得上是一个“调皮蛋子”。但为了那个美梦,莫言嗜书如命。
     在儿时的记忆里,莫言常同哥哥抢书看。当时在他所居住平安庄里的读书人少,所能找到看的书,也只是有些人家里留下的古书和小人书。有时候,书虽已看完,因为太喜欢,莫言甚至会把自己抢到的书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擅自变成自己的私藏,哥哥再想看一眼,那就很难了。 那个年代,晚上没有电灯,就只能就着油灯看书,母亲常常提醒莫言“没油了,别看了”。但莫言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然后接着忘我地继续看书。为了能够换得别人的书看,莫言就去跟别人说好话,甚至不惜替人家推整整一天的磨,才最终换回一本书。
     在生活中,莫言吃过很多苦,但他愿意为梦想付出。
     18岁那年,父亲让莫言去县城的胶莱河干活。当时,莫言一度心情很苦闷,他不想在正是读书的好年龄接近丢掉了书本,成为一个靠体力去挣口饭吃的人。但兄弟姐妹多,他早已失去了去学校读书的机会。
     在胶莱河干活的那段日子,非常艰苦。莫言的身体还没有长壮实,在工地上拉锁链时,他的双手都被勒出了一道道血痕。最后,双手长出茧子,茧子又被磨破,随后又长出新茧子。
     1976年,21岁的莫言去参军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莫言先后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当年,莫言参军,离开家乡时,他背着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与父母挥别。
     对莫言而言,这套由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有着特殊意义,该书是母亲从邻居手中买来的,莫言靠着这套书度过了“”岁月,也对他后来的人生及后来的写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从此以后,莫言一直在追梦,一直朝着他梦想的辉煌之地坚定地前行。
     梦想启示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莫言却能接近沉浸在一个艺术的小世界里。
     莫言一直渴望读书,也一直在想尽办法读书,即使在干繁重的体力活时,也一直在追梦。后来,莫言成为一名军人,有了更多时间读书和创作,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从而为他打开了一扇梦想之门。
     为了心中的梦想,凭着他始终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红高梁》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 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一个追梦人所走过的路,可谓一路风景。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